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改革与探索

2017-04-13 18:10景瑞琴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校

景瑞琴

摘 要:“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是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建设课程,属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和物流管理(中澳合作)专业的专业课和必修课。课程组从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建设与改革探索,为将来进一步申请上海市精品课程奠定了基础。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证了“国际商务环境分析”重点课程建设与改革,最后介绍了国际商务文化环境的教学实例。

关键词: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改革;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33-03

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建设课程项目是上海市教委保证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重点课程的建设,教学负责人可以系统地进行课程改革,教学单位可以有效监督课程的建设进程,并确保课程设置与建设与时俱进;同时,重点课程的建设也为进一步建设上海市级精品课程,进而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夯实了前期基础。“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是2015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建设课程,属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中澳合作,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办学)专业和物流管理(中澳合作)专业的专业课、必修课,也是澳方的替代课程(即澳方学校和中方学校在教学计划中都开设的课程,这样就以中方课程代替澳方课程)。因此,重点建设“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建设现状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是基于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及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愈发频繁的背景下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本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商务的相关理论,同时还要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国际商务活动,了解全球及国别贸易与投资的政策变化及国际商务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说“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时效性也很强。这就要求课程团队把握国际商务前沿理论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课堂讲授内容,筛选最新案例。例如,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引起的国际商务模式、国际贸易对象等的变化,国际商务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些都需要在课堂讲授中及时体现。基于这个理念,教学团队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案。

1.课程目标:通过“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的学习,学生领会国际商务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的分析框架,并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具体分析国际商务环境对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2.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研究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面临的全球商务环境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商务环境的基本背景,各国商务环境比较,国际商务运行体制,世界金融环境,国际商务管理功能等。

3.参考教材:约翰 ·D.丹尼尔斯等《国际商务环境与运作》,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9月,第13版;John Daniels,Lee Radebaugh,Daniel Sullivan(2013)International Business:Global Edition,B/E,Pearson Higher Education。

4.授课方式:主要采取有重点的课堂讲授、小组案例分析、课堂展示及企业导师讲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组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提倡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籍、文章及资料,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核方式: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开卷)(50%)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课堂参与、小组案例课堂展示和书面报告等组成; 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采用开卷考試形式。具体题型包括不定项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或论述等。

6.作业要求:(1)本课程对理论和实践性的要求都比较高,但由于课时有限,对学生课余的学习要求较高。学生在上课前必须预习教材的相应章节以及相关资料,同时还要进行课后复习,并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学好本课程,除了关注课本知识,学生还要求关注财经新闻,阅读相关文献。

(2)为了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案例分析,并进行课堂展示。每个小组在做完课堂展示之后还要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并说明小组每位成员的贡献。课堂展示与分析报告的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改革策略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并于2015年得到了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在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团队进行了以下建设与改革探索。

1.修订教学计划。“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在2013年以前面向国际商务(中澳合作)专业和物流管理(中澳合作)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开设。教学团队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该课程与两个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有很多重复的内容,由于课程学分的原因,教学内容难以深化,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于是,综合考虑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国际商务环境分析”于2013年调整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并相应调整了教学模式及内容。经过三年的教学试验,教学团队欣喜地看到教学效果明显得到了改善,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将“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调整到一年级后,学生早期接触到专业课程,初步了解了专业课程学习的方法,对其高年级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也有很大帮助。

2.改革教学模式。“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然而课程调整到了一年级,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及课外的学习中,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通过问卷及课程调研,教学团队大胆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即由原来的教师“满堂灌”的讲授模式改革为“教师讲授+小组案例分析+课堂展示”。每学期开学第一次课介绍课程框架及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小组阅读任务。从第二次课开始,课堂安排按照第一节课教师讲授重要知识点,第二节课一个小组进行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内容一般是上一章的相关案例分析。案例展示建议多种形式,例如:视频、采访或者表演等,内容上要求先介绍案例相关背景,然后分析案例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模式探索下来,教学团队感到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加强团队合作的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课程学分较少,课时紧张,加之班级容量较大(达90—95人),在展示的过程中非展示同学参与程度会受到一定限制。这个问题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3.健全考核方式。一般来说,专业及必修课程通常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也往往采用闭卷的形式。由于“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的课程属性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平时作业按照小组案例分析和课堂展示的形式,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课程组大胆尝试期末开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国际商务环境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鼓励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督促学生关注国际商务最新发展动态。这种考核方式实施以来,受到教学团队和授课对象的欢迎,考核结果严格服从正态分布,有效地检验了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在题型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设立之初只有一名任课教师,教学团队力量薄弱。通过近三年的建设,教学团队目前有四名专职教师,其中三名教师已担任课程的全程教学。教学团队师资力量明显加强。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人顺利晋升教授,其余三人皆为副教授职称,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从学历来看,团队成员中有两名博士、两名硕士。团队成员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获得过多项校级及以上的教学成果奖励。在以后的建设期,争取引进两名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团队梯度将更加合理。同时,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开展教学调研,撰写教学论文,编写教学案例,完成习题库和案例库的建设。如果条件成熟,教学团队将组织编写一本“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相关教材。

5.开展教材建设探索。教材建设是重点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教材。课程开设之初,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教材,最后选定约翰·D.丹尼尔斯等著的《国际商务环境与运作》作为参考教材。这本教材在很多国家畅销,每章都有一个启发性案例,覆盖了该章的主要话题,可以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该章的主要话题;每章结尾也都有一个详细的案例,涵盖了该章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并设有思考题,便于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另外,每一章还会设立辩论的话题,引入正反两个观点,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每章“展望未来”部分提供了一个未来的场景,促使读者去思考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综合考虑之后,教学团队选用了这本书作为参考教材。在使用了几轮之后,发现,这本教材优势明显,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相关内容,同时案例分析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但是,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课程只有两个学分,而本书有20个章节,前十章属于环境分析部分,后十章属于商务运营,教师不可能讲授全部内容,而其运营部分和其他课程的重复率也较高。另外,本书的环境分析部分也仅仅是从全球的角度概括地探讨国际商务活动中可能会遇到的环境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教学团队在酝酿编写一本“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教材,教材设想是前四章介绍国际商务环境通用的“PEST”分析方法,即重点介绍“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并补充法律环境、自然环境、金融环境等。后面章节则按照国别环境分析的思路进行安排,即选取各大洲典型国家进行商务环境的具体分析。目前,教材的编写正在讨论与探索中。

6.开发课程网站。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开发。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教学团队还实施了课程网站的开发与建设。课程网站的建设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的完善、课程资料的整理与上传、测试与讨论区的建设、习题库和案例库的开发等,同时还要提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及推荐浏览的网站等。通过课程网站的建设与开发,“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资料将得到及时更新;测试与讨论区的建设与监督也将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真正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互补,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教学实例

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必然要面临不同国家的商务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金融、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环境。其中文化环境对企业开展跨国商务活动的影响很大,但由于“冰山理论”的存在,人们往往只会关注到文化表面的趋同,而忽略文化深层次的趋异。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跨文化意识,就无法认识到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就很容易发生文化冲突,进而影响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对于多数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如果可以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展开讨论,学生对国际商务环境的影响就会有一个感性認识。文化环境无疑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课程设计时,教学团队决定在“全球化与国际商务”背景介绍之后,首先讨论文化环境对国际商务的影响。课堂讲授时先以麦当劳在印度由于使用牛油引起的文化冲突作为开场白,启发学生们思考文化环境对企业商务活动的影响,并由此引出文化环境的相关概念。要了解文化环境,首先要清楚“文化”的概念。而对文化的界定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介绍19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对文化的定义,再通过举例设问方式引出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理论。这样学生们对文化的概念及理论就会有一个框架性的认知。然后教师再适时地提出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冲击、逆向文化冲击等相关概念,并提出国际商务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文化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

通过案例讨论的形式更能加强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因此这一章较多地使用了案例分析。文化环境对国际商务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但是芭比娃娃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玩具,选用芭比娃娃的案例无疑会引起他们的听课兴趣,调动大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于是在介绍完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课程组精心选择了芭比娃娃在中东开拓市场时由于跨文化意识的缺乏而遇到的文化冲突。通过该案例分析的启发与引导,学生们理解了引起文化冲突的原因,即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具体表现在芭比娃娃的例子中即没有充分意识到美国与中东国家由于风俗习惯、宗教、民族文化等的不同而引起的冲突。案例分析结束,再提出如何解决或者减少商务活动中可能会面临的文化冲突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引出“民族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全球中心主义”等概念。这堂课的知识讲授就结束了。课下作业由小组学生分析章末案例,即“美国水电设备公司在乌干达”,教师建议小组以多种形式进行案例展示,但这一章的案例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效果最好,不仅能提高小组全体学生的参与度,还能调动班级其他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案例思考题,并展开讨论。这样,本章通过概念及相关理论的讲解,使学生们熟悉文化环境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展示的形式融会贯通。

本科重点课程的建设是上海市教委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自立项之后在教学计划的改革,教材选用的权衡,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模式的多维探索,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建设与改革探索,教学效果良好,为将来进一步申请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当然,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仍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芳.《国际贸易实务》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J].知识经

济,2016,(5).

[2]陆继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改革探索与实践[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0).

[3]孙桂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4]蒋和平.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学术论坛,2014,5.

[5]乔海曙,冯伟珈.《货币金融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探

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1).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高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