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

2017-04-13 11:50魏丹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护师职称学历

魏丹

(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

魏丹

(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对不同层次护士的重症思维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评估,归纳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重症护理的质量水平。方法将18名具有重症护理经验的护士纳入本研究,对其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护理过的63例重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护理交流总结会上对护理场景、护理措施进行阐释,由资深医师、护师共同讨论并确定护理标准,对18名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进行评估。按照职称、学历的差异对不同护师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职称不同,护士的重症思维能力不同,职称高的护士在重症护理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水平明显好于职称低的护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学历高的护士其重症护理的思维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学历低的护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护理中护士的思维能力受到工作经验、学历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需要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培训及质量管理措施。

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评估;管理对策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需要各医疗单位充分重视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水平[1]。临床证明,常规护理理念存在着一定的管理弊端,尤其在重症监护、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为进一步完善重症护理服务及护理管理措施,文中对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18名重症护理人员的思维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护士 选择本溪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经验的18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从学历来看:全日制本科5名、大专8名、中专5名;从职称来看:主管护师7名、护师6名、护士5名。

1.1.2 患者 本组入选患者为2015年3月~216年3月与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过治疗的共计63例患者: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龄32~68岁,平均(42.3±6.2)岁。

1.2 方法 为了对护理人员的重症监护思维能力水平进行合理的监督,需要首先建立重症监护标准讨论小组[3]。本组研究中由科室主任、护士长、4名资深护师沟通构成讨论组;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结束1周之后,由主要护理人员与讨论小组共同开展小组会议,对重症护理的场景进行回忆和阐述,具体内容包括:重症患者的病情状况、护理过程中进行病情评估分析的具体方法、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体变化情况的监控、护理工作的重点、健康知识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方法、与主治医生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具体的护理措施等[4];阐述完毕之后,由重症护理讨论组使用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评估量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思维能力等进行评估。

1.3 临床观察指标 量表评估为四级评估,分值1~4分,量表的总分为20分[5]。评估标准如下:0~11分,表示护理人员的护理思维能力较差;12~18分表示患者的思维能力水平良好;18分以上表示护理人员的思维能力水平优秀。评估完成之后,按照职称、学历的差别,分别对18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计算不同组别护士的思维能力量表平均得分,并加以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针对不同层次护理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职称不同,护士的重症思维能力不同,职称高的护士在重症护理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水平明显好于职称低的护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名主管护师的量表平均得分为(18.94±0.43)分,其思维能力均为优秀,优秀率为100%;6名护师的量表平均得分为(12.37±1.24)分,其中思维能力优秀者1名,良好为4名,1名思维能力较差;5名护士的平均得分为(12.18±1.32)分,思维能力良好4名、思维能力较差1名。从中可以看出,主管护师与护士和护师的思维能力水平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护士和护师的思维能力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另外,学历高的护士其重症护理的思维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学历低的护士,全日制本科5名其思维能力量表的平均得分为(19.43±0.17)分,思维能力优秀者为5名(100%);大专8名,思维能力量表的平均得分为(14.17±1.43)分,优秀为3名(37.5%)、良好为5名(62.5,%);中专5名,思维能力量表的平均得分为(11.27±1.13)分,思维能力良好为3名(60%),思维能力较差为2名(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上升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重症监护的工作量呈现出上升趋势[6]。重症监护室患者大多病情危重,身体状况极不稳定。因此重症护理对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随时的监督,以便对患者的病情进展做出合理的判断,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因此重症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技能掌握程度等均与患者的健康安全存在明显的关联性。

从本文研究结果中发现,全日制本科的护理人员在重症监护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水平明显高于中专、大专的护理人员的思维能力水平。究其原因,全日制护理人员在校时间较长,学历的护理知识更加的全面、丰富[7]。同时,本科院校的理论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知识理论更加先进,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为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另外,主管护师的思维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护师和护士。主管护师的临床护理经验较为丰富,在重症护理的过程中,她们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加合理的判断,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抓住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主治医生和患者家属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护师和护师在工作经验、沟通能力方面均与主管护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差异,在重症护理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水平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护理服务的质量[8]。本组研究结果中可见,主管护师在重症监护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护师和护士。基于上述差异,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需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强化对低学历、低职称护理人员的理论以及护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定期对其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与监督,全面提高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合理安排对症护理措施等能力。科室管理者也要对不同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水平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在安排重症监护人员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重症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在重症护理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为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一定要按照职称、学历的差异,为其制定对应性的护理管理措施。

[1] 张靖,刘红波.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2):37-39.

[2] 史四季,王素枝,刘秀芹,等.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151.

[3] 宗海燕,熊丹.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5,17(24):202-203.

[4] 王全英.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4,23(5):384.

[5] 岑琼.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34(11):602-603.

[6] 云琳,王娟,王银燕,等.“订单式”培养模式下重症医学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 (9):20-22.

[7] 刘凤鹏,林平,高学琴,等.ICU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3):10-12.

[8] 许洪瑛.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和管理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1(12):52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108

猜你喜欢
护师职称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更 正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常州同批男女护生对临床男护师带教接受程度的调查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知识无力感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