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寒地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策略

2017-04-11 03:36张皓然
科学与财富 2017年7期
关键词:适应性建筑设计

张皓然

摘 要: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天气严寒是由东北所处的地理环境所致,东北天气四季分明,冬季很漫长,比如东北的漠河地区,它位于东北的最北端,每年每月的平均气温都极低,这种特殊的条件也已经成为了当地建筑设计的制约条件,同时建筑师们在进行创作时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东北地区的经济水平一直相对其他地区呈落后趋势,产生这种经济落后的原因,从一方面是因为东北地理位置偏僻,再者是因为地区对外交流闭塞的关系,同时也是因为东北地区的建筑技术水平受到的局限性。

关键词:东北寒地;建筑设计;适应性;技术策略

在东北寒地建筑的实际中,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技巧都很难得到推广和应用。近年来,东北寒地城市的建设已经在逐渐走向经济化的道路,逐渐将经济与地域之间的界限打破,使东北寒地建筑的设计融入进了传统寒地建设的设计理念,促进了建筑的蜕变和转型,同时也能够使我们从中发现,寒地建筑设计中由于缺少可行的建筑理论指导,加上对建筑设计的盲目和茫然,建筑风格一味模仿其他地区的建筑,就使得实际建筑不能满足东北寒地建筑的需求,那么面临着这样地域风格严重衰竭的现象,本文通过对东北寒地地域气候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技术措施,希望能够对东北寒地建筑设计的设计人员有所启示,为东北寒地建设作出贡献。

一、东北寒地建筑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建筑形态偏差

由于东北地区的地势关系,冬季气温低,寒冷气候强度较大,那么为了抵御寒冷气候的影响,东北寒地的建筑形态要从御寒角度来设计,既要敦实厚重,又要不失规整,同时在规划布局的设计过程中,又要考虑到能够使建筑内部吸收更多的阳光,空间中能够不受到寒风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东北寒地建筑中,很多的寒地城市建筑采用了南方建筑的设计方式,建筑多从美观的角度来筹建,这些建筑采用南方建筑轻盈的特点来体现,与此同时,在寒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惜将建筑的体型扩大。这样的建筑不能够满足东北寒地住宅用户的需求,这样“南辕北辙”的设计还造成建筑运营的成本大程度浪费。还有,东北寒地住宅北向封闭式阳台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沟通室内外空间的一个区域,能够将冬季建筑内部热能消耗和散失减小。可是,在实际的建筑中,建筑设计师往往利用自己以往建筑经验,没有考虑到寒地建筑设计的需求,只是片面的强调要做到建筑的创新,而将建筑應该以“御寒”为主的目的完全忽视,他们一味的追求室内空间的宽敞和明亮,这就使得建筑的舒适性大大降低。

2、环境设计的偏差

在东北寒地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经常将地域条件和气候特点忽视掉,他们盲目的将一些适用于其他地区的建筑景观和规划理念强加到寒地建筑设计当中,还有一些建筑师没有对寒地气候和生活习惯深入的了解,在设计中还可笑的采用水体和绿地,这就是设计师明显对后期维护工作缺乏考虑的表现,一旦到了冬季,室外的环境就会成为一个潜在的污染空间体。除此之外,在很多寒地建筑设计中,一些建筑师十分缺乏技术措施来做到对自然环境的全方位掌控。

3、技术应用的偏差

“绿色技术、生态技术、低碳技术”的概念与原则已被建筑业界所广泛认同,但在东北寒地建筑设计中仍存在着对于建筑符号、审美情趣的关注大于设计技术和建造技术等层面的现象,缺乏对寒地适宜性建筑技术的深入了解和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设计中更多地流于形式或表现出技术惰性。过分追求节能忽视建筑健康性与舒适性的现象则普遍存在。例如,东北寒地建筑冬季保温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强化隔离层,增加室内空间的气密性,节能数据的统计按照不开窗来计算的。而开窗换新风与节能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体,有的项目片面关注能耗指标的降低,忽视适当的自然空气交换,造成室内空气质量较低。

二、东北寒地建筑设计适应性技术策略

上述的一系列在东北寒地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设计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反省并想出解决的策略来将其解决。适应性技术是对东北寒地设计出现偏差的有效解决方式,它的选择和应用使自然和经济能够和谐发展;它更多的强调技术间的结合,以促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使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能够改变人们传统价值观念,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客观环境达到一致。这样就能够使建筑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也能够使建筑在追求单项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多要素的配合。东北寒地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它的气候特征和显示条件来制定相应的适应性技术策略,这样的适应性技术策略,关注自然条件制约和建筑形式的变化,对建筑群体组合的空间形态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避免寒冷气候对建筑的影响;以“主动利用”的手法来对环境进行利用;能够注重技术的应用来使综合效益达到平衡,使多种技术相结合来使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环境适应性技术策略

东北的传统建筑主要是以朴素为主,无论从布局形态还是到工艺技术都在应对冬季严寒气候的不利影响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体现了建筑和地理、气候能够和谐发展的特征,同时,对于今天的建筑设计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环境适应性技术主要表现在:很多东北建筑群体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风势来进行建筑设计,整体来说,是一个防风御寒的群体布局;其次是在寒地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建筑室内外的过渡空间的因素,像是门厅和楼梯间、阳台等的设计,想要使其成为一个温度适应的空间,又能够减少外围的护体系热损失,同时使室内的空间舒适度增加,这就需要采取趋利避害的空间应变方式。东北气候四季分明,漫长的冬季让人们充满了对温暖,对阳光的渴望。那么就东北寒地的建筑来说,就像是生生不息的植物一样,离不开阳光的沐浴。在大连的东软软件园河口园区的设计当中,建筑师就出充分考虑到了当地地势的特征,并利用自然景观进行规划,将人的理念很好的融入到环境当中,使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完美结合。院落是由不同的建筑的单体进行组合的,在水平方向对冬季寒风所形成的屏障,能够达到阻挡寒风的作用,能够使局部环境的气候得到很好的改善。

2、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现代建筑业也在不断发展,并有所创新,工业革命以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居住环节的舒适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包括采暖通风等设备的使用都使建筑室内能够保持让人满意的温度。这种舒适程度一般是建立在对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基础上,东北严酷的气候条件就使这种现象表现的愈发明显。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上对资源浪费的问题,能够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根据东北寒地的气候特征,和建筑功能以及对建筑形态的需要,对建筑各方面的元素进行协调,让建筑拥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更好的避免不利影响的产生。

结束语:对于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来说,不论它在哪个地区,都要保证建筑设计具有一定扎实的根基,要根据现实生活来进行具体规划,不能够脱离实际情况。对于东北寒地的建筑设计来说,其中出现很多理念问题和技术问题,那么面对这些问题的产生,适应性技术策略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不过这种方法是目前为止,能够对东北寒地建筑设计中有所帮助的最有效方式。适应代表一种新思维,新观念,适应性技术策略能够唤醒建筑师对建筑基本问题的关注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好的创作。

参考文献:

[1]王欣然,陈剑飞,王飞.东北寒地村镇绿色民居设计初探[J].低温建筑技术,2014,36(11):16-18.

[2]郑楠.浅析东北地区冬季施工技术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7).

[3]高智慧.浅谈东北地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3(4):219-219.

[4]李啸.浅析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应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5(7).

[5]王鹏程.浅谈建筑暖通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及节能策略[J].低碳地产,2016,2(18).

猜你喜欢
适应性建筑设计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建筑设计的困惑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