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寄语

2017-04-11 17:37许静
中华奇石 2017年1期
关键词:玩石石友寄语

做杂志,日子总是要往前赶两个月,正值年末,《中华奇石》已着手新年第一季编辑排版了。在赶着报道各地展会档口,接到主编指示:2017年新年寄语由你来写!能够代表杂志社向全国读者与石友送上新年第一声问候,我倍感荣幸与压力山大。做惯了市场的侦察兵:各地出了什么新石种,哪儿的石头最近玩的火……这些写起来也算手到擒来,说到“寄语”,即要庄严又要深情还得高瞻远瞩的路子,我的道行还是把握不好。不过,和逆势的石友一样,我还是选择硬着头皮上。

2017年,是杂志创刊10年。读者与杂志,我们与石友,回到最初,还是缘于石头。十年来,杂志一直坚持的,就是做最接地气的内容,服务于石友,推广石头的文化与艺术。十年漫漫,石友成了家人,读者亦是知己。

什么是接地气?我的亲身体验是:爱石头,亲近石友,深入市场,从点滴中体会,从真实中提炼。

常常能从石友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为什么喜欢石头?当我生活遇到心烦的事,工作遇到了阻碍,就想看石头,看着看着,心就静了,烦恼没了……”这恐怕是所有人最初对石头产生的精神依赖。而随后便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自娱自乐。记得有一次,湖南的一位石友在看到杂志上刊出的江西潦河石时,顿悟般地感叹到,“原来这才是美!”而此前,他只是对自己的几块“极其抽象”的画面石视作珍宝。而潦河石,也正是在杂志的宣传下,走出江西,走向了全国。

杂志或许就是这样,时刻为石友打开一扇看外界的窗。

我们沉迷于石头给予的“诗与远方”,却也要面对石头行业里的“生存与苟且”。于是对待石头与这个行业,就像处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激情之后是需要用心经营的。一年的大小展会,看到石友们的坚持与努力,失望与期望,正如一位赶展达人说的好:赶展就像你们做杂志,不期望眼前的多大利益,而是为了推广,让更多的人接受石头!是啊,杂志和石友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更像并肩经营的合伙人。这两年的石市有些冷,以至于58万的“渔翁”与“萝卜”的成交消息(这在以前也许是司空见惯的),在杂志公众号的点击率破表并创行业媒体纪录,成为石友间讨论热点。这或许因为,对于还在市场一线徘徊、坚持以及纠结于如何转型的石商们来说,太需要一剂强心针与方向参考了。

哪怕只是能够抚慰一下市场蹉跎中的石友或是为石界商海中迷失的人点亮一盏灯,杂志便是有意义的。

说到转型,从产地到市场,从经营模式到发展规划,行业里都在主动和被动中开始尝试。所幸,已有前人探路,龙头指引。新年一过,石友着手准备的就是参加3.18石家庄展。十几年经久不衰的石家庄展正是因为李彦森会长带领的团队,不求私利,一心为公,在不断的转型中,带动了石家庄的赏石氛围,使不产石头的石家庄成为全国石友心中不可撼动的石友之家;左旗,在经历了遍地是金的辉煌之后寻求跨界与引进,阿拉善玉的开发已成规模与品牌;哈密的资源后劲在全国奇石产地中最为给力,石种丰富,多面开花;深圳龙园,敦煌奇石节,水富展,都是由政府主导搭台企业市场化运营的模式,为全国未来玉石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成功的借鉴与参考,因为所有各类玉石博览会都离不开公共资源的保障,如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等,这些只有政府有权调动的公共资源也正是大型玉石活动成功举办的保证。

行業发展,需要群体壮大,政府引导,资金注入,产业才能升级。杂志,不只愿意扛起推广石文化的大旗,还勤于做一个“让更多人对石头上瘾”的好“安利”。

这是一个信息全开的时代。

收获信息离不了媒介,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而媒介的氧分又像鱼儿一样需要从水中汲取。读者与杂志,孰鱼孰水?分不清,也分不开。新的一年,我们继续下产地,跑市场,看展会,最重要的是为读者们奉上有营养、接地气的内容:陈炉石已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秦王古地,还埋藏了哪些意想不到?灵璧石为代表的传统赏石在觉醒,具备了过硬的历史根基与时代机遇,500万的震颤之后,不知还会有怎样的奇迹?英石用它傲人的风骨,展示文人赏石的情怀,触古探今,传承与突破,我们该如何更像游子回乡一样热爱自然、敬畏奇石,怎样将自己诗意的情怀,艺术地运用到玩石赏石中,通过艺术手段更完美地表达出对奇石的理解与想象,是通过玩石对立意,演示创作过程,在兼爱与偏爱的矛盾中找到最美的交点,也是“物说”艺术源于自然、必然回归自然才是美的最终归宿。因为在以自然为基的艺术殿堂,一定会为奇石留有至高的尊位。而玩石的各个流派也一定会如千流归海一样汇于以自然自我为主旨的合一。

一份杂志,有你有我,有我们的未来。未来,一定会来,因为它是我们的共同期待。未来,也会留下,留下的是我们满满的收获和满满的回忆。

许静

2016年12月16日

猜你喜欢
玩石石友寄语
寄语
求知·悦性·磊落·宁静
特约主编寄语
新年寄语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石友天地
三缘点石轩
唐和军 藏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