影响滨州引黄灌区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2017-04-07 12:42韩小军
山东水利 2017年6期
关键词:引黄灌区滨州市滨州

韩小军

(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山东 滨州 256601)

影响滨州引黄灌区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韩小军

(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山东 滨州 256601)

滨州地处黄河下游,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水资源缺乏地区。黄河水源是区内主要的客水水源,通过分析引黄灌溉主要影响因素,给出引黄灌区灌溉发展对策。

引黄灌区;农业灌溉;影响因素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濒渤海,属黄河冲积平原区,水源条件较差,淡水资源贫乏,具有冬寒少雪,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又旱的特点。引黄灌区是农业丰收的重要保障,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滨州市的水资源状况

滨州市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86 mm,其中6~9月份降水量占70%左右,水资源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内气候具有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在农作物急需灌溉的3~5月份,降雨量较少,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10%~25%,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灌溉供水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0 m3,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达1 266.9 mm,属于资源型缺水区。

区内以黄河冲积平原为主,主要河流包括小清河、黄河、徒骇河、德惠新河、漳卫新河、马颊河等过境河流,其水污染难以控制,除黄河外其它河流流量小,污染严重,灌溉利用价值小。过境水资源的污染,已不适宜作为农业灌溉水源,这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应紧张。

2 引黄灌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田间工程老化,工程配套率低。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工程配套不全,干支渠配套率约80%左右,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急需更新改造;大多数灌区除总干、干区部分衬砌外其他均未做防渗处理,灌溉水用量大,渠系水利用率低,目前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0.5左右,与先进国家的0.7~0.8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对黄河水源的依赖性大,总量不足。滨州是一个典型的以黄河为主要水源的灌溉区,引黄灌溉是保证区内小麦、大豆、棉花等作物丰收的重要基础。引黄灌溉依赖性强,灌溉用水缺口量大,滨州市分配到的黄河水量为9.2×108m3,仅为多年实引量的77%,正常年份缺水3.0×108m3;据预测,滨州市2010年缺水 6.4×108m3,2030年缺水10.2×108m3(平水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3)黄河主河槽变深严重影响引黄灌区引水量。引黄灌区引黄闸大多建于2002年以前,自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以来,区内黄河河段受调水调沙影响主河槽变深,严重影响引黄灌区的引水能力。据黄河河道统计资料分析,2002年5月至2006年4月,高村至汊二河段主槽平均降低0.50 m。该段黄河主河槽的变深使灌区有水引不出,影响灌溉效益。黄河调水调沙后,黄河下游主河床加深,使灌区有水引不出,影响灌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在春季灌溉时此种现象尤为严重,在春季,境内黄河流量150 m3/s左右,在多年调水调沙后,近几年的春季供水量还达不到灌区设计流量的1/3。

4)引黄灌溉泥沙问题突出。引黄必引沙,引沙必清淤。沉沙池、输沙渠的淤积抬高灌区渠道的高程,影响灌溉引水能力。灌区清淤占用土地,加剧水土流失和沙化,影响生态环境。灌区每年清淤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淤土堆放占地矛盾愈加突出。

5)引黄灌区,供水价格低。引黄灌区农业供水价格远低于成本,价值与农业水价背离,在农产品中成本结构的水费比例不合理,灌区内粮食平均每亩水费仅占总成本3%左右,而化肥费用的同一指标则分别达到35%和20%,两者相差高达6倍多。显然农业水费的支出与水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符。低水价无法维持灌区工程的正常运行,灌溉工程因资金缺乏而维护不足,普遍老化损坏,效益衰减严重。

3 引黄灌区发展的主要对策与建议

1)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水利部门应当协同环保部门,依靠各级政府,加强领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对工业污染物进行沿程处理,对污染物要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实行末端污水处理,通过处理使其成为水资源的一部分,以缓解水供需矛盾;严禁各种污水进入河道,杜绝污染源,保护水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兴建蓄水工程充分利用雨水、黄河水源。由于本地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因此,采取措施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在河道建设节制闸、橡胶坝,湖区加大蓄水力度改造,加快平原水库的建设。同时错时引用黄河水源,错开用水高峰,增加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水资源供应量。

3)改革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发展农民用水协会,实现社会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将农业小型水利工程灌溉管理经营权移交给农民。逐步推广和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形式的用水管水组织,让农民自己参与管水,负责末级渠系的水量分配、水费收取和渠系维修等工作。通过成立农民用水协会,理顺了农村用水秩序,解决了用水纠纷,改善了灌区用水状况,避免水资源浪费,提高了单方水的效益。

4)应用非工程节水措施。农业非工程节水措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选育耐旱作物品种,引导农民种植抗旱作物和耐旱品种,充分利用生物机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采用耕作节水技术,改良耕作方法,通过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无效消耗,重视水土保持、纳雨蓄墒、合理施肥、以肥调水;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田污染和改善土壤环境。

5)实现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多元化利用。利用浑水灌溉输水沙入田、泥沙分散处理;沉沙池集中处理,利用泥沙改良盐碱地,扩大耕地,增加高产地,改善生态环境。利用引黄泥沙作为窑场用土、烧制各类砖瓦的建材原料;结合国民经济的发展,灌区清淤淤土用于国民经济建设,改善灌区清淤堆积问题,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泥沙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加强生态化建设,整治水土流失。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原则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土地平整、防洪除涝、农田灌溉、小流域环境生态化综合治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污水资源化,水环境的监测、监督等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经济林、提高水果产量、种植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既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又能改善生态环境。

7)强化多元化投资,推进市政或工业部门直接投资节水农业建设。强化财政投资力度,改建引黄闸,解决灌区渠首有水引不出的问题。积极推进市政或工业部门直接投资节水农业建设,推广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修建管道与输水渠,使农业节约下来的水供投资单位使用。

8)协调黄河水源的谷峰供应,保证灌溉用水。黄河调水调沙后,黄河下游主河床加深,使灌区有水引不出,影响灌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在春季灌溉时此种现象尤为严重。为此,应协调黄河部门调整春季黄河水量,保证灌区春季灌溉用水,确保粮食安全。

[1] 牛加明.滨州水问题解析与对策研究.水利科技与经济[J],2007(8):596-598.

[2] 郝金之.山东黄河、东平湖排蓄洪能力分析与建议.中国水利[J],2006(17):49-51.

(责任编辑 赵其芬)

S274

B

1009-6159(2017)-06-0043-02

2017-03-10

韩小军(1976—),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引黄灌区滨州市滨州
赵口引黄灌区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飞阅滨州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丁庄引黄灌区存在问题及建设必要性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因户制宜 一户一策 滨州结对帮扶注重“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