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民燃气火灾的成因和预防对策

2017-04-11 02:25黄晓东
科学与财富 2017年7期
关键词:燃气火灾对策

黄晓东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燃气、液化气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频频引发的燃气事故却令人心有余悸。燃起火灾事故具有社会影响大、经济损失大、易死伤人,易引发爆炸或爆燃、火灾发展速度快等特点。而引发燃气火灾的原因又很复杂,有使用不当引发火灾、有胶皮管老化发生泄漏造成火灾、有连接处泄漏发生火灾,还有其他外界因素导致燃气起火、爆炸。因此研究燃气火灾的原因对于火灾原因的调查、燃起火灾的扑救和燃气火灾的预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燃气;火灾;原因;对策

1 引言

城市燃气因其具有清洁、方便、快捷、安全的优点,因而深受广大居民的青睐,迅速进入千家万户、尤其是以西气东输为标志的一系列燃气工程的竣工和投产运行,天燃气、液化气、煤气等管道燃气在我国得到快速的普及,瓶装液化气的使用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居民对燃气缺乏必要的维护使用常识,燃气一旦泄漏,极易引发火灾事故,燃气火灾施工具有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力大、易死伤人、易引发爆炸或爆燃、火灾燃烧面积大、火势蔓延速度越快、火灾破坏程度大、火灾发生后难于扑救等特点,如何降低燃起事故的发生率,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一直是燃气经营单位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居民燃气火灾的原因及对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各类燃起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2.1 供气系统

常见以管道方式输送的燃气为天然气、管道输送液化气、混空液化气或人工煤气。供气系统通常由气源厂(门站)、电气设备、调压设备、输送管道、户内设施等构成。设备设施较多,地下隐蔽工程量大,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不安全因素都可能给整个供气系统和管网用户带来损害。因此,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具体分析如下:

2.1.1 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失效,导致燃气泄漏

包括管网供气系统中安全阀、防爆阀、防爆片、泄压阀、报警系统等失灵、失效,危险区域防爆电器不防爆、接点接地不可靠、防雷装置失灵等。门、法兰等当连接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燃气泄漏。

2.1.2 燃气设备、设施老化破损导致燃气泄漏

埋地管道由于期限较长,无法经常挖掘出进行检测,当它受到腐蚀、地壳应力等作用、出现破裂损坏时,不能及时察觉。有些地下管道附属设施如:阀

2.1.3 供气企业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抢险应急专业技术和专业设备

各岗位操作人员培训有死角,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建立不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不具体,没有按要求进行桌面演练和实际演练。出现事故征兆时没有相应专业人员、技术和装备进行抢险,缺乏应对灾害的能力。

2.1.4 用户违章操作、疏于监护

用户在使用燃气时对户内燃气设施缺乏监护,燃气设施出现异常时没能及时向供气企业保修,致使燃气泄漏。在使用燃气过程中操作不正确,如不遵循“火等气”的点火原则或疏忽大意導致烧煮物将火熄灭,燃气外泄。

2.2 瓶装液化石油气

瓶装液化石油气具有使用灵活、应用面广、重复灌装使用的特点,因此,很难在每次灌装出厂前都对钢瓶做全面系统的监管。加之使用分散,无法照搬管道燃气企业组织大规模安全检查的模式,所以液化气钢瓶的运行情况良莠不齐,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具体分析如下:

2.2.1 超量灌装

液化石油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态液化气的体积膨胀相当于水的10-16倍,一旦钢瓶内完全充满液态,温度每提高1℃,压力就急剧上升20-30个大气压,钢瓶的爆破压力约为80个大气压,温度只需再上升3、4℃,钢瓶内的压力就可超过爆破压力,引起钢瓶爆破。

2.2.2钢瓶受严重腐蚀或外力作用,瓶体受损

液化气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环境造成钢瓶瓶体腐蚀严重,野蛮装卸、运输造成瓶体受损,钢瓶安全护具或配件缺失破损。

2.2.3钢瓶超期未检

由于钢瓶超期服役,导致钢瓶的角阀、阀杆、阀根、瓶体等部位故障率和安全护具失效率显著增加,甚至不合格、报废钢瓶仍在继续流通使用,形同流动炸弹。

2.2.4 从业人员违章操作

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岗前培训或燃气常识,对用户服务中违章操作或错误指导用户操作,造成燃气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例如:在室内进行液化气放散。

2.2.5 错误操作行为

在使用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如放倒、加热液化气钢瓶、乱倒残液等。

2.2.6 用户监护不当

用户在使用燃气进行烧煮食物时忽视了监护,火被风或烧煮物扑灭、烧干锅、忘记关闭阀门等等,造成燃气的泄漏。

3 燃气火灾事故预防对策

燃气爆炸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气体与空气中混合物中燃气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有火种或热源存在;处在密闭的容器内,或相当于密闭容器的环境内。

3.1 燃气的燃烧与爆炸其物理化学过程

燃气的燃烧与爆炸其物理化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氧化反应的速度不同、热的释放方式不同。爆炸是瞬间燃烧产生大量的光和热,可燃混合气体的体积猛烈膨胀,造成压力急剧增大,产生高强度的冲击波,破坏力极大。在发生燃气爆炸的场所会引发火灾,在发生火灾的场所也可能引发爆炸,二者都会对人民生命菜场造成重大损失。从燃烧与爆炸的形成条件中可以看出,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很难排除,关键是控制燃气泄漏,没有可燃物就不可能形成火灾和爆炸;当发现燃气泄漏时严格控制明火,也能预防和爆炸的燃气事故。

3.2 燃气事故预防对策

客户也应该重视燃气的安全使用,掌握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选用优质安全的燃具并定期保养保持完好;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及时补充新鲜空气、排出废气和万一有泄漏的燃气;燃气使用完毕应随手关闭阀门;爱护家中的燃气设施并应经常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发现漏气要杜绝明火和开关电器的火花,不要私自拆修;安装使用燃气泄漏报警切断装置以及时报警并切断气源防患于未然。

燃气经营企业也应对客户进行燃气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向每户发放安全用气手册,定期上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和违章及时处理。

3.3 燃气火灾处置方法

当燃气管道、用气设备发生燃气爆炸或火灾时,首先要用隔离法设法关断离事故现场最近的燃气管线上的阀门。例如,液化石油气钢瓶外着火,应迅速关闭其角阀,用湿麻袋、湿棉衣、湿手巾扑灭火焰;管道燃气居民客户可以立即关断厨房内燃气表前的阀门以切断气源;如火势较大可将该立管下三通闷头打开用湿抹布、湿棉衣、湿手巾等包着关阀门,这样可为迅速灭火创造有利条件。室内着火,如果当时门窗紧闭,一般来说不应急于打开门窗。因为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供氧不足,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窗打开,大量的新鲜空气涌入,火势就会迅速发展,不利于扑救。如果燃气着火时将其他物品(如门窗、衣服、家具)引着了,火势小时,应当机立断,采用冷却法用水灭火;火势大时,应一边扑火,一边设法报告消防部门来扑救。向消防队报警时应讲清着火单位名称、所在地区、街道的详细地址;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如何?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报警人要讲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报警后,要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以免他们一时找不到地方。火扑灭后应注意预防燃气中毒,对燃气设施要认真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恢复供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燃气普及的今天,只有充分了解燃气火灾的原因,预防燃气泄漏,增强燃气安全使用常识,加强燃气安全使用的消防宣传,正确处置燃气泄漏事故,才能避免燃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也为燃气火灾事故的调查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杜文峰 .消防燃烧学.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M】,1997

[2] 金河龙 .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耿惠民 .中国消防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燃气火灾对策
拧紧燃气“安全阀”
近期实施的燃气国家标准
探讨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燃气远传抄表系统分析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