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的民族性与文化差异

2017-04-15 10:32曾杨
大观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族性文化差异刺绣

摘要:中西方文化存在着众多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处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风俗习惯。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因人而异,因地域、民族而异。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刺绣的分析为例,对中西方的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进行对比,以继承和发展为宗旨,从刺绣的角度分析其民族性,从文化的精神层面挖掘其内在的差异性依据。

关键词:刺绣;民族性;文化差异

一、刺绣艺术的民族性

(一)民族艺术的多元性

不同的民族有着其自身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风俗习惯,处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在彼此之间形成了很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世界民族艺术的多元化局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艺术、服饰艺术、饮食艺术等,都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通过劳动、生活所自然产生的具有本民族风格的艺术。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地域的独特属性,但每一种艺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定和多种艺术门类并存,从而形成符合这个民族习性的艺术。

(二)民族艺术的世界性

民族艺术的世界性体现在各民族艺术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风格。对于不同的民族艺术来说,时间和新旧程度是不一样的。与你是新的,与我却是旧的。与你古代的,与我却是现代的。各民族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各个民族的艺术或多或少地受到其它艺术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艺术要向前发展,不仅是本民族自身绝对的、纯客观的东西,还要借鉴其它民族艺术中好的东西。因此,艺术的发展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是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的。在交流中彼此融合,越发丰富多彩。

二、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性

(一)中西方的文化特征

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存在着众多差异。其中文化内容差异最突出的是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而西方的文化则是一元化的。钱穆曾说过,“西方文化主要在物,可谓是科学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主要是对人对心,可称之为艺术文化。”可见中西方的文化确实有其区别。在194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英国人将刺绣艺术带到美国。所谓美国文化,基本上是英国、德国、荷兰、法国等欧洲等国家的风格文化艺术,而本土的文化反而很少受到重视。中国是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各区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和风俗,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中国的文化相对于美国来说更加的多元化。中国的刺绣文化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征。在中国,著名的刺绣就有苏绣、蜀绣、湘绣、粤绣等,也称之为四大名绣。

(二)中西方民族性差异对刺绣的影响

刺绣是印第安人的主要传统手工艺,有棉线刺绣、绒绣、珠绣、羽毛管刺绣、发绣、补花等。在美国,靠北部的森林地区,最古老的印第安人的刺绣属羽毛管刺绣。他们大多以捕鱼为生。在当地的人们除了捕鱼之外,鸟禽也是主要的食物之一。因此,鸟兽身上的羽毛管自然成为了制作刺绣的原材料。珠绣则是在分布在美国南部最为著名的刺绣,这与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是息息相关的。南部地区离海近,所以大多就地取材。所制作的珠绣中,有贝壳珠,珊瑚珠,也有果核珠和粘土珠等。珠绣的品种繁多,人们大多在庆典节日上穿着带有珠绣的饰品,服饰上修修满珠绣图案,光彩夺目。

中国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性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是分不开的。所以,刺绣又称为丝绣。中国刺绣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养蚕。所以中国的刺绣原料都以针线为主,刺绣品的图案丰富,色彩清晰。在中国,刺绣文化多采用象征手法,早期的民间刺绣纹样都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传统图案的精神品格。最早的刺绣图形是天子褒服十二章。这种手法代表着古代刺绣图形的设计思想,历代传承,不断拓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创作原则。

三、中美文化在刺绣中的表现

(一)美国印第安人的刺绣文化

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美国印第安人的刺绣充分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宗教、信仰和思想观点等。他们所创造的传统刺绣,特别是珠绣,羽毛管绣,在世界艺坛中可谓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技法和民族艺术的风格,是一份宝贵的艺术财富。如今,美国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提高,人口有所增加,即使受到白人的侵略,他们也顽强的保守着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文化。印第安人在刺绣上使用的色彩是和他们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密切联系的。比如他们很少用红色,红色象征着战争和流血。黄色是印第安人的主要谷物,是玉米的色彩,寓意着五谷丰登;绿色似乎温暖的色彩,象征着万物复苏;蓝色则代表平静、温柔。在平原地区,以农业为主,崇尚太阳神,祈求五谷丰登,草木繁盛,所以大都喜爱白、黄、绿等,居住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都以游牧和狩猎为主,性格粗矿,所以就更偏爱黑色。

(二)中国民族传统的刺绣文化

中国的刺绣用品涉及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刺绣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华”可谓恰如其分。传统刺绣展现其独特魅力,刺绣也辐射各族人民的喜爱。通常也要做出相应的更改,以确保民族服饰刺绣图案的完美表现。中国的民俗节日丰富多彩,一年12个月基本月月都有不同的传统民俗节日,各地的人们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在欢庆着这些节日,大多节庆活动中也少不了精美的刺绣工艺。居住在山寨的喜用花卉、鸟兽构图,以绿、蓝二色为主;居住在溪河边的多取材于鱼虾、人物之類,以红、黄二色为主;还有凉亭、佛塔、寺庙和各式各样的几个图形。中国刺绣是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特定的文化、思想、的孕育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刺绣具有历史积淀的文化精神,这决定了它不单是形体。民族刺绣是一种带有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的艺术创造。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也自然形成了它独特的审美造型和独特风格。

四、结语

艺术是为了表达感情和交流而产生的。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这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文化的传承具有了艺术价值。本文主要将美国和中国的刺绣进行比较,对比中西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由于不同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刺绣文化的历史形态。彼此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形成了世界民族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才使得世界艺术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郑珊珊.刺绣[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李宏复.中国刺绣文化解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3]徐炳勋.美洲印第安人与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曾杨(1992.01-),女,汉,武汉纺织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民族性文化差异刺绣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刺绣新生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