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2017-04-10 07:52于永正武蕾王晓虹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笑声赞美交际

于永正+武蕾+王晓虹

执教

整理:江苏省徐州市东华小学

评析: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小学

班级:山东薛城双语实验小学 四年级(1)班

师:刚才,我一说“上课”,你们就“哗”地一下站起来,齐声说“老师好”,我连忙说“同学们好”。这叫什么?叫互相问候,是一种礼貌。我第一眼就发现,我们班有三大优点。第一,服装特别整洁。看得出来,你们的校服都是刚刚洗过的,对不 ?

生(齐声笑答):对!

师:是不是王校长要求的?不穿干净校服就不准上今天的课?

生(笑答):是!(听课老师会心而笑)

师:第二个优点,你们神情专注,会倾听。第三,你们的眼神儿令我感动。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我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友好、信赖。我相信,这节课我们一定会上得很好。你们说是不是?

生:是的。因为我们老师说您是一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所以我们就特别想上您的课,对您也就特别尊敬。当然,表现一定比平时好。

师:这是正常的,谁都会这样想这样做的。不过,你一见到于老师,心一定凉了半截——原来于老师不过如此而已!(笑声)

生:不是的!您比我想象得好多了!

师:好多了?你原来是怎么想象我的?

生:我觉得你可能跟我爷爷差不多,满脸皱纹,也喜欢穿一身灰色衣服。

师:你爷爷那是生活简朴,不赶时髦。(笑声)

生:您虽然年龄和我爷爷差不多,(师插话:年纪差不多。)年纪差不多,头发也花白了,但头型好。(笑声)

师:就我这长脸,后脑勺还突出一块,也叫“头型好”?(笑声)你说的是不是发型?(生点头)你爷爷是什么发型?

生:什么也不是,光头。(笑声)而且于老师您戴着眼镜,穿着一身西服,一点也不显得老,真是帅极了。

师:还没“帅呆”。(笑声)“人是衣裳,马靠鞍”,回家转告你爷爷,穿戴很重要,而且越是上了年纪,越要穿得鲜亮一点。(笑声)谢谢你对我热情洋溢的赞美。(转身板书:赞美)还有要说的吗?

生:于老师,您很和蔼,说话也很幽默。

师:是吗?谢谢你的夸奖。

生:于老师,您虽然年纪大了,但心是年轻的。

师:六十二岁的人,十二岁的心。(笑声)

生:于老师,我觉得您像我们的大朋友。

师:我们就是朋友。——就说到这儿吧!同学们,刚才我们之间说的话——我说你们的,你们说我的——用两个字便可以概括(指黑板上的板书)叫——

生(齐声):赞美!

师:我赞美你们,你们也赞美我。赞美就是赞扬、夸奖。人人需要赞美。赞美能给人信心和力量,赞美也能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好。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赞美,即是我的薪俸。”“薪俸”是什么?就是工资。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做我十天的口粮。”大家看,赞美的作用多么大啊!不信的话,咱们当场演示一下。咱们班谁爱看课外书?

生:赵燕。

师:请赵燕过来,带一本书。

(赵燕走到讲台前,师生耳语一番。于老师当她奶奶,赵燕则在房间里读课外书。一会儿,“奶奶”的手机响了。“奶奶”接电话:“喂,哪一位?王大婶啊!什么?你要到我家來给儿子借书?好啊!我们家小燕别的不多,就是书多。她都成了书迷了。这不,正在看呢!对,对,孩子看书好啊!你看俺小燕,看书多了,人也懂事了,尤其是作文,老师说是突飞猛进。好,好,你下午到我家来拿吧。不客气,再见!”接电话毕,又说:“哎哟,光顾打电话了,饭都凉了!燕子,吃饭了!”赵燕仍低头看书。“奶奶”又喊了几声,赵燕似乎没听见,仍坐着不动。)

师(对大家):看见吗?我在电话里一夸赵燕爱读书,劲头来了,废寝忘食了!她为什么不吃饭?一句赞美的话相当于十天的口粮嘛,我赞美那么多句,还不够她吃半年的!(笑声)这不是演戏,这是真的。不信你们问问赵燕。(生笑)这就是赞美的作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谁要不爱搭理你,有个好办法,你想方设法赞美他。一赞美,他就理你了。(笑声)总之,赞美的作用很大,我们要学会赞美(说完,在“赞美”前面加上了“学会”二字)。一起读读这四个字。

生(齐):学会赞美。

师:可能有人会说,赞美不就是夸奖人吗,这个还要学吗?是要学习的。请看一幅图——(投影:妈妈做好了饭,一家人准备吃饭。)

师:妈妈上班很劳累,回到家又忙着做饭,吃着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你准备对妈妈说什么?想一想再说。(学生思考,师巡视,做些了解,然后指名说。)

生:妈妈,你今天做的菜可真好吃!

生:妈妈,你今天做的菜味道真美,不咸也不淡,正好!

生:妈妈,你今天做的菜真香,我本来不想吃饭的,有了这道好菜,一碗米饭准不够!

生:妈妈,你做的菜越来越好吃了!

师:说得都不错。大家说说,妈妈听了哪句话会更高兴?

生:哪一句话听了都会高兴的。

师:有没有会更高兴的?(老师又请刚才几位同学重新把赞美的话说了一遍,让学生比较。)

生:说得比较具体一点的,妈妈会更高兴一些。例如第二句。

生:第三位同学虽然没说菜的味道怎么样,但说有了这道菜,胃口大开了,她挺会说的。这句话妈妈听了会更高兴一些。

师:有比较才有鉴别。这么一比较,哪句话更好一些就看出来了。所以,赞美也要学一学,要会赞美。我们可以总结出两条:第一,赞美要尽量说得具体一些,虽然只是一句话。如第二位同学说的“味道美”“不咸不淡”,这就不是笼统的夸奖。如果说到某一盘菜,就更好说具体了,比如红烧肉、炒韭菜等等,就可以说味道怎么样,烂不烂,嫩不嫩,脆不脆等等。第二,有时可以不直接说,而是换个角度说。如第四位同学说的。比方我们赞美一位同学写的字好,你可以说他写得入体,可以说他写得匀称,可以说写得有力,但也可以不直接说字的本身,可以说:“哟,这是你写的!你不说我还以为是请书法家替你写的呢!”

师:王凯同学在大扫除中表现特别出色,我们在班会上应该怎样说?思考一下。

(师巡视,了解,个别辅导。)

生:王凯同学在这次大扫除中表现特别出色,他擦完玻璃,又浇花,给花儿洗了个澡,花儿焕然一新了。

生:王凯同学在这次大扫除中干得非常好,他一个人干完了两个人的活儿。他先擦玻璃,后浇花。他的玻璃擦得特别干净,可以说一尘不染,多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擦完玻璃又去浇花。浇花可是他分外的事儿。花儿洗了个澡,变得更鲜艳了。

师:大家听出来没有,这次我们夸王凯和刚才赞美妈妈有什么不同?

生:夸妈妈的话,一般只是一句;夸王凯的话都说得比较多。

师:这又告诉我们,如果夸别人做的一件事,话说少了就没有分量了。记住:夸人做的一件事,可以把这件事简要地说一说。——咱们班谁帮助别人比较突出?——班长?好,现在咱们就夸夸班长是怎样助人为乐的吧。——虽然很熟悉,但也得思考。

生:班长肯帮助别人,我们每个同学都这么认为。

师:是有目共睹的,是大家公认的,对吗?

生:对。他经常帮助我做数学题。有时我不想做,他便督促我。

生:他还经常帮助别人做值日,拖地、擦黑板,他都干。

生:班长也很大方,他经常把自己的东西给同学用,有好吃的也分给同学吃。

师:你吃过他的什么东西?

生(笑):吃过的东西多了,最多的是水果。

师:我说你长得怎么这么水灵,是不是与吃班长的水果有关系?(众笑)看来大家还有好多话要说,就说到这儿吧。总结一下,你们是怎样夸班长助人为乐的?为什么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

生:每个人都有话说,都有好多例子。

师:这一点很重要,夸别人一个特点、一个特长,可以围绕着这一个方面举些例子。总而言之,赞美别人,可以“长”夸,可以“短”夸,该长还是该短,因人因事而异。但不论怎么夸,都要尽量说得具体一点。

师:你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狐狸和乌鸦》,课文中的狐狸是不是在赞美乌鸦?

生:不是的,它说的都是假话。

师:那是奉承。奉承人和赞美人是两回事。一个是虚情假意,说假话,企图不良。一个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说真话。还有一条,会赞美人,首先得善于发现别人的“美”,能正确对待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不然的话,别人的优点就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了,也不愿意去赞美。一句话,我们要做个好人。

(掌声)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很好。一是会听——听别人讲话专心,虚心;二是会说——人人出口成章,个个说话清楚、得体;三是有礼——个个彬彬有礼,举止大方;第四是好学——语文学得好,书读得肯定多。谢谢大家!祝你们更上一层楼。

【评析】

目标的确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会赞美》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节口语交际课的题目,于老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掌握赞美的方法、策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别人的美,并予以真诚地赞美。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于老师选择了以下教学内容:一是联系生活体验,引入交际话题。上课伊始,通过谈话交流,让学生明白赞美的含义,感受赞美的作用;二是学习、掌握赞美的方法、策略。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插图,引导学生在夸妈妈做的饭菜,在夸同学在大扫除中的表现时,探寻适宜的赞美方法。其间,于老师指导学生在交际活动中通过比较与辨析,明白赞美要尽量把话说具体,也可以不直接说,而是换个角度说;明白夸别人做的一件事,要简要地把这件事说一说,夸别人的一个特点、一个特长,还可以围绕着这个方面举些例子。三是比较奉承和赞美的区别,确立在生活中发现别人的美,并予以真诚赞美的认识。由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契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对接了学生言语表达的需要,确保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扎实、有效。学生在交际活动中不仅学力得到了提升,言语交际的认识水平也得到了发展。综观整堂课,正是在目标的正确导引下,在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下,学生在課堂上才呈现出了一番有情有意的交际生活。

学习活动开展与教师助学

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在富有情趣的体验中,开启学生言语表达的心门,是于老师口语交际教学的显著特色。课堂上,通过师生间自然的交谈,“赞美”的话题顺势而出。接下来,学生在轻松自然的交际生活中围绕赞美的话题,对“赞美”的真切意蕴,对“赞美”的方法、策略,对“赞美”的理性剖析,对在生活中如何去发现美,探寻着,思考着,辨析着。学习真实而又自然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生。仔细品味,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谈话导入揭示“赞美”的话题,到情境表演体会赞美的作用;从赞美的不同方法的探寻,到辨析案例把握赞美的内在意蕴;从学会赞美到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教师始终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表达需求,呈现的是一种教学无痕的境界。这种境界的创造源于于老师对学生的深切体察——他耐心地等待着学生的应答,友善地应对着学生的失误,真诚地赏识着学生的表现,巧妙地点拨着学生的疑难;源于于老师深厚的专业学养——他把握学情,对教材智慧地进行“二度创作”。对教学资源(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图)不是单一地看图说话,而是联系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在比较和辨析中,在交往互动中学会赞美;他谙知教者之道,激情导学,授人以渔。整节课,学生兴致盎然。在于老师的巧妙引导下,无论是赞美妈妈,夸赞爱读书、爱劳动的同学,还是赞美班级里帮助同学的班长,大家是夸有法,说有情。整个学习流程既有言语交际方法的探寻,更有人际间友好交往的品质锻铸,言语指导直抵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学既是学法的引导,更是心灵的浸染,很好地实现了“立人”“立言”的教学宗旨。于老师以灵动的专业智慧和诚挚的教师情怀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教师助学”的丰厚意蕴。

学生言语交际活动的状态及学习方式

言语交际活动强调的是交际对象的互动交往,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真正交际起来,这也是观察一节口语交际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本课教学中,于老师非常注重培育学生对话的意识,和教师对话,和插图对话,和同伴对话,和自己对话,和社会生活对话。言语表达训练由浅入深,由感性描述到理性分析,学生的思维随之经历了一个不断探寻、不断思考、不断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赞美”的知识结构清晰形成,心理图式得以丰富。不仅如此,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辨析“赞美”和“奉承”的区别中,其图式与输入的刺激信息又进行了比较,他们以最合适的图式对刺激信息做出了识别与解释,最终认识到如何去发现“美”。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状态,我们可以感受到,围绕“学会赞美”,学生在言语表达活动中,积极建构着关于“赞美”的认知,同时,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调节着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认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参与度与目标达成度

于老师尤其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他的课上,学生思维活跃,自信满满,口语交际活动绝不是几个尖子生一统天下。围绕“赞美”的话题,在老师设置的情景中,同伴之间相互练习,认真倾听,他们在比较和辨析中吸纳着,在交流和碰撞中收获着。于老师做到了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让他们真正交际起来。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叫“赞美”,学会了“赞美”的方法,更主要的是他们关于“赞美”的理性认识,以及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友好沟通的态度和品质得到了锻铸。发现美,创造美,赞美美。这节课给予学生的不仅是方法的学习,它是心灵的浸润,是人格的塑造。在这堂课上,于老师“立人、立言”的教学主张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猜你喜欢
笑声赞美交际
远离否定式赞美
飞云江
两块磁的交际
笑声
爱上诗意生活
为自己点赞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