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应急动态能力评价研究*

2017-04-14 08:34安景文王龙康殷睿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级数动态应急

安景文,安 娴,王龙康,殷睿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运行,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法规,要求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并开展预案演练等工作。科学评价企业应急能力是开展应急工作的基础,尽管学术界尚未确立统一的综合评价体系,但经过不断的摸索与进步,实现了由定性向定量、由对单一装置向区域整体的综合性评价发展[1]。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PPRR过程和“人机环管”2大框架构建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2],评价方法有可拓工程方法、多级模糊、结构方程模型等[3-6]。这些体系和方法各有优势,但也存在评估指标繁琐、权重主观性较大等缺陷。针对此类问题,拟借鉴现有理论成果,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构建企业应急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改进的突变级数方法,开展应急动态能力评价工作。

1 突变级数方法

突变级数法是由突变理论演变而来的1个多准则的评估方法[7],该方法可避免对评价指标赋权的主观性,计算量小,结果准确,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企业的应急能力很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突变性和敏感性,故使用突变级数法开展评价研究是适用的[8]。

1.1 突变模型的基本原理

针对连续渐变过程的定量研究是众所熟知的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等数学理论,而社会现象中,同样存在另1类非连续的变化过程,即突变过程。有4类突变模型常用于评价企业应急能力,如表1所示。其中,势函数f(x)表示1个企业的应急能力状况;x为状态变量;a,b,c,d分别为x的控制变量。

表1 企业应急能力评估的突变模型

1.2 突变级数模型

突变级数法是由突变理论演化而来的1个多目标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通过f′(x)=0 和f″(x)=0,可得到由状态变量表示的分歧点方程,该方程能够反映状态变量与各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各数值归一化至(0,1)范围内,可推导得出归一化公式,见表2;最后,运用相应的归一化公式进行逐级递推运算,求出表征系统状态特征的总突变隶属函数值x,从而达到对系统进行量化评价的最终目的[9]。

表2 突变模型的分歧点方程和归一化公式

1.3 选择模型的原则

1)“非互补”原则

当研究系统内的各控制变量对于状态变量的影响是不可相互取代的,则在各控制变量对应的突变级数中,选取最小值作为总突变隶属函数值x,即

x=min(xa,xb,xc,xd)

(1)

2)“互补”原则

当研究系统内的各控制变量对于状态变量的影响是互相关联的,则取各控制变量对应的突变级数的平均值作为总突变隶属函数值x,即

x=(xa+xb+xc+xd)/4

(2)

2 评价指标体系

2.1 动态能力理论

1994年,Teece D发表《企业动态能力:导言》[10],针对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持续发展提出“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构建、协调、整合、重构内外部资源与能力的能力”。由于突发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并且企业的应急工作是涵盖预警、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的动态过程,因此企业的应急能力强调2个方面:“动态”和“能力”,应急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动态能力,都是“改变能力的能力”。

2.2 构建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我国企业应急能力管理现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及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并咨询权威专家意见后,从感知、整合、重构和学习等4个动态能力要素出发,构建企业应急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5 ,11-12],如表3所示。

表3 企业应急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感知能力

应急管理针对的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关注和识别企业内外部的动态环境是应急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企业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识别危险因子、评估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传播和解释内外部信息是十分重要的[13]。

2)整合能力

在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中,整合能力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同,企业的内部整合能力包括战略整合、组织整合、技术整合3个层次[10,12]。其中,战略整合能力主要包括2部分:确定企业安全生产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应急规划能力和对投资、金融、安全、法律等各方面风险的规避能力;组织整合能力是企业协调内外部网络以完成1个集体任务的能力,包括:企业核心人才的管理能力,与各相关方的联动协调能力和应急预案演练的执行能力;技术整合能力是企业整合各种技术单元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14],包括:监控、预警和响应的互通能力及技能、知识和信息的吸收利用能力。

图1 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突变评价模型Fig.1 Catastrophe evaluation model of enterprise emergency dynamic capacity

3)重构能力

重构能力强调的是打破企业已有的组织惯性,通过重新部署、配置和优化,提高企业在突变环境中的组织柔性,使企业保持内外部的动态平衡,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12],主要包括:企业秩序恢复和重建能力、组织内部变革能力和应急资源配置优化能力。

4)学习能力

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若要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学习与改进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企业的任何优势与能力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打破、再学习,完成知识的积累、整合与创新,以提升自身面临突变环境的应对能力[13]。企业应急管理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于应急培训和教育、事故调查与分析总结、应急文化内部渗透和应急管理破坏性创新。

3 具体评价过程

3.1 原始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由于各控制变量a,b,c,d的原始数据取值范围和量纲不尽相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因此,在运用表2中的归一化公式计算隶属度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归一化处理标准,即原始数据标准化[15]。

若为正向指标,则

(3)

若为负向指标,则

(4)

3.2 确定突变类型

根据2.2构建的企业应急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3),企业应急动态能力包括:感知能力、整合能力、重构能力和学习能力4个变量,可确定该层级符合蝴蝶突变模型和互补原则;以此类推,可以得到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的突变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3.3 递归运算求总突变隶属函数值

利用表2中的归一化公式进行递归运算,求出隶属度,根据1.3节所描述的“互补”和“非互补”原则,计算求得最终反映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的总突变隶属函数值XA。

3.4 确定能力评价等级

根据专家采用百分制打分的传统形式,查阅相关文献,得到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的评价等级:优秀、良好、中等、达标和较差5个区间,如表4所示。在评估过程中,根据总突变隶属函数值XA得到相对应的能力等级,以反映企业应急管理水平的真实情况。

表4 评价分数及对应等级标准

4 实证研究

以中原地区某石化企业为例,根据3.2节构建的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突变评价模型,对该企业的应急动态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4.1 确定指标分值

为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邀请7位对石化行业和应急管理工作较熟悉的专家学者,根据该企业应急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根据表4所示的评分等级,对底层指标进行打分,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三级评价指标的专家打分及平均值

4.2 标准化运算

运用式(3)对所有正向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根据指标间的互补原则逐级计算,最终得到该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的总突变隶属函数值XA。具体计算过程如下,以感知能力(B1)为例:

4.3 改进评价方法

根据常规意义上的理解,总突变隶属函数值xA=0.920 4较为满意,该企业的应急动态能力已达到优秀水平,但由于使用归一化公式将会导致数值偏大且差距较小[15],该函数值不能够直接反映实际工作水平,故采用分值转换方法对此进行改进。在企业应急动态能力突变评价模型基础之上,假设底层指标对应隶属函数值为y,由于已知xA集中于较大数值,故针对y在[0.5,1]中相对密集地设定15个数值,在[0.1,0.5)中则相对稀疏地设定5个数值;然后,通过表2中的归一化公式进行递归运算得到隶属度xA,从而可以建立xA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6所示,即通过突变评价模型计算所得的评价值xA可以转换为具有绝对意义的分级指标数值。

表6 xA与y对应关系Table 6 Corresponding values betweenxA and y

图2 xA与y对应关系Fig. 2 Corresponding values between xA and y

结合表4的评价等级标准,求得改进后的突变评价结果的评分区间,如表7所示。

表7 改进突变级数法评价分值与常规等级的对应关系

4.4 评价结果分析

1)将本案例中的总突变隶属函数值xA=0.920 4对应改进后,该企业的应急能力评价等级仅刚达到中等水平。可以发现,运用改进后的评价等级区间不仅能够有效改进归一化公式导致分值偏大的缺陷,增强方法的科学性,同时改进后的分级标准更适用于常规意义下的直观判断,可避免测评人员得到错误的评级结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性。

2)该企业的评价结果不够理想,应急动态能力亟需得到提升,尤其应注重整合与重构2方面的动态能力(xB3

5 结论

1)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企业应急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拓展到应急管理领域中,为评价企业这项特殊的“能力的能力”提供新思路,可以从感知、整合、重构和学习4个方面来提升企业应急动态能力。

2)采用分值转换法改进突变级数方法,避免评价分值偏高且集聚的缺陷,实证研究表明:改进后的评分区间提高结果分析的辨识度与准确性,用于评价企业应急动态能力是合理可行的。

3)运用改进的突变级数法来评价企业应急动态能力是一项探索工作,研究尚肤浅,在底层指标隶属度与顶层指标评价值的映射关系、同层各指标的重要度顺序排列、互补与非互补原则的选取以及不同改进方法之间的区别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1]卢文刚,陈晨.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初探——基于石化企业的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15-19.

LU Wengang, CHEN Chen. On the emergency cap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duction accident: take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25(5):15-19.

[2]张晓全,张鹄.美国通勤航空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1):199-203.

ZHANG Xiaoquan, ZHANG Hu.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S.commuter airline safety and the inspiration to China [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11):199-203.

[3]朱桂明,程凌,高健,等.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2):82-87.

ZHU Guiming, CHENG Ling, GAO Jian,et al. Study on emergency capability assessment of production accidents in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based on extenic theory [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2):82-87.

[4]胡月亭,李彦涛.基于可拓的石油化工企业应急能力评估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3):144-149.

HU Yueting, LI Yantao. Study on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of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based on extension method [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9(3): 144-149.

[5]苗成林,孙丽艳,杨力.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 9(11):103-108.

MIAO Chenglin, SUN Liyan, YANG Li. Evaluation on emergency capability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based on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9(11):103-108.

[6]苗成林,孙丽艳,杨力,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煤矿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2):106-113.

MIAO Chenglin, SUN Liyan, YANG Li,et al. Research on emergency rescus capability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10(2): 106-113.

[7]CAO Wei, ZHOU Shenglu, WU Shao-hua. Land-use regionalization based on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using rough set theory and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5, 73(4): 1611-1620.

[8]张立新,张艳.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农村人力资源能力评价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1):70-76.

ZHANG Lixin,ZHANG Yan. Evaluation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capacity based on improved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J].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2016,37(1):70-76.

[9]王书伟. 基于突变理论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选[J]. 现代矿业, 2010, 26(2):79-81.

WANG Shuwei. Plan optimization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which based on catastrophe theory [J].Modern Mining, 2010,26(2):79-81.

[10]Teece D.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 An Introduction[J]. 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 1994, 3(3):537-556.

[11]王永刚,程晨.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维修综合能力评估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1):155-159.

WANG Yonggang, CHENG Chen. Assessment research of maintain comprehensive ability based on dynamic ability theory [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7(11):155-159.

[12]晏远春.道路运输危险品企业应急能力作用机理与提升对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13]林萍.组织动态能力研究——Teece等的动态能力框架的一个扩展[D].厦门:厦门大学,2008.

[14]Clark K B, Fujimoto T. The power of product integrit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68(6):107-18.

[15]陈郁.化工园区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16]郭亮.面向集成创新的企业技术集成能力作用机理及演化提升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级数动态应急
国内动态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求收敛的数项级数“和”的若干典型方法
动态
无穷级数的柯西和与切萨罗和
一个非终止7F6-级数求和公式的q-模拟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