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7-04-11 04:22王玉胜
科学与财富 2017年7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管理技术

王玉胜

摘 要:做好树木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是保证林业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林业工程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究了相关的养护工作技术要点,详细分析相关技术的使用方法,通过构建出完善的管理体系,提升林业部门的管理效率,推动林业部门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林业工程研究,主要是对树木的种植以及采伐使用过程中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强化对播种环节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对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的规划和设计,完善对种植环节的流程体系的建设,实现其科学合理的发展。通过对种植基地的整改工作,改善了培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养护工作方面的纰漏,导致很容易引发树木死亡的情况,由于后期养护工作缺乏严谨的技术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系统的良性发展,阻碍了树木种植工作的开展。

一、林业工程发展现状

林业工程主要针对树木的培育种植及采伐使用进行综合研究,对播种环节中的土壤情况和自然环境影响做出设计规划,完善种植流程,使其更科学合理,同时涉及到环境、农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现阶段我国森林工程发展平稳,在经济和环境促进中同时取得了进步,通过对种植基地的整改,前期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在后期养护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实质性问题,造成树木在生长阶段因缺水或遭受病虫害侵蚀出现死亡情况。后期养护中缺少先进技术的使用,管理体系也相对落后,这些因素阻碍了林业工程的发展,不利于树木种植工作的开展。在管理和养护中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提高林业生产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树木养护的具体技术方法

1、控制土壤含水

树木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是有科学定量的,土壤中含水量过高会造成部分根系腐烂,严重还会出现死亡现象,同时若种植基地缺少水分,根系在土壤中不能吸收得到养料就会消耗自体的水分营养物质从而维持生命,这期间树木生长处于静止状态,自身的养料消耗尽时同样会死亡,因此,养护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持水分平衡。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营养元素,植物在吸收水分同时可将这部分养料吸收,在对土壤含水量进行取样调查时,需要对其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化验,并结合数据计算出科学比例的水分含量。树木各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大规模自然降雨后土壤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树木在这种多水的环境下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加快光合作用,蒸发掉一部分水分。但同时也受温度影响,降雨后的气温偏低,此时养护人员要积极做好排水工作。持续高温天气土壤较为干燥,缺少水分森林内部环境温度急剧升高容易出现树木灼伤造成的死亡,种植人员应根据温度湿度的变化适时进行人工灌溉,使土壤维持在一个适合树木自然生长的状态。

2、掌握肥料供给

园林管理过程中,对于大型乔木,其对肥料的要求较为特殊。在其生长的过程中,根系发展不够,往往从固定区域内进行肥料的吸收,因此需要对肥料的供给进行全面的掌握和控制,根据不同类型的林木所需施肥的时间和多少来进行管理作业。与此同时,在施肥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有机肥料的施加,避免单一品种肥料的长期使用。在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前,需要对有机肥料进行较为充分的腐熟处理,从而使得肥料的肥力得到提高。同时,施肥在白天较为适宜,避免阴雨天气对肥料的浓度和施肥区域造成影响。施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肥料触及叶片,造成叶片的烧伤。在园林的管理过程中,肥料的施用也要注意参观和美观的需要,经过充分腐熟后的肥料需要进行填埋处理,公园或者林园开放的时间,要避免一些异味肥料的施用。同样,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也可以将营养液直接注射到树干内部,以满足树干对营养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射营养液时,要注意对钻孔进行及时消毒。

3、杂草处理

在园林树木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土壤的整改和处理。使用中耕是有效疏松土壤表面板结的有效做法,其能够促进土壤的通透性,并且提高土壤的温度,使得肥料得以更为快速的分解。根据园林的参观游客较多和城市中人流量大的特点,土壤很容易僵化和板结。根据不同树木的树龄,其对土壤的松动程度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要结合施肥情况具体处理。同时,在植物生长较为旺盛的季节,要注意对及时其进行杂草的清除和整治,避免杂草等与树木进行营养的争抢,从而保证树木健康茁壮的成长。对于杂草的清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能够预防病虫害传播,杂草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成为病虫害传播和滋生的介质,使得病虫害大量发生。在处理杂草的过程中,要注意提早进行,并且清理彻底,避免杂草在经夏后,大量滋生情况。同时,在清除杂草的过程中,尽量使用人工进行拔除或者使用锄头和铲子等铲除,避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清理。

4、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进行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治理。由于园林管理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应避免大量使用农药或者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这就要求我们使用生物手段,合理引进病虫害的天敌,并且有意经营病虫害天敌的生长环境,从而有效对病虫害的数量进行控制。同时,在防治过程中,还要注意运用综合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运用物理手段,对病虫进行诱杀和清除。如必须使用药物进行防治的情况下,也需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浓度,避免药剂对病虫害天敌的危害,尽量减少农药防治的次数。

三、建立保护体系,促进生态园林发展

园林树木与农作物、乡村林木有着不少共同点和内在联系,但又有很大的差异。城市树木是园林病虫害的载体,而城市是人造的环境,与农业、林业的自然环境相比较起了质的变化。如气温偏高、相对湿度下降、土壤结构复杂;城市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污染城市的大气、水源及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模大,建筑密度大,阻碍大气的流通和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这样的环境必然会影响园林植物种群的分布和生长,相应的也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根据城市大环境的特点,利用植物群落内部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它们互相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繁衍,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控制灾害性病虫害的发生。建立生态健全、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即生態园林体系,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实现不用药或少用药的有效控制。当病虫害超出控制允许标准范围时,又要及时用药防治予以遏制。

小结:在园林树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观赏和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在养护和管理过程中与单纯的经济获利类树木有所不同。在养护过程中,注意根据其生长的特殊性质,调整林木生长的状态,从而使得林木能够在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健康的生存状态。对于园林水分和施肥情况也要根据不同的林木情况区别处理,建立水分供给设备,从而实现水分的及时供给。同时,还要通过中耕措施等避免土壤出现板结和僵化的情况,避免在病虫害的防治中使用农药制剂,导致其对参观园林的人员造成健康影响。

参考文献:

[1] 陆英权. 解析林业工程中林政资源管理的创新[C]// 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2015.

[2] 许新桥, 刘俊祥. 腐植酸营养制剂在树木移栽、养护上的应用[J]. 腐植酸, 2012(6):5-8.

[3] 刘华. 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6).

[4] 薛靖. 园林园艺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33).

[5] 刘剑平. 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中南林学院, 2004.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管理技术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国有林业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探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园林苗圃的建立及管理技术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