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植树造林绿化的主要技术问题

2017-04-11 03:18穆野
科学与财富 2017年7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生态环境技术

穆野

摘 要:传统的经济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播种技术对树木生长质量有直接作用。本文首先对植树造林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植树造林;绿化;技术;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是环境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对人类生活现状进行有效的改善,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态环境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文化都在进行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工业化社会模式也在逐渐向生态化方向转变,环境问题是现阶段各行业亟待解决问题之一,生态平衡状况对文明进步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实际进行生态区域建设时,可将植树造林放在首位,为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与作用。

一、植树造林主要技术

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也在进行不断的提高,各行各业假设对是木材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现有的木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是的发展与人民的需求,继续对天然林木进行砍伐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告与破坏,最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势在必行,该项工作对生态环境长远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应影响。植树造林具有多种技术,且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并进行仔细分析。

1.播种造林法

将树种直接播入土壤就是指播种造林法,也可以称为直播造林法。该种方法的主要种植过程就是将经过选择的树种直接播种到造林区域内,然后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管理与抚育,最终促成树木生长与林区形成。简单易行是播种造林法的显著特点,在实际进行种植前不需要进行育苗,可进行大面积生产与造林工作。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完美无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对造林地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抚育与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实际进行播种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播种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这对林业资源健康长远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树种的选择方面,播种造林法通常优先选用发芽率高、体质好、种源充足的树种,同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病虫害等因素。在林地的条件方面,尽量选择土壤水分充足、人为干扰因素较少的区域。

2.栽植造林法

栽植造林法又称为植苗造林,该方法通过栽种完整根系的苗木完成造林工作,具有生长稳定、适应力強、成活率高的特点。栽植造林法对造林地的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在树种选择方面限制较少,只要适合当地气候生态条件的苗木均可栽种。鉴于以上优点,栽植造林法成为了当前植树造林工作中的首选方法。栽植造林过程中使用的苗木主要包括营养繁殖苗、播种苗和移植苗三类,有时在采伐地进行造林时,也会栽植野生苗。完成苗木的栽植工作后,苗木能否成活并健康生长,主要决定于其自身保持水分平衡的能力。因此,在进行栽植造林时,要在每个工作环节中都对苗木进行保护,确保不出现失水过多的情况,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证植树造林的效率。

3.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又称分生造林法,该方法根据植物的无性繁殖原理,截取部分树木营养器官插入疏松润湿的土壤或细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生根抽枝,最终成为新的植株。分殖造林法的最大优点是育苗时间短,资金投入少,操作便捷。分殖而成的幼树在初期有着生长速度的优势,其生长特征能够继承母本的优良性状。分殖造林法的材料来源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考虑到种植规模和植株补种问题,通常要在便于获得分生植株的地区才可以大规模采取这种造林方式。

二、植树造林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1.直播造林法主要问题及对策

直播造林法通过在造林区域直接播洒树种发芽成林的方式进行造林工作。该方法避免了植株育苗工作的投入,技术易于掌握,造林工序简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适合在土地质量理想的区域进行大面积造林工作。虽然直播造林法简单易行,但其对造林地条件的要求较高,在树种发芽生长之后,在幼株的培育和管理方面也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提高直播造林法的绿化效果,要求造林工作者改善树种和幼株的生长环境,其主要方法是在播种前对造林地进行的整理。通过整理不但能够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和抗侵蚀能力,还可以为造林工作提供便利,从而提高造林的根本质量。另外,直播法选用的树种颗粒较大、易于发芽,这样的种子和幼株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应尽量选择人烟稀少区域进行播种,保证直播造林的绿化效果。随着我国土地沙漠化、荒漠化情况的加剧,植树造林作为环保效果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被各领域广泛关注。植树造林有着显著的环境绿化功效,是当前治理土地沙化、减少水土流失、增强土壤储水和防风固沙的重要方法。通过植树造林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降低了洪涝灾害的产生。

2.栽植造林法主要问题及对策

栽植造林法通过栽种根系完整的苗木进行造林,就是人们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植树造林。该方法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苗木生长稳定的特点,对客观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然而,苗木的投资是栽植造林的主要成本,植株成活率关系着造林的绿化效果和经济效益。栽植造林法的苗木主要是原生苗、移植苗以及营养繁殖苗几种。随着幼苗培育技术的不断提高,最近我国部分地区在栽植造林中广泛运用营养繁殖苗,获得了较高的成活率。栽种技术也是栽植造林法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方面,苗木根系的损伤影响其存活和生长,这要求种植人员的栽种技术水平较高,认真负责;另一方面,在栽种过程中维持苗木自身水分平衡直接决定了是栽植成活率的高低,苗木的运输栽种应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效保持其湿润程度。

3.分殖造林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殖造林法是选取树木的营养器官通过其无性繁殖能力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幼株培育时间短,造林投资少,操作技术简单,幼株继承母体优良性状等方面优点。分殖造林法对造林地的要求较高,通常用于营养繁殖类的树种。以插条造林为例,在季节的选取方面,插条造林一般都选在春秋两个季节来进行,春季选在植物发芽之前到土壤完全解冻后的时间段内,秋季则选择在树叶凋零到土壤被冻之前的时间段内;在枝条的选取方面,应选用粗细长短合适的枝条作为插穗,扦插时保证间隔距离合理,在整理好的造林地里进行插种,然后再踩踏实,并保证插条露出部分长度合适。

三、结语

作为提高我国土地绿化水平、抗击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手段,植树造林技术在广大林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实践和理论技术方面均得到了一定的进步。直播造林、栽植造林、分殖造林等方法,在相关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促进下,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邹亚民.试述植树造林绿化的主要技术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1).

[2] 何春梅.关于植树造林技术的问题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

[3] 张淑萍.浅谈造林绿化的主要技术[J].乡村科技,2014(16).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生态环境技术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