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学生数学“懂而不会”的成因

2017-04-13 04:22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2014级部251700杨元勋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教学活动解题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2014级部(251700) 杨元勋 ●

分析高中学生数学“懂而不会”的成因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2014级部(251700) 杨元勋 ●

平时学习中,懂而不会的状况经常看到和听到,上课时感觉教师讲解的内容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也能清晰地了解解题思路,更能听懂解题思路,但是独立解题时问题就凸显出来,没有思路就不能完成答题.作为高中学生,感觉很困惑,一直思考原因想要提升自己的数学数学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学生角度探寻高中数学学习中出现“懂而不会”的缘由,并探寻出现问题的原因,让学生从懂而不会的局面中走出.

高中学生;数学;懂而不会

现在部分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会出现“懂而不会”的状况,这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现象.其中对“会”的衡量标准能详细地划分为以下三方面,会说、会认和会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却很难做到三会.这“三会”究其真正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考虑,考虑的难点不但有教师的问题,更有学生的问题.

一、学而不会的原因

第一,学生们长期以来对学习的认识很模糊,特别是在教学的方法上面,多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听取为主,教师将学生的教学步骤和思路都讲出来,学生们这里所谓的“听懂”,只是听懂教师的具体讲解方法,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进程中,会混淆听懂和看懂这两方面内容,导致我们高中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不能独立地解决题目内容,只能进行模糊认识,很多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也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学习上,能做到看数学题但不是解答数学题,让感性的文科学习方法运用到理科学习中,这种认识方面的错误极易引发“懂而不会”的情况.

第二,教师习惯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也是造成学生们“懂而不会”的另外一个因素.部分教师上课期间备课充分,在课堂上能够滔滔不绝地进行演讲,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却不能吸引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导致教师讲的很热乎,但是学生学得很“懵懂”.这类包办式的学习模式,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思维,导致学生们一切都依赖于教师,不自己动脑思考,学生们的主体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学生们只能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中.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也会引发学生们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

二、如何避免数学教学中懂而不会的状况出现

1.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开展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们的学融为一体,我们高中学生要时刻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者,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这样能引发学生们的数学思维,鼓励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推理,教学活动开设时,需要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何谓“数学”,然后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们真正实践数学思维活动.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新课程标准已经开始逐步获得教育界认可.受到现有课程标准的影响,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也需不断地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其中最典型的教育思想是构建主义思想.所谓的构建主义思想,是将我们高中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并让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学生开展.但在开展构建主义教学活动时,不应完全否认教师的课堂教学客体地位.构建主义思想的应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故而,高中数学教学进程中,学生应该自己思考,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应了解哪些学习内容,然后研究上述问题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遭遇的问题.如:学习“复数的四则运算”时,高中学生课前预习该项学习内容,并熟悉课本中每一项知识内容和要点,提出困惑的部分.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交流,集中理解知识内容后,适当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状况.

2.站在系统的高度上接受知识

站在系统的高度上接受知识,就要在在知识学习中正确地看待教师教和学之间的联系,并探寻新旧知识间存有的联系,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中通过树木看见森林,通过森林看见大树,教与学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有着积极的影响,也让学生能积极地认识事物,了解思想品质,避免学习中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

3.平时练习中的注意要点

我们平时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要点:第一,注意一题多解,从而配合自我发展性思维,并在解题中寻找最佳解决途径;第二,重视错解的题目,然后从错题中找到新的思路,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准确切入点;第三,做好正面和反面思维,体现出问题的变通和灵活;第四,大胆地进行猜想,通过假设或者想象的方法,做好创新.

解题中做到“懂而且会”是比较现实的解题目标,但是这不是解题的终极目标,其实解题过程中不但要创新现有思维模式,更应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发展能力,若无创造能力就不会有发展能力.

[1]林周贵.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J].南平师专学报,2009(03):11-12

[2]谈恩国.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J].德州学院学报,2012(05):13-14

[3]林贞明.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困难分析及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04):20-21

G632

B

1008-0333(2017)06-0021-01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教学活动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用“同样多”解题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解题勿忘我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