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2017-04-11 02:23杨柳琴
科学与财富 2017年7期
关键词:供给现状

摘 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通过对2005-2016年间CNKI数据库收录的85篇相关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从论文的数量、类型以及论文研究的内容反映近十年来我国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现状。最后,通过分析论文中研究的供给模式、机制、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内容,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仍需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供给 现状

1引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管理,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我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兴起来的,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为此,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展开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改善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基本内容

2.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要了解其概念首先得知道“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在国内,学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各持己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定义为是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来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权利为基本出发点,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类别的总称。

2.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供给”一词源于经济理论,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同于私人商品的供给,其供给不仅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到政府文化政策的影响。潘娟[2]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就是指在农业耕种的环境中,政府公共文化部门或社会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生产劳动之外的精神层面的公益性的或商业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和知识学习类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

3现状分析—以CNKI期刊论文为样本

3.1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通过“高级检索”的方式,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主题检索词,文献来源年限为2005年—2016年,共检索出期刊文献共计88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检索式的设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当然,本次检索也得出了包括会议通知或“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等其它与本次研究不相关的内容,通过剔除不符合此次研究主题的文献,最后得到有效的期刊论文共85篇。

3.2论文发表年份数量分析

在对CNKI期刊统计中,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没有相关的论文发表,这是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是比较新的内容。每年研究论文总体数量不多,目前最高是2016年达到17篇。从2005年至今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可以说明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逐渐增多,予以重视。

3.3论文发表类型

2005年到2006年期间CNKI期刊没有发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的内容。在期刊类别上,2007年和2009年各发表1篇期刊,2010、2011年和2013年各发表4篇期刊。2012、2014、2015、2016分别为7、6、8、12篇。硕博论文在2008—2010年各1篇,2011—2016年分别为4、6、4、8、5、5篇。总体来说主要是以期刊为主,硕博论文相对来说数量较少。在2011年—2015年期间,硕博论文呈现增加的趋势,数量与期刊相近,说明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文化部近几年出台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的提出,引起了学者们对这一内容的重视。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的内容仅仅只是起步和探索阶段,仍需学者们不断深化。

3.4文献研究的焦点

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出现的85篇文献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目前内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

主要是围绕政府主导机制、市场化机制、社会化机制、合作化机制、绩效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李少惠、王苗[1](2010)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的视角,分析供给社会化的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模式、合作型模式、社会主体主导型模式,提出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多中心治理的供给模式。肖静(2015)则强调对不同供给机制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注重探索农村区域差异与供给机制选择之间的关系。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研究。

李少惠(2007)认为,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竞争参与主体,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社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主体。总的来说,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该由谁负责,国内学者大部分都是倡导由基层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政企合作的供给理念。

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国内学者认为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困难的重要因素。孙浩[2](2011)认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不足受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从而使农村文化事业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偏好受到影响。

4总结

4.1存在的不足

通过前文对中国學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出现的85篇文献内容分析可以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文献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总数量不多。

一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机制、模式、主体、财政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实地调查研究少,缺乏原创式的经验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难题,只有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适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机制,包括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得出一些原创性的经验总结,为我国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指导。

三是仅抛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制度问题,缺乏解决方式的探讨。

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财政投入与管理人员的偏好息息相关。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问题是困难的。

4.2完善的方面

一是注重内容多元化研究,提供多方理论指导。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内容涉及多方面,除了供给模式、供给主体、财政等研究内容外,还包括教育方面,评价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网络供给等内容。

二是注重实地调查研究,获取原创式经验。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无论是采取政府主导机制、市场化机制、社会化机制、合作化机制,都应该在以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合适的供给模式。

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财政资金来源。一方面可通过网络手段如正规公众号、微信等向社会及有能力的个人寻求资金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特色,推进乡村游、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48.

[2]孙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体制性障碍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6):60-66

作者简介:

杨柳琴,1991.9-,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供给现状
发力供给侧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