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超高效液相快速测定法

2017-04-12 12:32王安波刘文锋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3期
关键词:定容黄曲霉乙腈

王安波 孙 思 杨 梅 汪 俭 刘文锋

(黔东南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贵州凯里 556000)

建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超高效液相快速测定法

王安波 孙 思 杨 梅 汪 俭 刘文锋*

(黔东南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贵州凯里 556000)

基于GB 5413.37-2010优化建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方法,在GB 5413.37-2010第二法基础上,以样品直接离心除杂,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经25%乙腈-水溶液洗脱定容,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采用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M1的线性范围为0.5~16.0μg/L,R2=0.9997,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g/L,样品中的回收率在77.7%~88.6%,RSD≤5%。该方法能对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较高,操作快速、简便,结果满意。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黄曲霉毒素M1牛奶

1 前言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产生,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衍生物[1]。黄曲霉毒素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2]。

根据《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我国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最高限量值为0.5 µg/kg[3]。常用检测方法有免疫亲和法、层析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层析液-质联用法、免疫亲和层析荧光分光度法、双流向酶联免疫法等[4]。本研究在GB 5413.37-2010第二法(免疫亲和层析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采用直接离心除杂,免疫亲和柱净化后流动相洗脱定容,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建立了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测定方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样品:牛奶样品购于当地奶牛养殖场。

2.1.2 药品与试剂:黄曲霉毒素M1(AFM1),标准品含量10µg/ml,Pribolab;黄曲霉毒素M1免疫亲和柱(VICAM AflaTest WB);Φ11cm中速定性滤纸(新星,中性);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

2.1.3 仪器与设备:ACQUITY UPLC H-Class 超高效液相色谱,waters公司;荧光检测器ACQUITY FLR(带13 µl大体积流通池),waters公司;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um),waters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声彦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固相萃取装置,杭州赛析科技有限公司。

2.2 标准品储备液和工作液配制

标准品储备液:精密移取黄曲霉毒素M1(10µg/ml)1.00 ml置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得黄曲霉毒素M1标准储备液(1µg/ml)。

标准品工作液: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M1标准储备液(1µg/ ml)1 ml置1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标准工作液(100µg/L)。

2.3 样品提取与净化

将样品放置至室温(23±3 ℃)下称量30 mL试样,置于聚丙烯离心管中,10000 r/min下离心10 min。上清液经中性滤纸过滤收集至少10 ml滤液为备用液。将黄曲霉免疫亲和柱安装于固相萃取装置上,精密量取10.0 ml备用液自然过柱,用2 ml水洗,真空抽干。用2 ml乙腈(25%)-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过0.22µm有机相微孔滤膜后上机分析。

2.4 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 1.7µ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等度洗脱,流速0.20 ml/min;进样量2µl,保留时间3.90±0.15min,运行时间12 min;荧光检测器-大体积流通池;激发波长365 nm、发射波长429 nm。根据仪器特性及实际情况,优化了流速及进样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标准曲线绘制

将2.2中标准工作液精密量取相应体积,用流动相乙腈(25%)-水溶液定容至2 ml,配成浓度为0.5、1.0、2.0、4.0、8.0、16.0 µg/L的系列标准溶液,涡旋混匀,过0.22 µm滤膜,供液相色谱分析。按照外标法计算得到曲线方程,Y=112919X-12833,R2=0.9997。结果如图1所示,黄曲霉毒素M1浓度在0.5~16.0 µg/L之间呈线性关系,满足含量测定要求。

图1 黄曲霉毒素M1标准曲线

3.2 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

采用标准添加法,取牛奶空白样品基质30.0 ml各3份,分别添加3个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M1标准品,按照2.3项下的方法进行操作,用外标法做添加回收试验.

牛奶空白基质样品在0.1、0.5、2.0 µg/L 3个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M1进行添加回收加标试验,回收率在77.7%~88.6%之间,RSD≤5%。参考《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附录F,本方法允许回收率范围为60%~120%、相对标准偏差≤30%,说明该方法对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均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3 检出限

根据黄曲霉毒素M1限量要求,对本方法条件进行低浓度试验,当标准品浓度为0.1µg/L时,如图2A所示,信噪比S/N>3,表明黄曲霉毒素M1的检出限为0.1µg/L;对牛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当添加浓度为0.1µg/L时,试验结果如图2B所示,其信噪比S/ N>10,可以确定该方法的最低定量限为0.1µg/L,满足乳及乳制品限量0.5µg/L要求。

图2 0.1μg/kg黄曲霉M1液相色谱图

3.4 样品测定

对所抽的100份牛奶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M1含量检测,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

4 讨论

4.1 前处理方法优化

在配制黄曲霉毒素M1储备液时,GB 5413.37第二法中采用三氯甲烷进行稀释。因考虑到三氯甲烷毒性极高且采购不便,本方法直接选择购买液体标准品,乙腈进行稀释定容,效果良好。

GB 5413.37第二法中采用50 ml滤液过柱,经10 ml水洗后用4 ml乙腈洗脱并氮吹至50~500µl,用水10倍定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氮吹后剩余量难以精确计量,因此造成实验误差较大,且操作烦琐。本方法采用10 ml滤液过柱,2 ml水洗真空抽干,直接用乙腈(25%)-水溶液洗脱定容,操作简便且利于控制。

4.2 上机检测条件优化

本试验回收率的关键在于黄曲霉免疫亲和柱,因此在每批次试验之前都要进行柱效验证。本试验过程中对比了三种黄曲霉免疫亲和柱,其中两种免疫亲和柱柱效仅为61%~68%,难以满足定量检测要求。而本试验选用的Waters公司黄曲霉免疫亲和柱经多次试验,柱效均在90%以上,RSD≤5%,效果良好。

5 结论

本试验是基于GB 5413.37第二法,以样品直接离心除杂通过免疫亲和柱净化,经25%乙腈-水溶液洗脱定容,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采用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对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较高,操作快速、简便,结果满意。

[1] El Khoury A, Atoui A, Yaghi J. Analysis of aflatoxin M1 in milk and yogurt and AFM1 reduction by lactic bacteria used in Lebanese industry [J]. FoodControl,2011,22(10):1695-1699.

[2] Ren Y P, Zhang Y, Shao S L,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ulti component mycotoxin contaminants in foods and feeds by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7, 1143(1-2): 48-64.

[3] GB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1-2011.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Limit level of mycotoxins in food (in Chinese).

[4] GB 5413.3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 GB 5413.37-2010.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M1 in milk and milk products.

王安波(1991-),男,助理兽医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刘文锋(1969-),男,农业推广研究员,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猜你喜欢
定容黄曲霉乙腈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羟基乙腈的分离提浓方法研究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四种市售色谱级乙腈的质量比较
全自动石墨消解仪中自动定容的分析与研究
植物体可溶性糖测定方法的优化
刍议智能电网建设中分布式电源的规划
7-ACT缩合反应中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代替液体三氟化硼乙腈的可行性分析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LC—MS/MS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