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设计

2017-04-08 13:38陈茜茜
文理导航 2017年7期
关键词:应用设计分类教学高职英语

陈茜茜

【摘 要】随着社会飞速发展,高等职业英语教育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目标的特殊性和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探究英语分类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挖掘分类教学的实质,研究分类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寻找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英语;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应用设计

社会在不断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日新月异地改革和发展,高等职业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随着中国人口不断扩大,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扩招呈现上升的趋势,高职院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高职院学生的人数不断上升,人们对于高职院的教育也越来越关注。高职院的英语教育作为高职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职场提高竞争力的一大砝码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结合高职院的具体实际情况,挖掘英语分类教学模式的精髓,探讨分类教学模式在高职院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从而找到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最佳教学模式。

一、高职英语分类模式的摸索和探究

分类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期,其雏形是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这种以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为分类标准的教学模式的诞生标志着分类教学模式在教育史上拉开序幕。在分类教学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从“因材施教”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i+1”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多个层面来探讨分类教学模式的本质。总的来说,分类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当前教育理论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以人的个性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的全面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分为水平不同的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施不同的教学过程,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采用标准不同的评价方法,使不同类别的学生最大可能的获得学业上的发展。随着各种各类的分类教学模式的不断兴起,英语分类教学模式也开始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都是教育领域的一大阵营,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形势下,高职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了职业教育的主要带头力量。然而高职招生却存在形式多样、生源复杂、招生方式多种多样,生源结构参差不齐的现状。首先招生形式多样,有通过普通高考统一招生的,有实行自主招生的,还有3+证书、三二分段招生的;其次考生的来源也参齐不齐,有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普通高中的学生,也有参加专门对口招生考试,不仅要考基础课还要考专业课的职业高中或中专的学生,因此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由于受班级授课本身缺陷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难提高。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分类教学的模式就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分類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如今高职院英语教学中面对英语基础千差万别的学生,更是有必要实行分类教学的模式,避免教师为了面面俱到而降低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采用分类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性,从而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够做到贴近实际,还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设计

分类教学模式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首先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思想作风在教学中的体现。其次学生身心发展在一定阶段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性差异。再次教学中只有针对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分类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可以把分类教学模式按分类方式分为两种的类型:按能力分类和按专业分类。按能力分类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类教学,各类别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按专业分类则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意愿来分类教学,各类别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不相同。比如说,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课堂上应该以教授教学法为主,再辅以提问法和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重点应当放在听说上,而行政文秘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可能是文员、秘书或行政管理者,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将写作视为英语教学的重点。

三、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育应当在不断改革创新当中不断进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英语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整体提升,利用分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升知识能力和技能水平,调动学习英语和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增强高职英语教学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从实用技能型英语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不断改进创新,从而提升高职英语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王青,王小宁.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04:118-123

[2]李艳红.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J].校园英语,2016.10:81

猜你喜欢
应用设计分类教学高职英语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设计
培智学校体育课中有效实施分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