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立行

2017-04-11 08:44徐启建
教育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校外活动枷锁立春

立春,立行

2月3日23时34分,我们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坊间为此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因为这是120年来最早的立春,而且2017年还因此成了稀有的“双立春年”。春天总是让人有一种对生命力的满满的遐想,所以才有了这“双春年”的欣喜。

我们也有一种按捺不住的高兴,因为年前一个在教育圈里刷屏的“政策新闻”,即将在这个春天开始它的“脚步”。不做基层教育的人,可能无法理解那么多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学校开展“研学旅行”,为什么那么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他们不知道走偏了的“校园安全观念”已经成了一个多么沉重的枷锁,紧紧地套在学校头上、校长头上和教师头上。在这副枷锁之下,我们中小学校的校外活动一缩再缩,最后,在很多学校,连“春游”这样的传统都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奢侈品”。

这副枷锁锁住的不只是孩子们外出探索世界的脚步,更可怕的是锁住了他们感受世界的习惯和方式:他们在书里感受草原和大海,他们在纸上品读动物和植物,他们在狭小的空间里感受世界无奇不有、丰富多彩——我们实在难以想象这种“丰富多彩”到底能有多么丰富多彩,我们只是知道用三天时间描述苹果的特征,不如取来一个苹果让孩子拿着狠狠地咬上一口——“哇!苹果原来是这样的。”

不是学校不努力,实在是“无限责任”无人敢扛。由于缺少政策上的鼓励和认可,像“研学旅行”这样的校外活动一直是学校“风险大、收益小”的无关紧要的项目,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学生受伤,学校赔偿”之类的媒体报道,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不少学校尽量让孩子足不出户。

一直为这个“顽疾”揪心的我们,终于迎来了“破冰”的消息。那么多相关部委的背书,让我们的中小学终于可以直起腰杆做更符合教育规律的事,有人甚至喊出了“最美的教育在路上”的口号。我们在这期也准备了几十个版面的“研学旅行”专题,专门报道分享“研学旅行”全国试点地区和学校的经验。我们希望成为“研学旅行”最早的行动派。

我们这期的封面人物,小学数学界最权威的名师之一,吴正宪老师的“成功的秘诀”也正是当一个行动派。勤奋敬业,朴实无华,吴老师正是凭着一步步的认真劲、行动力,成了大家心目中无比崇敬的国内小学数学学科大家。

立春了,春天来了,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是否也行动起来?

猜你喜欢
校外活动枷锁立春
农事 立春
离过婚的人,要如何放下心中『枷锁』?
农事 立春
发挥校外活动场所作用 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都市青少年宫开展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
立春摆饰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青少年校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及开展对策
立春
素质教育下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功能
命运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