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表现探析

2017-04-08 09:31冯星月
商场现代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表现探析

摘 要:流动性过剩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本世纪以来,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引导下,无论从流动性指标上看,还是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来看,我国都表现出流动性过剩的倾向。尤其是近年来,M2/GDP比值在2015年突破了2.0大关。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表现;探析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实现复苏,都不同程度地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具有再度引导经济危机的潜在风险。Bordo&Wheelock认为,金融泡沫总是与货币超发和银行超额放贷相伴而行。2010年以来,我国的M2/GDP比率一直在1.80以上,说明我国也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一、引发“流动性过剩”的机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的研究结果是,银行等机构过度放贷、民间影子银行放贷扩张、资本市场融资比例上升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这是流动性过度增长的主要表现。著名经济家朱庆的观点是,货币总量过度供给、贷存比没有在银行系统得到扼制并持续底位运行、利率持续下调和超额准备金率保持高位水平,这是导致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因素。董积生、戴鉴雄侧重于货币流速的研究,认为由于居民储蓄结构的短期化倾向,加快了货币流通,限制了信贷,进而制造了流动性过剩。坤玲和马伟娜指出,存贷差数额庞大,超额准备金率没有停止攀升的脚步,这是我国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的两个突出表现。杨凯生的结论是,高额储蓄率、消费不足、资金在银行系统过多沉淀,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有的经济学家从微观角度分析后认为,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与商业银行的贷存差高度相关。

二、流动性过剩的要义与衡量指标

1.基本含义

简而言之,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是流动性。从宏观上讲,是指经济体中投放的货币供应量。关于流动性过剩,根据我国央行的解释,是指金融机构实际表现为超额储蓄维持高位。欧洲央行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货币的现有存量严重地偏移了合理预期的均衡标准。因此,流动性过剩是指宏观体系下货币发行量过多,超出了正常的需求水平。由此可知,货币发行量超过了实际的需求量,即表现为流动性过剩。

2.衡量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方法

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超额准备金是衡量一个国家一段时期内流动性的标志性指标。比如2004年,我国这一指标达到3万多亿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达到3%以上,高于别的国家。又比如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万多亿美元,迫使央行发行2万亿元票据对冲,在乘数效应下引发30万亿元的热钱流入,过多的流动性对市场造成严重冲击。李稻葵研究发现,美国M2/GDP的比值仅80%左右,而我国在2015年达到205.74%以上,说明GDP的主要表现形式已经被银行存款所占据。弗里德曼认为,从单位产能消耗的货币存量和价格因素来考察,二者表现为高度相关。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里金融体系与实体产业互为依托,应从货币供给对GDP的贡献情况来衡量流动性,并将这一比值称作“马歇尔系数”,如此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更是恰当。

本文拟用货币增长率与GDP增长率、CPI增长率二者的差值对我国的流动性情况进行考察,也就是大于与其差值,则表现为流动性有过剩的倾向。

三、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四个主要表现

1.指标M2/GDP比值持续攀升

M2/GDP通常是國际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流动性情况的指标。其表示每创造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对广义货币(M2)的需求量。如果M2/GDP数值大,说明单位资金创造的社会价值小,资金使用效率差,否则反之。

以2000年为基数,在至2015年末的16年里,我国年均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为16.61%,年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3.55%,二者增长率的比值为1:1.23,在安全范围之内(见表1)。但是如果按年度考察就会发现,我国M2/GDP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这个比值看上去不高,这与1999年以前数值相对较低有很大关系。在2000年-2015年的16年里,我国M2/GDP比值上升明显,创出了2.0574的世纪新高。

以美国为例,其2012年3季度末广义货币量(M2)为10.04万亿美元,M2/GDP比值0.64。说明美国以1美元的投入可创造1.5美元以上的GDP,而我国同期1元人民币只推动了0.65元的GDP价值,而2015年底M2/GDP比值为2.0574,说明我国每投入1元人民币只拉动了0.49元的GDP,不足美国的1/3。

M2/GDP比值的大小,取决于货币供应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2000年以来,我国年均GDP保持快速增长,而M2/GDP比值持续放大,说明主要因素是由过多货币供货供给造成的,并且比值在2015年超过200%,表示我国存在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2.流动性指标为正

下面我们借助流动性指标做进一步的观察。流动性指标值=M2增长率-国内GDP增长率-CPl的增长率。若该值大于0,即表示流动性过剩;否则,则表示流动性紧缩;若该值等于0,则表示流动性正好满足需要,供需平衡。

根据表1可以看到,我国的流动性指标波动幅度较大,在连续16年里的考察样本中,除了2004年、2006年和2007年计3个年度外,流动性指标均大于0,流动性指标小于零的比率为18.75%。事实告诉我们,2000年-2015年期,我国货币增长率在81.25%的时段高于国民生产增长率与物价水平增长率之和。并且M2-(GDP+CPI)年均值明显大于0达到2.85%,说明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

根据表3我们看到,自2014年第4季度起,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总体呈现下行趋势,说明在稳定增长形势下,银行的放贷量出现了明显增长。

3.存贷差放大趋势明显而贷存比低位运行

存贷差就是银行当期存款总额与贷款总额的差值,贷存比就是银行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的比值。存贷差放大是贷存比下滑的前提,贷存比下滑则表明资金信贷渠道不畅,呈现流动性过剩倾向。

根据表2不难发现,我国的存贷差呈现逐年放大的趋势,而贷存比在相对狭小的区间震荡。在过去的九年里,波动区间为[0.6721,0.7174],均小于75%的国际标准贷存比,这从另一个角度映射了我国金融机构大量资金难于投放,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金融机构,表现出明显的流动性过剩的形势。

4.超额准备金率维持高位

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央行提升超额准备金也是被动之举,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原因一是银行手里过多的资金找不到放贷渠道,二是银行的潜在放贷能力保持高位。超额准备金率过高是判定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四、总结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存在流动性过剩的倾向。我们应合理控制流动性,提高资金创造价值的水平,预防流动性过剩引发的潜在经济风险。

参考文献:

[1]Michael D.Bordo& David C.iVheelock.Honetary Policyand AssetPrice:ALook BackatPast U.S.Stockllarket Booms[p].NBER Working Paper,2004,N010704.

[2]巴曙松.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过剩流动性冲击[N].中国经济时报,2006-07-11.

[3]朱庆.解读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J].上海经济研究,2006.(10).

[4]董积生,戴鉴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考察[J].财经科学,2007.(1).

[5]魏坤玲,马伟娜.商业银行如何化解流动性风险难题[J].上海证券报,2006-6-23.

[6]杨凯生.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困境”与金融创新[J].银行家,2006.(2).

[7]王志强,段谕.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2).

[8]谢平.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J].金融研究,2002.(2).

作者简介:冯星月(1994.02- ),女,汉族,河南敬事信律师事务所,经济法学(学士)

猜你喜欢
表现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