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鉴赏教材之文人音乐课例实效性研究
——《琴歌阳关唱离别》音乐课堂观察分析

2017-04-15 05:00王艳红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阳关三叠民族音乐文人

王艳红(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

高中鉴赏教材之文人音乐课例实效性研究
——《琴歌阳关唱离别》音乐课堂观察分析

王艳红
(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

针对当前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热门问题: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排斥,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尴尬困境;如何进行有效的民族音乐课堂教学值得音乐教育研究者和实施者去思考和研究。文章以高中音乐鉴赏课《琴歌阳关唱离别》为例,着眼于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课题构建、教材的分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教学生成的效果等方面的进行了一系列深入分析。通过课例剖析,拟激发引导一线执教者,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审美情趣与心理,进而推进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民族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琴歌阳关唱离别

当今中学生盲从欧韩流行音乐,排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致使民族音乐教学处于尴尬境地,“强迫型”的民族音乐教学显得低效,甚至是无效。面对如此境遇,如何提高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探究中国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理解音乐,转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现状,逐步改善学生心中对国乐的认知偏见,值得一线执教者们思考和探究。

一、围绕音乐本体结合诗词意象,选择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做了比较钻研。古代琴歌《阳关》、近代学堂乐歌《送别》这两首作品是高中鉴赏教材中就有的,另一首现代流行歌曲《干杯啊,朋友》,却是做过筛选,如:两首现代流行歌曲《千里之外》《但愿人长久》,它们虽然也以“离别“为主题,歌中却不像前两首那样都有“酒”、时间、地点等意象,如:渭城、客舍、长亭外、古道边等。《干杯啊,朋友》在该课音乐要素的分析和比较中,显得特别合适。而且,三首作品,分别从现代、近代、古代人们对同一个情感主题所持有的有不同的态度和审美进行比较,也显得特别有意思。

二、以“情感”主题构课的方式,减轻“文人音乐”在教学中的实施难度

琴歌是文人歌曲,它是文人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声乐类作品,从教材上的编写上看,人们可了解到中国的古代文人音乐,从器乐曲到声乐曲,从古琴曲到古琴文化,从古代歌曲到唐诗宋词,处处都散发着文人的墨香,渗透着传统儒道文化的精髓,充满着中华民族“中和”的审美情趣。因此,身为音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文人音乐的价值所在,知道文人音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之一。学生方面,身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有义务和责任去了解、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但现实情况却又是,他们觉得古代音乐的演奏乐器比较单一,音响效果趋于平淡,不够激烈,实在单调无味。这类音乐引起了他们的反感、回避、甚至排斥。那怎样做才能减少这种冲突呢?音乐鉴赏课《琴歌阳关唱离别》在主题的构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花了心思,有机地整合了教材中文人音乐、学堂乐歌、流行风三个部分的内容,放弃从古琴文化、古琴音乐入手的方式,选择歌曲所表达的同一主题——“离别之情”出发,以情感主题的方式构建课,绕开学生对古代文人音乐的排斥心理,从而减轻了音乐作品在教学中的实施难度。

三、以人为本,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琴歌《阳关三叠》的学习中,能够关注文人音乐的表现形式、内涵意境、社会背景、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等,从而体会古代文人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比较古代琴歌《阳关》、近代学堂乐歌《送别》、现代流行歌曲《干杯啊,朋友》三首“离别之歌”,认识不同时代同一情感主题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学生在反复聆听、感受、体验、学唱、创作等实践中,探究文人音乐的相关文化。

知识与技能:通过理解琴歌《阳关三叠》“诗”“歌”“琴”三者之间的联系,了解文人音乐中“诗歌与音乐高度结合”的特点,并能够为古诗创编简单的旋律。

四、教学环节的延伸,关注学生音乐学习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全课由五个主要环节构成:

第一是课堂导入。从学生熟悉的近、现代音乐入手,淡化、减少他们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排斥心理,同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离别”旋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同抒发离别之情。

第二是层层铺垫。情感体验中分析、比较三首“离别之歌”,从音乐表现要素入手,初步感受文人音乐特有的表现形式。

第三是探究琴歌《阳关三叠》“诗”“歌”“琴”三者之间的联系。教师的问题与语言一路引导启发学生,并在不断聆听、对比、体验、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学生体会、了解、认识琴歌《阳关三叠》的艺术价值,理解音乐与诗歌的亲和性显得水到渠成。

第四是诗歌旋律创编。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活动,提高学生的即兴创作和合作能力,同时也检测了学生课堂学习成效。

针对某公司钛合金板坯锻件,材料为TA2,要求成形尺寸2050+15(宽)×260(高)±10×L(随长)(m m),原材料钛锭经过表面加工去除表面缺陷及取样后,尺寸为φ990mm×2600mm。成形宽度尺寸/原材料截面尺寸≈2.07,超过一倍尺寸。根据传统经验公式计算,要保证最终展宽成形尺寸原始坯料截面直径需≥φ1450mm。

第五是课后作业设计。与现实生活接轨,把课堂里认识、了解、学习到的知识与平日生活中喜爱、热衷的音乐文化现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开阔的视野去思考、分析、探究更深、更广层次的问题(如:民族传统音乐的价值所在?如何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等)。以上步骤,环环相扣,关注课堂点滴的生成,在无声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审美情趣。

五、教法学法上是确保课堂实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转化

(一)比较法的巧妙运用

从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任何知识经过反复思考和比较,多次接触与研究,能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诱发兴趣。因而,比较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音乐学习方法。但任何教法运用只有得法,才能有效。“比较法”在该课的使用分量尤重,分析如下:

比较一:初步体验、感受古代、当代、现代三首“离别之歌”的音响、意境、情绪、格调、人文内涵,领悟不同时代人类不同的审美与情感表达方式。

比较二:三首“离别之歌”在音色、配器(伴奏)、演唱形式与风格上的比较。

比较三:现代流行歌曲《干杯啊,朋友》、古代琴歌《阳关三叠》的节奏比较。

比较四:学生齐唱与教师抚琴而唱的《阳关三叠》的比较。

(二)体验、实验、欣赏、模仿、创作等教学法的反复使用

环节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反反复复的事情做的有滋有味,并实现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转换。

一是反复学唱。初次学唱曲调,寻找诗歌韵脚与所用音符的联系;唱歌词(熟悉旋律);再唱(模仿老师学唱“渭城朝雨浥轻尘”这一句,要求用左手做大指抚弦,体验上滑音的演唱效果、诗中押韵处先抑后扬的读法,琴歌演奏演唱中的体现)。

二是反复读诗。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初次读诗;在体验中比较两首“离别之歌”的节奏,再次读诗;寻找诗、歌、琴、三者间的共同之处,最后一次读诗。

(三)学生方面

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里,思考接连不断、环环相扣的问题,调动起所有的感官,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小组探究创编活动,学生结合“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音阶中的五个音宫、商、角、徵、羽,为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创编一首符合文人古朴典雅的审美情趣的作品,把整堂的知识、能力、情感有机地融为一体。

(四)教师的作用

教师用心组织、设计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创设音乐情境。另外,为了上好这节课,在短时间内,教师下苦功学习了简字谱和古琴的基本演奏法,为学生们弹唱了琴歌《阳关三叠》的片段,虽算不上地道,却获得了学生们真诚而热烈的掌声。

综上所述,该课在课题构建、教材的分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教学生成的效果等方面的把握和操作,让原本枯燥、沉闷的一堂古代文人音乐的教学课不再乏味,学生们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其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杜亚雄,王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3]周青青.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林文瑞)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项目编号:FJJKXB16-361)。

猜你喜欢
阳关三叠民族音乐文人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文人与酒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爱睡觉
“阳关三叠”怎么唱?
文人与石
从《阳关三叠》中探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艺术特点
《阳关三叠》曲谱版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