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百村(居)篮球赛为例

2017-04-15 07:02王奇峰吕燕珊石宝鸿
关键词:百村篮球赛群众性

王奇峰,陈 英,吕燕珊,石宝鸿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公共体育部,广东佛山528000)

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佛山市南海区百村(居)篮球赛为例

王奇峰,陈 英,吕燕珊,石宝鸿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公共体育部,广东佛山528000)

以佛山市南海区百村(居)篮球赛为例,在分析该赛事的历史及存在问题后,着力构建了群众性体育赛事的服务体系,包括了组织领导体系、竞赛指导体系、宣传营销体系、后勤保障体系、监督评估体系。

南海区;百村篮(居)球赛;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体系

1995 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组织、活动、服务四大网络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并初步建成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全民健身迎来了新的发展良机。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全民健身作为体育产业发展和扩大消费的基础。《意见》指出:“以竞赛表演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各类体育赛事。推动专业赛事发展,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

群众体育赛事既是全民健身活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主要抓手。近年来,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升级、发展体育产业方面作用明显。然而,举办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是一项宏大的社会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众多社会领域,利益关系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参赛者个人。显然,这些事情的处理不是政府部门红头文件可以解决的,社会化办赛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在我国推进群众性体育赛事“管办分离”、体育社会组织日益发展但尚不成熟的背景下,群众性体育赛事更需要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予以支持。本研究拟以佛山市南海区百村(居)篮球赛(以下简称南海百村篮球赛)为例,探讨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希望能够对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体育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和体育社会组织独立化运作有所帮助。

1 佛山市南海区百村(居)篮球赛简介

根据访谈得知,南海百村篮球赛的兴起与2002年南海区举办的文明村居评选活动有关。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历史背景下,以参加文明村居评选为契机,富裕起来的南海村居将原先自发组织的篮球赛逐步发展为村居间小规模的篮球交流赛,最终在区级政府及体育部门、镇街等的努力下,发展为南海区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在全民健身一期工程(1995-2010)阶段,南海百村篮球赛成为动员、组织村居参与群体赛事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当地的全民健身,尤其是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南海百村篮球赛在促进社会和谐、村居精神文明健身、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2005年至今,南海区百村篮球赛已连续举办了12届,素有“南海NBA”的美誉。2016年参赛队伍接近240队,参赛运动员近3 000人,村(居)队参赛率高达全区95%。

2 百村(居)篮球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机构主导赛事的局面陷入困境

不可否认,南海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镇街在百村篮球赛的创建、推广、发展、监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百村篮球赛的主办方仍是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南海区总工会。但从性质上看,这种行政机构主导赛事的局面不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共识。伴随着机构裁并、人员调整,在大部制改革的推动下,行政机构的主要职能逐步回归于宏观引导和提供公共服务。在此背景下,百村篮球赛社会化办赛是大势所趋。其次,从办赛质量上看,由于新的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在工作惯性的推动下,南海百村篮球赛的诸多事务仍是行政机构具体操办。10多年间,行政机构在赛事的诸多微观工作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相应地,关于赛事发展方向等宏观工作较为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南海百村篮球赛从最初的一项创新型工作逐步沦为一项具体的行政任务。

2.2 社会组织自身的竞赛筹办机制尚未建立

体育竞赛的社会化是大势所趋。2014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等相关决议[1]。目前,在我国一系列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扶持办法等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社会组织逐渐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但在政府办赛到社会办赛的这一过渡过程中,社会组织独立筹办赛事的机制尚未建立。具体到南海百村篮球赛这项准公共赛事产品而言,一方面由于能力、经营等方面的原因,社会组织缺乏战略意识,往往局限于竞赛细节及运营成本,难以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举办南海百村篮球赛这类准大型赛事,需要协调镇街、村居、企业等关系,涉及到安保、宣传、赞助等诸多工作。社会组织在此方面能力有限,仍然需要来自行政机构的统筹协调。

2.3 赛事产业化水平不高,体育产业产值低

体育产业是社会经济和全民健身发展的衍生产物。佛山市南海区处于“珠三角”核心区域,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全民健身群众基础。南海百村篮球赛也应势而生。然而,从本质上说,南海百村篮球赛的所有权归行政机构所有。在初期,行政机构对百村篮球赛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在产业化发展方面,受限于行政机构的组织性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类似于招商、赞助、营销等市场行为方面,行政机构显得束手束脚,难以有效推动百村篮球赛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这与当下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大势不符。

2.4 赛事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

客观地说,南海百村篮球赛自身一直在不断发展创新。从村居全覆盖参赛、甲乙分组比赛、引进冠名商、关键节点电视直播等工作都体现了赛事的发展创新。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发展创新的起点多为参与百村赛的相关工作人员,是个人智慧的体现。随着群体赛事的深入发展,南海百村篮球赛也面临发展方向上的分歧,坚持大众化,还是走精英线路?如何使该赛事更具吸引力?如何促进赛事产业功能的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赛事主办方深入思考。显然,今后赛事的发展创新需要智囊机构的支持。

3 百村(居)篮球赛服务体系的构建

在行政机构回归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空间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如何协调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机构的利益关系,使之服务于群众体育赛事,这个问题并无现成的答案。本文认为,应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遵循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构建群众体育赛事服务体系,使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机构发挥所长,共同支持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发展。以南海百村篮球赛为例,具体方案构想如下。

3.1 强化公共服务,坚守赛事的公益性

从本质上说,南海百村篮球赛属于草根篮球赛事,但它又有所不同。历经10多年的发展,在当地区、街道等行政机构的主导下,南海百村篮球赛已经成为一项知名的公益篮球赛事。该赛事在促进村居和谐、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具有明显的普惠性,符合公共产品的特点。群众体育赛事是全民健身活动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要发展方向。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建设……,创新全民健身组织方式、活动开展方式、服务模式,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在未来,强化南海百村篮球赛的公共服务功能,将其作为活动网络的重要内容,纳入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建设,这是全民健身发展的趋势,也是政府部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活动和赛事服务)的体现。可见,强化公共服务,坚守赛事的公益性是南海百村篮球赛历史延续性和现实合理性的最佳解决方案。

3.2 构建具有独立法人身份、高效专业的组织领导体系

在市场化、法治化的背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高效专业的体育赛事组织领导机构是确保赛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此方面,北京奥组委为法治办赛树立了榜样。作为事业单位法人,在筹办过程中,北京奥组委以独立法人的身份签署了大量的合同,仅开幕式演员的表演合同就签署了5 000多份。北京奥组委的法律事务部在工程、电视转播、文艺演出、采购和捐赠协议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服务[2]。尽管南海百村篮球赛与北京奥运会的赛事级别、规模等不可同日而语,但举办体育赛事所遇到的法律身份、组织协调等问题却是共通的。对于南海百村篮球赛这项区级群众体育赛事而言,北京奥组委的经验不可复制,但可以适当借鉴。目前,我国已经放开体育社会组织登记,取得社团法人身份难度不大。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寻找懂法律、懂赛事运营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认为,作为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赛事)产品,相关政府部门应选择1~2个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体育社会组织进行扶植培养,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委托体育社会组织举办南海百村篮球赛,同时,设置专家智库基金,聘用体育赛事专业技术人才运营南海百村篮球赛,逐步形成政府宏观把控、体育社会组织举办、体育赛事专业技术人才参与的办赛格局。

3.3 不断完善创新竞赛指导体系

相对于组织领导体系,竞赛指导体系更多关注于体育竞赛领域内赛制设计、秩序编排等问题。国外有人将游戏向竞技的转化分为了5个级别:游戏性比赛(自定规则)——非正规竞技(商定规则)——半正规竞技(修订正规比赛的规则)——正规竞技(国家或国际规则)——职业竞技(国家或国际规则)[3]。随着全民健身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篮球赛事产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分化。作为体育公共服务(赛事)产品,南海百村篮球赛应正视这种需求分化,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既要保障普通大众参赛权利和热情,又要为部分篮球精英提供正规竞技舞台。因此,竞赛指导体系的主要工作就在于创新完善竞赛方案,不断开发南海百村篮球赛的子赛事,满足日益分化的群众赛事需求。在竞赛指导体系中,应充分吸纳篮球协会、体育运动学校、高校体育院系等机构人员的参加。

3.4 建立宣传营销体系

体育赛事公益性与其市场化开发并不矛盾。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南海百村篮球赛,参赛人员3 000多人、村居参赛率高、政府支持,这些都是企业商家眼中的商业价值。目前,南海百村篮球赛的市场开发呈自发零散状态,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专业专职的宣传营销体系的缺失。实际上,南海百村篮球赛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以及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的曝光率并不低,但相关报道的口吻侧重于政府立场,在促进赛事市场化运作方面的作用不大;在营销方面,由于政府机构性质、人力资源缺乏等原因,南海百村篮球赛无法出台细致可行的营销方案。因此,宣传营销体系是赛事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其重中之重是建立一支宣传营销队伍,其主要任务是对内发掘百村篮球赛的价值、意义,形成赛事理念,对外细分市场,实施分层、精准营销,具体过程应促进体育竞赛到体育赛事的转变,并在各个环节中寻找赛事市场化运作的机会。

3.5 政府联动提供后勤保障体系

《全民健身条例》明确指出:“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举办本行政区域的群众体育比赛活动”。这说明政府具有组织群众性体育赛事的职责与义务。同时,群众性体育赛事也是全民健身活动网络的组成部分之一,政府部门有责任提供赛事活动类的体育公共服务产品。在取消赛事审批权、体育赛事社会办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应主要从宏观引导、提供后勤保障两个基本方向来实现其体育公共职能。事实上,在现阶段,财政支持、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是群众性体育赛事的重要资金渠道。此外,举办较大型的群众性体育赛事,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安保、交通、场馆、法律、经济等各种赛事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政府公权力直接或间接相关。只有政府相关部门以行政手段协调解决这些问题,相关体育赛事才能顺利举办。显然,从法律法规、政府职能、办赛实际情况等方面考虑,政府都是群众性体育赛事后勤保障体系的最佳提供者。

3.6 着手建设监督评估体系

管理学认为,控制可以提高分权的效率。从长远来说,一项赛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及时、高效的反馈手段和机制。因此,监督评估体系也是体育赛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首先是赛事组织的内部监督,要求做到“赛前预控、赛中检查、赛后考核”,确保赛事在安保、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是对赛事资金的绩效评估,尤其是政府资金的绩效评估,这既是高效透明办赛的要求,也是促进政府等资金投入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具体方式包括财政、审计、人大等部门的监督。最后是对赛事舆情的监控,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获取人们对赛事的相关舆情;通过APP、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建立人与赛事的互动体验。这些赛事舆情的监控可以有效提高赛事对社会反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产业化、常态化办赛均有帮助。鉴于监督评估内容、主体的不同,赛事的监督评估体系需要赛事组织自身、行政部门、信息服务类企业等部门的通力合作。

4 建议与对策

4.1 行政部门深化改革,加强内部协调,以政策推动赛事的社会化

行政部门应做好职能定位,将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办赛政策及法规、培育赛事运营主体并促进其多元化、给予赛事补贴和奖励、参与赛事组织协调、监督评价等工作上。为此,行政部门应突破部门局限,加强内部协调,形成以项目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服务于体育赛事的筹办举办工作。

4.2 组建赛事服务类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统筹赛事服务工作

组建赛事服务类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是构建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从很大程度上说,社会化办赛过程是一个系统重建工程。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正是社会化办赛系统的中心,它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之间的中介和利益代言人,承担着大量的信息收集、统筹协调、规划创新等工作。

4.3 升华经验,连点成线,促进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体系的形成完善

在从政府办赛到社会办赛的改革过程中,相对于纯粹的自发组织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政府举办的群众性赛事拥有更多的组织、人力、财力优势,更易构建赛事服务体系。因此,前期可考虑以南海区百村篮球赛为例,从建设全民健身公共示范区的角度出发,探索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体系的构建。后期可考虑连点成线,总结并升华其经验,逐步形成完善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体系,并将更多的群众性体育赛事纳入其服务范围。

[1]李克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EB/OL].(2014-09-30)[2016-05-09].http://news.sina.com.cn/c/2014-09-03/155430789226.Shtml.

[2]张新萍,尚瑞花.体育赛事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法治诉求演变[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1):1-4.

[3]张金桥,鲁文华,雷敏.西安城市业余体育赛事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3):126-136.

[4]郭斐,吴昊,王庆伟,等.我国大众体育赛事运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C].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集,2014.

[5]孟令刚.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6]张燕中.合肥市大众体育赛事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责任编辑:周绍缨 410154121@qq.com】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ss sports service system——Acase studyof100-village basketball match in Nanhai district ofFoshan city

WANGQi-feng,CHENYing,LVYan-shan,SHI Bao-hong
(Department ofPhysical Education,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Taking the 100-Village Basketball Match in Nanhai District of Foshan City as an example,by analyzing the history and existing problems,this article makes efforts to build the mass sports service system, including organization leadership system,competition guidance system,marketing system,guidance,logistic system,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Nanhai District;100-Village Basketball Match;mass sports service system

G812.4

A

1008-0171(2017)02-0089-05

2016-11-23

2016年广东省体育局立项课题资助(GDSS2016094)

王奇峰(1964-),男,内蒙古赤峰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百村篮球赛群众性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化治理分析
The Most Exciting Basketball Match 激动人心的篮球赛
激动人心的篮球赛
省母归途有怀
“晋”现龙城美景 “源”是北方江南——晋源区百村景区化工作纪实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发展
不公平的篮球赛
“群众性养护”体系护路潇湘
“百会帮百村”合力助脱贫
航空工业昌飞兴起群众性太极健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