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思维点缀高中政治教学

2017-04-08 16:45吕培培
文理导航 2017年7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政治教学

吕培培

【摘 要】在当前我国教育背景的大前提之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地推进和发展。“政治”作为高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学科,一直在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依旧根深蒂固,导致了在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陈旧,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利用创新思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综合能力,成为了目前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最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政治;教学

前言

高中政治作为文科生高考的必考科目,在考试分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也成为了让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提分科目。但是由于政治这一课程紧连时政热点的特殊性,也导致了它成为文科生最头疼的考试科目。过去,教师往往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及升学率,让学生将书中的重点知识点死记硬背,在考试时直接默写书中的内容来达到高分目的。现在,随着教育大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种老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考试模式,教师们也逐渐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合理的应用创新思维带领学生开辟一条崭新的有效的政治学习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获得进步。

一、影響高中政治教学思维创新的阻碍因素

(一)教师授课存在思维存在惯性问题

目前我国在教师培养方面虽然下了很大的力气,也确实使教师从业人员从资质和素质方面得到了提高,但是教师在实习和就业培训的过程中依然是“以老带新”。这就导致了新力量的诞生依然传承着老一辈教师的教学经验,而这些经验中虽说绝大部分是宝贵的,但也不乏存在一些历史遗留的老旧思想和死板的教育模式弊端。使新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沿用老教师的经验主义及惯性思维,阻碍了教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惰性思想依旧存在

由于受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的支配,部分教师在任教后疏于学习,吃老本,在教学教研过程中缺乏研究与讨论,或是难以接受教学的新思想,新成果。致使教学课程枯燥乏味,不能同时代共进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三)学生的学习思维滞后

人们在接纳新鲜事物的时候一般会需要一段时间来缓冲和过度,而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惯性和惰性思维的影响,在接受创新思维教学时便需要更为长久的缓冲期。正是由于这一段较为冗长的缓冲时期,将对教师的创新思维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关于将创新思维运用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的思考

(一)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创新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方法

首先,我们应意识到创新思维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进步要想发展,除了高素质的人才,还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学工作也是同样。在认识到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存在着惯性和惰性思维弊端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去探究和探索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勇于创新,敢于与过去的老旧教学观念做个了断。

但是创新并非是对过去一切教育经验的否定,而是对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模式的教育方法的“取精去粗”,即保留有用的精华,去除粗制杂劣的无用经验,以此方式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其次,要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教师要改变过去诵读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不再墨守成规,时刻关心时政热点问题,并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解,充分展示政治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增强同学们学习这门课程的信心。在教学模式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寓教于乐,在课堂上多组织学习小组讨论形式的活动,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研究,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

最后,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综合运用各种新型教具,例如PPT课件和视频网课甚至是影视剧片段,进行教学。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思维创新。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应该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才能被激发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保证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时政热点事件所体现的答题点来进行思维的发散与创新。例如,在学习经济学原理时,鼓励同学们就近期我国的经济政策进行讨论,看看有哪些是符合书中所提到的经济学原理的,还有哪些政策是根据经济学而方法论提出的。要求同学们不要固化思维,要敢想敢说,不怕错。同时也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辩论,有不同的观点时,敢于提出来,共同研究探讨,促进创新思维的发散。

(三)优化教学环境,营建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或授课时,应注重自身的素质和形象,不断努力地提升个人魅力,试着与学生友好相处。在不失师尊威严的同时,尽量与学生做朋友,用心去教导他们,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与学生建立友好的沟通方式,让学生们不惧怕老师,不害怕上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使其产生渴望学习,渴求解决问题的愿望,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同学的讨论研究和老师的耐心讲解来获得知识。只有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才有利于学生开展思维拓展,有效的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结论

总而言之,创新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发展创新思维势在必行。作为教师,应该突破和克服过去教育模式下的思维惯性和惰性思维,在改革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展示教学的价值和乐趣所在。将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收获知识,并且充分调动其学习政治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渐渐开始自主地学习这一科目甚至于增强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不辜负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刘海.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2:20-23

[2]万佳凤.发散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5.20:258

[3]刘杭.发散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4.04:162-164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高中政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