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问题分析

2017-04-08 09:17李宇航
商场现代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

摘 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多,会计工作愈来愈繁重,会计人员经常会遺漏许多问题。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混淆,年度财务报告上的舞弊等是会计工作中经常疏忽的几个问题。本文就中小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存在的问题,分析其问题产生原因,并尝试提出对此类诸多问题的处理意见,阐述和建议企业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方法的完善。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人员在年末需要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细致分析,而最常用的方法是运用资产负债表来了解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和经营成果。鉴于此,合理编制资产负债表对于企业发展和下一年的运营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资产负债表中关于日后事项存在的诸多难点,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特点及处理原则是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在的问题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为基础,结合企业当前所处的环境及信息,提出完善的建议。它建立在合理的企业财务信息与经营成果下,强调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为公司提供准确、全面的财务信息。识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编制调整分录与报表修正是日后事项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会计人员最为薄弱的一部分。

1.资产负债表日后存在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1)采用年终销售退货方式做假销售

企业每年都有一个指定营业额,年终达到相应营业额,达到一定利润,企业各部门人员都会获得一定奖励。因此企业为完成既定营业额和考核指标,以便获取虚假奖励,经常在会计数据上做手脚,比如采用年末对经济业务先作销售,再办理退货等方式在会计处理上作虚假销售,人为调整计提,对收入和利润等项目变动更改。虽获得了一定奖励,但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损失。

(2)采用虚假的关联方交易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与机构联手炒作本公司股票的目的,便在报表中推出较高或较低的利润,制造虚假股票信息,实现操纵股价的目的。常以较低的利息或者过高的利息发生资金来往,操纵企业利润。

(3)人为调整收人和利润

税率与企业利润息息相关,降低税率可以使企业利润大大提高。很多企业为了抬高利润或者降低纳税额,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或免税企业,以免于缴纳过高的税金,提高自身利润;或盈利企业将本企业的利润转移,降低纳税金额,以实现整个企业税负最小化等,常常虚构经济业务,编制虚假报表,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绩。

2.两类日后事项经常混淆

企业会计人员经常对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概念不甚明确,混淆概念,以致于做错诸多调整处理,如何判断两种事项是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会计准则规定,能够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账务信息进行调整并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为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能够影响管理层作出正确判断的事项为非调整事项。正确识别两类事项,熟练掌握两类事项的处理,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企业决策者作出正确判断提供有利依据。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遗漏方面

(1)未确定差错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在会计核算时,由于会计人员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失误,经常会出现会计差错。如何处理发现的会计差错,区别重大会计差错与一般会计差错是此类问题所在。对于重大会计差错,无论发现的时间是在哪个时间段,只要有关于损益调整,都需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核算,并且调整相关项目。一般会计差错则只需调整本年度有关会计科目,其他不需要再做处理。

(2)日后事项遗漏的问题

企业会计人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披露过程中,经常出现疏忽和遗漏的方面。首先,对于财务报告编制者与报告时间,通常未予以披露;其次,关于非调整事项的内容,未作出正确预计并解释原因;还有企业会计人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取到最新证据和情况下,经常疏忽编制与之相关的的补充信息。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方法

1.正确进行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调整减值金额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怀疑某项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然而没有证据证实该项资产减值最后是否会发生,应参照之前该项目会计人员所作的最佳估计金额在财务报表中调整;但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间有证据表明已经产生减值,相关会计人员则应修正之前所做估计,调整相关会计处理,对于减值项目予以注明。

(2)规避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首先,财务报告使用者应重点关注反映公司财务状况、资金流入等可能涉及舞弊的财务报表科目。其次,公司管理层应关注各项指标及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另外,企业管理者通过关联指标比较分析也是揭露舞弊或差错行之有效的措施。

2.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日后事项

熟悉两类事项,恰当区别调整事项或是非调整事项,直接影响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不能很好的认定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事实上,调整事项或是非调整事项,主要是分析该事项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前,还是在日后才发生的。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相似之处包括,两事项均是发生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对财务报告反映的经营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其不同之处包括,调整事项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资产负债表日后对已有事项作出进一步补充。非调整事项是发生于财务报告准许的报出日前。

3.完善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

(1)重视会计差错的处理

企业应重视会计差错的处理,调整与之相关的内容。对涉及损益的处理,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净损益项目;不涉及损益的,调整相关的期初数。非重大会计差错,只需对本年度的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无需对报告年度及以前年度的相关内容作出调整。

会计差错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应按日后调整事项完成。涉及损益的项目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相关会计科目来核算。

(2)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披露事项

①企业所有者对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修改后,应及时披露新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者与报出日。

②对于无法确定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和内容,应注明原因。还有企业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发生的新的证据时,应該调整相关的披露信息。

③已经对会计报表有关数字进行调整的,以附注形式说明对财务信息的影响,来补充会计信息来完善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若无法对影响做出估计,应当解释其无法确定的原因及理由。

4.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带来的启迪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如此复杂调整,主要力求企业做出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也反映出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会计人员基本技能的不熟练。由此引发了如下启迪:

(1)了解新会计法规,更新会计知识。企业会计人员应了解新会计法规,

熟悉新法规的变更政策,尤其是曾经以补充法规形式发布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学习新法规的实质,确定哪些至今有效,哪些已经无效。

(2)正确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了解其调整处理。熟识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准则规定内容熟练掌握。会计上认定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有关项目,就应当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告上的所有项目,而不是只调整部分项目,忽略某些重要内容。

(3)了解税法内容,掌握其对会计处理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企业发生的经营业务应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实际日常工作中,企业日常相关会计处理不能忽略税法的影响。税法的规定同样需要会计人员着重考虑。

参考文献:

[1]张腾.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2):32-33.

[2]李志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思考[J].财会通讯,2010,(8):82-83.

[3]唐春华.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的会计核算研究[J].会计师,2011,(12):8-9.

[4]王润.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例解[J].财会通讯,2009,(25):60.

[5]张红.浅析财务报表舞弊[J].现代商业,2010,(12):252-253

.

作者简介:李宇航(1990.03- ),男,辽宁锦州人,锦州医科大学财务处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
中英央行资产负债表差异比较研究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相关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
中国神华财务表报分析
强化公立医院财务报表的管理功能研究
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与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营改增”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财务影响解析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