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

2017-04-11 03:22汪洛锋
科学与财富 2017年7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分析研究

汪洛锋

摘 要:当前,为了将建筑空间的各种效果发挥到最大,设计师经过不断研究,以人的心理方面为基础,对建筑光环境设计进行改变,从自然光与人工光两点入手,在其中融入更多设计元素,以此来为观者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与心理体验。本文就围绕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进行研究,以此来为建筑光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光环境;心理学因素;分析;研究

就像离不开水一样,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样离不开光,在光线的辅助下,人们能更加清晰的看到周围事物,在光线的影响下,人们才能真切的体会到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建筑设计师想要更好的提高建筑的整体美观与氛围,就需要对光环境的营造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光线增强不同设计部分的设计感,增强人们的心理认同感,以此来为人们打造更为舒适的工作居住环境。

一、建筑光环境的简要概况

光环境是物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光环境是在建筑物中由于光线照射的缘故而与建筑物共同构成了一种光影的空间环境。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光环境是由建筑物室内光环境和建筑物室外光环境两个环境共同构成。同时,建筑物的光环境不仅是由自然光塑造,也需要大量的人工光来进行辅助。光环境和建筑物空间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因为只有空间中有光线,才能彻底发挥人的视觉能力。另外,室内和室外光环境要利用不同的材料来构成光环境,室内强调利用透光不透光的材料进行巧妙地安排从而改造建筑物的光线的路线,进而构造出建筑物的室内光环境。室外强调利用一些不同颜色和不同光泽和触感的材料构成专门的光环境来表现出建筑物的高大外观。

二、视觉中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和表现

在任何艺术形式中,空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并且多数艺术家都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构造出空间,并被受众所接受和认知。这就与心理学中背景与形状之间关系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在空间中将虚实条件进行转变,从而帮助观赏者感受到自己面前这个立体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是建筑物和雕塑与观者之间心理上相互感應的一个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光和色彩被拥有不同经验的人接受程度不同。所以,观者对光的感受与心理感受有着密切相关,并且是以色彩差异分辨能力为基础的。

如果在空间中没有明暗光线分布,空间的立体感则不会被人清楚的感受到。无论是在建筑物还是在雕塑中,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和表现方式,都能够展现出知觉感受的样式。因此,我们可以说光不论能否营造出一种空间的立体感和不透明的效果,不论能否创造出一种视觉的精神感受,光的功能总是能够创造出一种观众视觉上的感受。观众由光线的引导进入一种艺术世界,就仿佛置身于幼年时代对黑暗的摸索之中,自身会被带进一个对象和视觉相联系的复杂结构中。在不断发展之,光源已经不仅仅是观察到的事实,逐渐成为有规律的创造物。建筑也是艺术领域不断创造的结果,其内部光环境的设计同样也具备以上特点。在建筑空间中,光的功能不仅仅是照亮物体并呈现出其样貌,而是和事物并存。哪怕是最细的线条,也能刺激和作用于光,成为表现形式。光即为观察者的存在方式,他和某种物理模式相分离,人们在空间的光中发觉自身眼睛才是发光物体的终极源泉,仿佛寻找到建筑空间的本源即为其存在的意义一样。

三、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

1.建筑物的自然光环境

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相同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在相同空间环境中,不同的光线仍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所以当前大部分建筑设计师会在建筑环境设计中更多的强调光线的作用。自然光是最大的光线来源,其与人工光不同,自然光的穿透性更强,即使对建筑半透明位置也能轻松穿过,照射入室内。而因为自然光会受到天气以及太阳高度的影响,所以不同天气不同时间段内自然光会有很大变化,形成不同光种,观者的心理感受也会随着光中的不同进行改变。当前自然光环境的营造方法主要与室内的底板、天花板、墙壁相关,设计师巧妙的使用透明、半透明、能够产生光折射的材料,让自然光线能够充分照射入空间内,在通过反光材料对光线适当的反射,从而形成既不刺眼又很温馨的空间环境,为空间中的人们带来一种神秘感。古今中外建筑物自然光环境的营造,西方建筑方面十分有发言权,一直以来西方的建筑风格颜色均较为厚重,所以想要提升环境的质感与氛围,就需要巧妙的运用自然光,比如在宗教建筑物,整体举架较高,并且普遍中间无分层,整体室内颜色偏暗,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人们营造出庄严的感觉,设计师根据阳光的走向,在建筑物中层偏上位置设计了多个圆形窗,光线通过圆形窗投入室内,不仅能为建筑内提高明亮程度,同时圆形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以此来综合建筑内的沉闷,减少压抑感。

同样在当前现在建筑中,设计师也逐步对自然光环境的打造重视了起来,许多设计师在空间设计时,对除承重墙之外的墙面进行了处理,保证正常天气中,自然光可以充分照射进空间,此外,还有些设计师基于自然光环境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设计元素,通过改变光照区形状,来控制光线的照射形式,形成错乱有致的光影,为空间带来更多活泼的感觉,为人们带来良好的心理感受。

2.建筑人工光环境

除了自然光环境外,人工光环境对于建筑空间来说也十分重要,当前人工光已经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照明工具,在如今时代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建筑空间中合适的人工光能有效缓解人们的疲劳感,转换人们的焦躁的心情,舒缓人们的心理压力。从人工光源中常见的颜色方面来说,红色具有很强的张力与活力,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橘红色属于暖色系,所以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愤怒情绪;蓝色对降低紧张情绪十分有效;而在室内最常用的白色,则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为了节约能源,市面上节能灯较多,在营造白色灯光效果时,一定要注意是否为荧光白灯光,因为荧光白灯光过于清冷会为人们带来更多焦躁情绪,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此外,在光线照射下,墙面色彩存在差异,则会直接影响空间知觉。例如,两侧墙面变成红色和蓝色,则由于红色墙面的影响,右侧正面的灰色墙面会呈现温暖的效果,而左侧受到蓝色墙面影响的灰色墙面的效果偏冷。在对各个角落仔细观察后发现,由于具体环境的改变,知觉色彩也会有所不同,可见心理学视觉理论中关于颜色对比揭露的人类视觉的内涵即是如此。

四、结束语

形成视觉感知的前提即为具有光,所以视觉感知是人对建筑空间感知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光环境设计应当和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结合起来,进而对理想的建筑空间进行设定,打造特定的空间氛围。

参考文献:

[1]赵睿. 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J]. 工业建筑, 2007, 37(S1):153-156.

[2]王新利. 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J]. 中国科技投资, 2016(24).

[3]魏春秀. 浅谈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J]. 中国科技投资, 2016(6).

[4]杨冰. 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探讨[J]. 艺术科技, 2016, 29(3):328-328.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分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建筑设计的困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