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趋势、问题及深圳对策

2017-04-13 10:48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宋 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29)

粤港澳大湾区:趋势、问题及深圳对策

宋 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29)

2017年5月12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宋丁出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第9届校庆学术活动月开幕式,并作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趋势、问题和深圳对策”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宋丁研究员从中央为何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九大发展趋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深圳应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策略等四个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进行了精彩阐述.

1 中央为何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1.1 中国经济遭遇瓶颈,急需寻求创新型模式

目前,中国经济到了一个瓶颈点,国家急需寻求创新型发展模式.这个瓶颈点就是“中等收入陷阱”.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从国际分工体系角度来看,可概括为“高不成,低不就”: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不足,高端产业无法与发达经济体竞争,即“高不成”;另一方面,随着各类成本上升,低端产业被更具竞争力的其它经济体争夺过去,即所谓“低不就”,这样的一个国家,他的经济增长就很容易长期处于停滞期.这个瓶颈点的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非常高.就以深圳为例,目前深圳房子均价非常高,这直接导致企业各方面的运营成本非常高.但目前相对乐观的是,深圳的经济发展动能非常强劲,有大量的人力、资本不断涌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深圳经济在高成本运营情况下的高速发展.

但如果在二三四线城市,没有科技创新,完全靠传统产业支撑,就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主要表现为产业创新上不去,企业运营成本又比较高,随之企业和政府就会负债累累.当年巴西等南美一些国家就陷入此“经济陷阱”.为了维持本国经济发展,这些南美国家不得不向美国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量借债,最终导致本国产业发展受到这些债权国及债权组织的制约.

显然中国不能在经济上受到其他国家制约,那我们该怎么办?目前有这样一个发展现状,去年9月份全国信贷规模的90%流入房地产市场,这就产生了“脱实向虚”,这是很可怕的现象.如果我国经济继续这样持续发展,大量的企业主或个人投资者将会把资金投入到房市这一虚拟经济中.因此,中国现在必须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控制运营成本”和“走科技创新之路”可能会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突破口.如果不做成本控制和科技创新,中国就没有希望.因此,国家大力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就是在按照控制成本与科技创新的思路在试验.相对来讲,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前沿,因此,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也将有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新模式提供宝贵的改革经验.如果能将成本控制和科技创新做好,我们便能有效解决“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原因之一.

1.2 全球化遭遇欧美重大阻力,中国需要创新国际化平台应对

目前,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国也在长期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但全球化正在遭遇强大的、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深度负面影响中.特朗普上台后,做了逆全球化的动作,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美国的经济地位,用更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来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因此中国急需孵化全新的、能够引领、带动中国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并能够在全球化发展中代表中国在国际上起到重大引领作用的、新型的核心区域经济发动机,粤港澳大湾区正是这样的地带.

1.3 国际经济领域的高端产业及服务中心多以湾区形式存在

国际经济领域的高端产业和服务业中心多以湾区企业主宰.为什么中央要搞这个大湾区,因为到了今天这个时候,我们要站在更高视野上去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人均GDP300多美元.我 1991年到深圳的时候,深圳经济总量 200亿人民币,到今年年底达2万亿,从200亿到2万亿,26年增长100倍,速度非常快.再着眼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响当当的.另外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引领国家经济的就是湾区.现在排在最前面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现在可以叫做第四大湾区.这个第四湾是比较客观的.按照我们现在发展速度,应该说不用太久,比如2020年或2025年,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第一湾.

1.4 香港近年来经济滑落明显

近年来香港经济滑落明显,经济年均增长零点几个点.1997年香港回归时,一个金融危机就把香港经济打的风飘雨散.为什么?因为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它的实体经济,加工制造所占比重将近30%.但是到1997年回归的时候,它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只占 5%~7%.1997年时,虽然它的经济发展还是欣欣向荣的,但股票市场火爆,房价暴涨,导致虚拟经济太过强大了,尤其像香港这种弹丸之地,又是自由港,一旦国际大鳄稍稍冲击,它的经济就风雨飘摇.目前香港的产业结构还是很脆弱的.主要包括金融、房地产、港口物流,再加一点旅游,就是香港基本的产业架构.

因此,现在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就是要拉动香港一起发展,提高香港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帮助深圳等城市学习香港在国际贸易、法制意识、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发展经验.

1.5 珠江口湾区新四桥给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知道珠江口如果发展湾区经济,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深圳和珠江对岸的城市缺乏互动.以前深圳与广州、珠海之间只有一个虎门大桥,并且经常交通大堵塞,连司机都不愿意从这里走.但现在有了新建的港珠澳大桥,加上深中通道、虎门二桥以及深茂公铁两用桥,整个湾区在交通上就是完全一体化了.所以说由于这样一个重要的交通架构的产生,让我们看到了大湾区城市融合的现实基础.

1.6 粤港澳需通过大融合寻求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粤港澳三地能够通过融合互动,从而寻求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效率,释放更强的功能.如果粤港澳有效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就能增长起来.

1.7 深圳在发展湾区经济以及实施大湾区融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近几年,深圳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已经铺垫了非常好的概念基础,在马兴瑞书记,许勤市长执政深圳的时候,已经提出了湾区经济概念.深圳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里最先提出湾区经济的城市,这是因为看到了湾区经济发展的潜力.目前,深圳260公里长的海岸线都做了全面战略规划,特别是西部海岸,从前海开始,然后到宝中地区,再到宝安国际机场,空港地区,再往北到沙井.在衔接东莞这个片区,我们将建设世界第一大的会展中心,这个会展中心就像一个经济发动机,它对整个商务产业链、贸易、物流,包括旅游,都是极大的刺激.一旦它建立以后,它将把整个前海的优势持续延续向北,衔接东莞,而东莞再往西就是南沙自贸区.东莞现在也在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他们新规划的滨海新区就挨着沙井这个会展中心,同时也挨着南沙自贸区.将来在这三个区域联合形成的结点上,又是一个可以媲美前海的节点.在深圳起步之后,周边的其他城市也都跟着起来了,所以说深圳已经为湾区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贡献了丰富的经验.

2 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九大趋势

2.1 中央将投放特别政策推动建设全球顶级湾区经济带

国家此次明确且率先提出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总体规划,是有着深刻的国家战略考量的,规划本身就构成特别性的国家政策.香港作为现成的国际化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其在大湾区内甚至国内的价值和作用远没有发挥到位,急需通过大湾区融合释放香港的巨大潜力,但香港毕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国家利用大湾区融合能够最大限度释放香港深层能量,但选择香港直接担纲大湾区融合的单一主角显然不现实.毗邻的深圳以及大湾区其它城市已经具备了与港澳实施大融合的条件,此时实施大湾区规划是水到渠成.大湾区大融合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就像当年建设经济特区一样,中央政府也会将优惠政策及大量资金投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一系列有关金融、贸易、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会落地.

2.2 探索粤港澳全新共生共荣模式

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0年,澳门也有18年了.随着内地经济的迅猛发展,港澳回归前的优势已经明显减弱,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弱势反而凸显出来.这个过程太快,香港有点不适应,所以近年来出现一些政治动荡,影响了香港的稳定.事实上,香港必须正视一个现实,继续按照一线封闭式的独享模式发展已经不可能了,过去20年香港得益于与内地的转口贸易、产业转移、大规模投资等,未来则需要大幅度开放经济,特别是发挥香港的深层优势,例如国际市场、法律体制、管理运作、金融产能等,而改变的最佳路径首先是与大湾区内的深圳以及其它城市实施全方位的、无人为障碍的大融合,在大融合中探求香港全新的共生共荣模式,这一点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做好这一步,香港才能解决目前的发展困境,才能更大力度向全国渗透香港深层优势.

2.3 粤港澳大湾区将凸显环珠江口岸带的地位和价值

大家已经注意到,国家层面第一次认定以“湾区”概念而不是以往的“三角洲”概念来编制规划.显然,这不是文字游戏,从全球经济格局看,湾区往往是经济成长的优良空间,特别是一些大型海湾区,成长为世界经济的支点.中国的一些重要湾区,例如环珠江入海口湾区、环长江入海口湾区、环渤海湾区,目前的湾区经济和湾区融合程度都与国际大型湾区有不小的差距,的确需要进行湾区经济的大融合.显然,此次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将凸显环珠江口岸带的地位和价值,这个口岸带是有一定纵深度约束的.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个东岸沿线是发展速度很快的,从香港一直到深圳,到前海,再到东莞,到南沙,这一线已经发展的很好了.但是西岸发展就暂时弱一点,从顺德到整个中山,再往下走一直到珠海、澳门,这个西线速度相比东线发展慢一点.那西线该怎么发展?目前来看,可以通过湾区内几座大桥的交通连接作用,形成西线城市之间的有效互动系统,再加上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惠政策,将会刺激西线城市的发展提速,形成一个真正平衡发展的口岸带.

2.4 深港共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央国际都会区

现在粤港澳大湾区里面有三大都市,香港、深圳、广州.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里面,究竟将来谁扮演主导角色,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深圳.深圳和香港毗邻,随着深圳经济的一路高歌,两地经济的落差在日益减弱,深圳不但在发展速度方面大幅领先香港,甚至在产业结构、高科技等领域已经远超香港.2016年,深圳GDP1.93万亿,同比增长9%,而同期香港GDP为2.34万亿,同比增长1.5%.但是从传统的格局来讲,又不应该是深圳.因此,真正构建一个以粤港澳大湾区定位的这样一个中央国际都会区,应该由深港共同联手构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2.5 大前海将以东方曼哈顿定位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

如果将深港大都会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它还有一个最核心的部分——脑干,那这部分在哪里?在深圳的前海.目前大家都知道香港有一个中环,那是香港经济最核心,经济产出最高,楼宇经济最强,总部经济最旺的地方.虽然中环的人口可能比铜锣湾,尖沙咀少一点,但中环一个商务区所带来的经济产出价值可能顶铜锣湾十个商业区的价值.这就是总部经济效益.深圳为什么现在要做全中国强有力的商务中心城市,也是这个道理.目前很多大公司的总部都搬到了深圳,汇丰都打算将它的区域性总部放在前海.还有如恒大房地产总部,也从广州搬到了深圳.所以说,东方曼哈顿就是在前海,30多年来,深圳最伟大的不是华为、中兴这种企业本身,而是形成了一种机制,一个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温床.有了一个市场化的温床,便可以孕育出更多的像华为、中兴这样的新企业.中国这个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有一个地方市场培育的功能、机制是最强大的,就是深圳.将前海打造成东方曼哈顿是深圳需要花大力气做的事情,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央国际都会区里的核心地带.

2.6 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以东岸中轴为主轴线的三轴架构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以东岸中轴为主轴线的三轴架构,这也是我个人的观点.什么叫三轴架构,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是以轴为概念,中轴或者主轴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三角的东岸,四个城市组成的东岸,包括香港、深圳、东莞、广州.这条主轴线集中了大湾区最重要的城市、金融、物流、科技、信息、文化等经济发展要素,它的经济总量占据湾区经济总量的70%~80%.显然,东岸纵向四市将形成大湾区的中轴及主轴.它的西岸有六个城市,包括澳门、珠海、中山、江门、佛山、肇庆,这个片区的经济总量可能只有中轴片区经济总量的1/4到1/5.这6个城市就是大湾区的西轴.如果认定香港、深圳、东莞、广州是中轴的话,目前东轴只有一个惠州,所以目前东轴要强化.我们看到深圳已经先期启动了东进战略,东进战略就是由原来的深莞惠扩充到汕尾、河源,这样惠州加上汕尾、河源,就构成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东轴.东轴这一块来讲,它的经济总量应该说在三个轴里面是最弱的一个,但是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中轴压阵,三轴互动,大湾区将呈现整体良性发展的格局.我认为目前这种是合理的湾区经济发展空间.

2.7 深圳将以产业创新驱动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动机

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内,近年来深圳的发展最引人注目.作为国家设定的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深圳一直在改革和发展上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深圳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即将超越广州和香港,更重要的是,深圳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全面升级,明显领先于香港以及国内其他重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营造了国内最优良的市场环境,坚持走城市创新发展的道路,培育出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大疆科技、华大基因、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一大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这就是深圳多年来一直占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榜首的内在原因.这足以表明,未来的大湾区融合,深圳无可避免地将成为以产业创新驱动的、引领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城市以及中国新经济发动机,将联合香港、广州两大中心城市,为大湾区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轴心区做出重大贡献.

2.8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因人口、资金持续多年净流入将成为中国最活跃经济区

看一个地方的经济,其实不一定去看GDP,但可以看两个指标.第一个就是看人口净流入.这些年来,深圳的人口流动是最强的,2015年常住人口净增60万,2016年53万.另外一个指标看资金,深圳在2016年初的本外币存款总额突破6万亿大关,成为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大金融中心.深圳一直是中国人口、货币增长最强的地方.按照目前的人口、资金动向,未来若干年内,大湾区必将持续保持人口和资金的净流入状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区以及最强有力的经济引领区.

2.9 粤港澳大湾区将对泛珠区、南海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过去讲9+2泛珠三角区域.但是过去9+2城市圈不太活跃.如果粤港澳大湾区整合下来,将会对泛珠江三角洲的影响很大.另外粤港澳大湾区濒临中国南海,而南海地区对于中国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和全球化战略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国家使命.处理好南海目前存在的国际争端,保持南海的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头羊作用.相信大湾区规划将对此有深刻阐述,大湾区也将全力以赴做好与南海发展全面对接的充分准备.

我上面说到的九个点,能够让我们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希望所在.尤其是深圳这个地方,真的有非常多的抓手和机会,希望能够抓紧.

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还是要讲一些不好听的.我们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中还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困境和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3.1 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化发展是历史传承,区域规划至今没有成功证明

讲粤港澳大湾区,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中央出手直接抓湾区规划,第一份规划只用了四个月就出蓝图了.但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它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市场力量比较强大,依靠市场发展才是大湾区地带经济历史主脉的真实传承,而由政府实施区域规划来统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坦率讲,至今我还没有看到很成功的、可以证明规划直接效果的案例,尤其是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之间作统一规划,从来没有过.

3.2 香港是高度国际化、自治化的自由港,国家强力整合难度极大

这次中央政府将香港纳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计划中,但如果香港不能顺利落实规划怎么办?香港很多的东西不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在内地,书记、市长一句话就做了,但不能以为香港行政长官一签字就行了,没有这种可能性.它一定要经过香港的立法会,讨论批准才能够执行.你规划拿到以后,到香港它立法会不批怎么办.如果香港的反体制派议员们在立法会上闹事,不批准,按照通过的比例没有达到,未通过,在香港就有问题了.这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目前,一国两制是一个现实.

3.3 穗、深、港三强并立,无旗舰不行,指定旗舰不行,竞争将长期化

目前穗深港三强并列,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讲,没有具有领头羊作用的旗舰城市不行,但是由中央指定旗舰城市也不一定能行.过去广东搞的珠三角规划纲要难以成功,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广东事实上指定广州做旗舰,那深圳事实上很难认同.你让谁来做旗舰,你不能指定.如果不指定,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竞争长期化.

3.4 大湾区规划的事实主角是粤港两家,深圳的角色十分微妙

如果粤港两地在规划中间仍然将延续原有的主导思维,最难的是深圳.因为粤港澳里面没有深圳,粤是一个省,深圳是粤的一部分.那么在这个格局之下,可能在中央主导下由香港和广东来操作,按目前的形式,广东首先肯定要维护的是广州的利益,我并没有什么倾向说一定要怎么样,我说的是根据以往广东省的动作会出现的可能性.因此,最后的结果是广州、香港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这件事上,深圳能够主动操作的空间可能不大.

3.5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套路陈旧,难以凸显东岸主轴核心价值,东轴被严重忽略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看,大湾区规划展示的空间还是珠江三角洲规划所指九市加上港澳,这是非常传统的空间套路,难以凸显东岸主轴的核心价值,更缺乏对东轴的关照,这也是一个明显问题.应该真实、认真对待东轴的薄弱问题,中轴以东不能仅有一个惠州,不能仅仅由惠州构成东轴,应该在深圳东进战略的基础上,考虑把汕尾和河源邻近大湾区的部分片区列入大湾区,这才是合理布局的大湾区.

3.6 粤港澳大湾区土地、物业及人工成本高企,对创新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世界上任何一个先进国家,先进地区,先进城市,主要是靠科技创新.如果创新做不到,就没有办法证明你的存在价值.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应该说有些地方的科技基础还是很落后的,例如京津冀、长三角,甚至武汉地区,在大学分布、科研创新这方面,应该说至少不弱,甚至比粤港澳大湾区更强.另外,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处在全国的房价最高片区,整体土地物业及人工成本高企,对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应该是一个负面影响.

3.7 粤港澳大湾区与粤东、粤北、粤西发展差距大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个卫星拍照的照片,以一个晚间的灯火辉煌程度来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达程度.珠三角在和上海、江浙、京津冀地区相比,我们的亮灯区域是最小的,我们的亮灯区域就集中在珠三角湾区.粤东、粤北、粤西全部是黑灯瞎火.这说明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虽然创造了一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珠三角,但广东省其他地区却没带动起来.虽然有了广州、深圳这样大的国际化城市,但仍然带动力有限.

3.8 地处南海,国际形势复杂,会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辐射力

举个例子,厦门为什么多年来发展很慢?1979年,深圳市GDP有9千多万,厦门是5个亿.现在厦门是3500多亿,深圳已经1万9千多亿.我举厦门这个例子是想说,厦门一直受台海风云的影响,给他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受到整个南海复杂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这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

4 应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深圳需要采取的对策

既然有粤港澳大湾区这样一个发展机会,那深圳应该怎么应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怎么做好这个事情?

4.1 深刻认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给深圳带来的重大机遇

深圳首要认识到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给自身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首先要看机遇,看好处,要展开并抓住这个机遇.

4.2 在话语权偏弱的情况下,做好应对任何可能政策诉求的准备

目前在广东省的新交通规划中,将深圳期盼已久的第二机场规划到了“惠州机场”,距离深圳将近 100公里,这对深圳的区域发展显然不太理想,但深圳必须要接受这个事实.如果 9月份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下来,我认为可能会有更多深圳不愿意看到的政策.包括重大基础设施等一些重大项目落地都可能对深圳不利.那么深圳怎么办,你能说不接受?显然不可能.因此深圳可能还要认真的接受国家对深圳的战略要求,这个要做好思想准备.

4.3 继续发挥三十七年来培育而成的相对成熟的市场机制优势

深圳现在是全球第22大金融中心,中国的第三大金融中心.深圳很重要的是30多年来市场发展这一块,深圳目前市场发展的非常灵活、灵敏.深圳一定要将市场的优势继续发挥下去.这样的话,将来任何政策上不利都可以由市场来对冲.

4.4 坚定走科技创新、实业铸基的发展战略,保持粤港澳大湾区领先地位

深圳的科技创新基础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最好的.目前深圳的规划也要求的很清楚,经济结构中,制造业绝对不能低于30%,而且还必须是高端制造业.

4.5 按照国际最高标准做好大前海,倾力打造东方曼哈顿

深圳要按照国际最高标准将前海打造为东方曼哈顿,20年、30年以后,我们到美国去,他们会说我们要学东方,因为东方有一个前海,那个地方发展的很好.

4.6 坚定不移大力推进东进战略,主动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东轴城市带

我为什么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东轴的概念,其实做大东轴就是做大深圳.因为东轴这个片区,无论是文化脉络、经济脉络、交通脉络主要在深圳.如果没有东轴片区,深圳也做不大.西面目前以广州为主导,东面则以深圳为主导.所以说下一步深圳的重点还是要强化东进战略.

4.7 最大限度发挥深中通道功能,强化深圳对西岸的辐射作用

刚才提到湾区五座大桥,未来主要看深中通道大桥.目前深圳能利用的就是利用深中通道来强化对西岸的作用.而深中通道将来的定位就是湾区第一桥,利用好它就够了.

4.8 以国际化为方向,有效提升大空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枢纽港地位

尽管广东的交通规划,甚至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规划,我认为一定会有对深圳空港建设没有特别有利的东西.我事先打一个预防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空港重心应该主要在广州白云机场和香港的赤腊角机场,甚至包括作为广州第二机场的佛山机场.但另一方面,深圳机场的区位非常优越,所以,从市场化的角度看,深圳大空港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机会.

4.9 积极寻求和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良性互动,做大做强深圳都市圈

深莞惠河汕,我觉得加上中山,再往下扩一点也可以,作为深圳的大都市圈.因为都市圈不光是经济互动,还有很多的人文互动、生活互动、文化互动,才能把经济带起来.所以要增加互动.

4.10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大融合,保持最佳状态,创造引领价值,赢得共享目标

最后,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大融合,深圳要做三件事,一是要保持最佳状态,要保持最佳的运营状态,最佳的发展前景,最佳的操作模式.二是深圳要创造“引领价值”,我刚才说粤港澳大湾区一定要有引领者.因此,深圳要大力创造引领价值.我们不用担心中央安排哪个城市作为引领城市.因为当一个城市能真正引领起来的时候,其他城市自然会跟随你.就像现在资金和人口都往深圳流动是一个道理.因此,深圳要继续做具有“引领价值”的事.最后一件事就是赢得共享,深圳永远不要做一个关起门的巨人.要做资源共享,发展模式共享,成果共享.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景是辉煌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深圳的目标是清晰的,我相信是能够实现的.而实现深圳大湾区建设目标的钥匙在谁手里面?在深圳每一个市民自己手里.所以我们要共同努力!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u Bay Area:Trend, Problems and Shenzhen Strategies

SONG Ding, China (Shenzhe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Guangdong,518029, China

1672-0318(2017)05-0010-07

10.13899/j.cnki.szptxb.2017.05.002

专家简介:宋丁教授是国际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指导的首届研究生,现任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兼任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兴华时代国际城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旅游地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央视、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特约嘉宾等,并为青海、重庆、西安、深圳等省市政府以及港中旅、华侨城、华强、华润、曲江等国内著名旅游集团提供顾问服务.二十多年来,宋丁教授已出版了“旅游地产及东部华侨城实践”、“深港共同体研究”、“城市学”等各类专著合著20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得马洪学术基金奖等多个奖项.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主持或重点参与了300多项城市战略和旅游地产项目的策划、规划和咨询服务,为各地政府及企业做出卓越贡献,是国内旅游地产领域的著名策划专家,被业界称为“中国旅游地产第一人”.

(本文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尹晓龙博士根据讲座现场录音整理)

Abstract: Song Ding, the director and researcher of Tourism Real Estate Research Center, China(Shenzhe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9th Academic Month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He made a keynote speech on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u Bay Area: Trend, Problems and Shenzhen Strategies”. His speech included four aspects, namely, wh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y Area; nine trends for the Bay Area’s future developmen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henzhen’s strategies in coping with them.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