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要点与应用分析

2017-04-11 03:25曹雪
科学与财富 2017年7期
关键词:要点分析结构化技术应用

曹雪

摘 要:森林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备的基础产业,森林资源储存丰富、质量得到保证、经营管理科学合理是促进森林产业发展顺利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社会、生态、经济发展正在一步步前进,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壮举已经向森林产业打开一扇发展大门,因此,加强森林经营技术非常有必要,而随着不断对森林经营技术的研究,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已经得到更好的改善,本文针对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要点与应用进行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结构化;森林资源;经营技术;要点分析;技术应用

可持续经营管理理念一直以来都是林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在针对森林经营技术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的进步以及科学理念与实践的进步,其经营技术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对森林经营技术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从已有的经营技术中不断优化、改革与创新,只为更好的提高经营水平,促进森林产业稳定发展,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下面文章中将以某市林区建设中,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应用为例,进行质量、产量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比较与分析。

一、针对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要点分析

1、数据调查与分析方法

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虽然已经得到进一步优化,但实际上经营方法与传统的经营方法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在森林经营中,仍以调查、分析为主要工作任务,对林分的管理状态、植物生长状态以及其他管理方面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其调查与分析中包括树木布局内容,如:空间、间距、混交以及树木竞争压力等,这些经营方法和传统方法大致相同。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不同之处,其不同主要在于对林分状态特征的分析过程中,结合自然度因素进行考虑与分析,从林业树种结构、林区地块划分结构、多样性、干扰等多方面选出十四个分析指标,采用相关的分析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如: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实际分析方法要结合具体指标内容而定,保证分析结果科学有效。通过定性、定量方法,实施林区划分,并将划分后,各分块与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最终找到有效的经营方案。

2、结构化森林经营结构调整技术

(1)保留木和砍伐木确定技术

森林资源生长最终有两个结果,一是被保留,二是被砍伐,因此,经营技术中要明确保留木与砍伐木的相关要求,要完全掌握保留木与砍伐木各自的实际意义与作用,进而清楚的了解到哪些树需要保留,哪些树需要砍伐,从而针对性的分别做出经营方案。

(2)林木的分布格局调整技术

在树木的布局形式是团状的时候,就说明林分中角尺度的大小是一或者是零点七五的结构单元中的聚集分布在参照树一侧的最近的树木为隐藏的调整目标,在对砍伐树木进行确定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树木之间的竞争压力,树木的多样性以及树种的混交等等条件。如果树木的分布非常平均的时候,就说明林分中的角尺度大小为零或者是零点二五的结构单元中平均分布在参照树周围,其中最近的树木就是隐藏的调整目标,与团状树木布局相同,也应该针对那几个条件进行充分的思考。

(3)树种隔离程度与竞争关系调整技术

调整树种隔离程度,将混交度值为0或0.25的结构单元中的最近相邻木作为潜在调整对象,考虑林木的分布格局和竞争关系,伐除与参照树为同种的相邻木,减小相同树种对资源的竞争。在经营中,调节树种竞争关系主要是针对顶级树种或主要伴生树种的中、大径木来进行调整,因為,对林分中所有的林木进行调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调整时应以减少目标树的竞争压力为原则,使保留木处于优势地位或不受到挤压威胁,即对于大小比数为1.00或0.75的结构单元,将比较指标大于参照树的最近相邻木作为潜在调整对象,使调整后的大小比数不大于0.25。

3、结构化森林经营效果评价

结构化森林经营注重林分状态特征分析,通过分析林分状态而确定林分的经营方向,因此,结构化森林经营效果评价也必然建立在林分状态特征的评价之上。通过对经营前后林分空间利用程度、物种多样性、建群种的竞争态势以及林分组成等方面指标的变化,来评价经营效果。而传统的森林经营效果评价以功能评价为主,主要采用产量对比法或投入产出分析法,但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导致运用功能评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掌握经营活动对森林各项指标的影响,从而不能在经营过程中及时调整经营措施,如果在经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不当,往往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二、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具体应用

1、林分数据调查及分析

本文以阔叶红松林经营林分作为案例对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试验区在某林区中,其总森林面积为二百一十五平方公里,参与经营的森林面积为一百米乘一百米,其森林的主要类型是红松针阔混交林。采用TOPCON全站仪针对样地的内胸径大于等于五厘米的树木进行定位和检查,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针对郁闭度、断面积、坡度、树种等方面,在之后对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良好的分析。

2、经营设计

按照林分装填评价的结果以及经营方向,针对该片经营森林中的一百二十二棵不良树木进行了砍伐。造成树木出现不良情况的因素有以下几种,病虫害、断梢、弯曲、空心等等,其中包括树木五十株,其中有白扭槭三株,枫桦三株,红松二株,暴马丁香七株,核桃楸二株,柳树一株,裂叶榆一株,苗榆一株,千金榆四株,青楷槭二株,色木槭三株,稠李一株,沙松八株,杨树三株,榆树九株。之后,对森林稀有树木以及其伴生树木的竞争压力和混交程度进行良好的调整,一共有七十二株。

3、经营效果评价

从空间利用程度、树种多样性、建群种的竞争态势以及林分组成等方面对经营后的红松阔叶林分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经营之前和之后的森林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郁闭度从零点八五降低至零点八,临汾密度从一千一百八十六株/平方公里降低至九百九十二株株/平方公里,林分平均角尺度为零点四九,并且依然是随机分布,林分混交度为零点七九二,对比经营之前有些许提高,直径分布依然是倒“J”型。森林稀有树木的数量明显有所提高。珍贵树种黄檗以及其伴生树种的优势度都有所提高。

结语: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就是通过系统的结构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决定的原则,对森林的空间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并保持空间结构最为优化的森林分布和布局,进而使森林经营能够更加和谐,并且持续发展。针对实际林分来说,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中对于林分状态特征更加重视,相关人员应该针对森林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明确林分的经营目标,就是针对森林的分析结果,对森林经营目标进行良好的调整,进而使森林经营有理可循。

参考文献:

[1] 袁一超.结构化经营方法和技术在甘肃小陇山典型针阔混交林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 赵中华,惠刚盈,胡艳波,李远发,李宇昊.结构化森林经营方法在阔叶红松林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研究,2013,26(4).

[3] 剪文灏,吕发,张建华,杨新兵.冀北山地林分结构化经营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3(1).

猜你喜欢
要点分析结构化技术应用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工艺美术中微雕的要点分析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
基于软信息的结构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