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雅琼:不改初心,在最美的年华

2017-04-12 15:23张宇昕
现代妇女 2017年3期
关键词:甘肃省甘肃音乐剧

张宇昕

【人物名片】

常雅琼:现任甘肃省歌剧院国家二级演员,甘肃省青联常委,中国流行音乐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地方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曾出演大型原创音乐剧《花儿与少年》女主角,两度获得CCTV青歌赛甘肃赛区流行唱法一等奖,多次参加央视“中华情”“唱响中国”“梦想中国”等晚会和节目。

她的微笑温柔大方,透着坚强和勇气的美丽。在她充满亲切气息的欢笑和夹杂着泪水的回忆中,我们走进了常雅琼的故事。

1

过年前的那段时间是她最忙的日子,街上洋溢着喜庆春节的氛围,而她却依旧奔波在各地的晚会和慰问演出中。省台春晚的录制刚结束,她又来到临夏州春晚的现场。她坦言早已习惯这种忙碌的状态,“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认真用心做好,把工作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会让你觉得快乐。”

常雅琼这种坦然豁达的心态,是在这些年的成长经历中慢慢沉淀下来的。几个月前的一场驾车意外,成为她这种人生观的彻底性转折点。在医院煎熬的两个月中,她躺在病床上不停地看书、学习、思考,渴望通过这种途径淡化病痛带来的痛苦和打击。

“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她问自己。

“还有什么比做好自己和珍惜当下更重要的呢?”来自内心的问答让她很满意,很踏实。

2

常雅琼是音乐表演专业出身,她的经历算得上顺风顺水。

2003年,在甘肃广播电视金曲大赛中,16岁的她获得流行唱法一等奖;2005年,入选非常6+1“梦想中国”全国总决赛;2007年,主演的音乐剧《歌剧魅影》获得甘肃戏剧展演大学组的表演一等奖暨甘肃戏剧最高奖红梅奖。同年,获得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甘肃赛区流行唱法的金奖,创造了在校生夺魁的纪录;2009年,进入甘肃省歌剧院工作,成为一名专业的歌剧演员。

“小时候父母想要我学习一技之长,于是弹琴成为课余的第一件事。自从学会了电子琴,听过的歌曲我都能弹出来。”常雅琼笑着说,“那时候跟着爸爸的一位同事学习弹琴,他每周都骑着车来我家上课,恨不得把知道的所有音乐知识都告诉我,那份热情和真诚让我铭记在心。”

她要强,也喜欢挑战自我,渴望通过努力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这股拼劲儿既来自从小的音乐缘分,也源于对自我的坚持和对专业的执著,让她下定决心在歌唱事业中打拼并有所收获。

中学的一次校园歌唱比赛冠军,这个看起来很小的荣誉却让第一次参加歌唱比赛的常雅琼一下子找到了信心。于是,她开始参加更大的比赛,对音乐的自信把握让她轻松收获很多奖项,也得到评委老师对她天赋上的肯定。于是,从西北师大音乐学院附中到西北师大音乐学院,常雅琼一步步走进专业的音乐环境,努力汲取着养分,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释放自己的能力。

在采访的两个小时中,每次提到音乐,她的眼睛里都闪烁着热忱的光芒。她是幸运的,因为职业与爱好的契合既能给她的人生带来无限动力,还让她可以得心应手地在乐此不疲的状态中调整自我。

3

2009年,一次宝贵的机会降临到她的身上。那时常雅琼刚来歌剧院工作,还是新人的她得到了甘肃省第一部原创音乐剧《花儿与少年》女主角的表演机会。“音乐剧是集歌唱、表演、舞蹈、台词等很多元素的舞台形式,两个小时的现场演出一气呵成,根本不是唱几首歌那么简单,不允许出现一丁点儿失误。”她说。

那一次的经历她记忆深刻。从排练到与其他演员之间的磨合,从歌曲演唱到整体表演,她都全心全意融入其中,“我饰演的‘梅朵是一位敢爱敢恨、纯真质朴的藏族姑娘,我需要将全部情感与‘梅朵融为一体,和我对戏的都是很成熟的演员,明星版女一号扮演者是著名歌手谭维维,这对我来说压力特别大。”常雅琼全力以赴,让努力和汗水填补自己相对稚嫩的舞台经验。最终,她用美妙的歌声和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演出大获成功。

凭借《花儿与少年》的出色表演,常雅琼获得2009年甘肃第二届戏剧展演表演一等奖、2010年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表演奖。2011年,《花儿与少年》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同年11月在文化部中国首届歌剧节中大放异彩,成为唯一一部入围的音乐剧,常雅琼也获得表演奖的荣誉。她带着“梅朵”和富有西北色彩的“花儿”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级和国际性的舞台。

初出茅庐的常雅琼开始被更多的人熟知,尽管按她现在的话来说“那时唱和演都欠缺的很多,表现空间还有很大”,但这都难掩她身上逐渐散发出的光芒。“感觉世界上还是有缘分存在的。”也许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多少年后,那个曾经躲在幕后偷偷羡慕舞台的小姑娘,如今也成为舞台中的一员。

那时候她才10岁,甘肃省歌剧团(现为甘肃省歌剧院)来到她父亲工作单位的俱乐部演出,她被熟人带到后台,幕布前那精彩美妙的表演让小小的她有一种追星的感觉,“特别巧的是,当天是我的生日,我害羞地请那些歌唱家们在同学送给我的新本子上签了名,如获至宝。我许下的愿望就是长大后也要成为和他们一样在舞台上放射光芒的人。没想到若干年后,当时给我签名的那些‘明星成为了我的领导和前辈,这不就是梦想成真了吗?”

4

“我做任何事情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能否符合自己的内心。”也是带着这份不忘初心的执拗,她始终希望将自己的人生与艺术结合,活得足够精彩。

2008年,她在西北师大举办了一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个人独唱音乐会,涵盖美声、音乐剧、流行三种唱法,“我很早就在筹备这个音乐会。师大培养、锻造了我,一定要在毕业之际给自己和老师、母校交一个漂亮满意的答卷,这是我大学期间的夙愿。”大学忙碌又充实的经历愈加锻炼了她各方面的实力,积极努力不放弃,这是她这么多年未对自己的要求,从未改变过。

“人生需要多种多样的经历,就会收获很多不经意的美好。我当过主持人、甚至误打误撞拿到环球国际小姐甘肃赛区的冠军,这都算是一种过往,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不要忘记内心所爱,尤其是那场意外后,我越来越坚信珍惜当下的意义。”

她车祸住院时,正值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身为临夏人的常雅琼心里有一份强烈的愿望,那就是用一首流行歌曲未表達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于是,尚未完全康复的她忍着后背打着六颗钢钉的病痛,开始为60周年庆打造歌曲。从写词、作曲、录音到后期制作,她都全程跟进,甚至全部自费完成。“要是没有家人和朋友的鼓励,这首歌就没有机会跟大家见面,他们给我了莫大的帮助和勇气,这更加促使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很长时间以来,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走好声乐演员这条路,现在她定下一个目标——“自我地走下去”。“以前唱别人的歌曲比较多,但现在我想做一些更有常雅琼风格的音乐,放进自己的感情、想法和希望,试着去突破自己。”

打造《临夏欢歌》的艰难日子里,那夹杂着身体苦痛的汗水和默默流下的眼泪给了常雅琼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磨炼。如今的她愈加从容淡然,正在慢慢将年少时的那份冲劲儿蜕变为一种内心的坚忍和强大。“不久前,我的好朋友转发了一个朋友圈给我看,视频里一位临夏小姑娘惟妙惟肖地唱着我的《临夏欢歌》,那种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感觉让我深受触动。”常雅琼感慨地说,“那一瞬间,我在小姑娘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很明亮,很动人。”其实,那是属于她音乐路上最温暖的回报。

今年她30岁,正是成熟绽放的最美年华,我们也期待,一个更加精彩的明日之星冉冉升起。

(责编 悬塔塔)

猜你喜欢
甘肃省甘肃音乐剧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致敬甘肃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席晓辉作品
第17站甘肃
East Side Story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Connect Three Generations
看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