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技术的生物学教学价值

2017-04-15 07:55郑上洪大田县鸿图中学福建大田3661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重难点人教版生物学

郑上洪(大田县鸿图中学,福建大田366100)

视频技术的生物学教学价值

郑上洪
(大田县鸿图中学,福建大田366100)

通过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发现视频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指导科学探究活动,开展在线教学,从而优化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

视频技术;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科学探究;在线教学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及投资力度的加大,农村学校配备了电子白板及“班班通”等教学设备,同时,随着手机、网络使用等普及,如何运用视频技术开展初中生物学教学,值得实践与研究。

一、运用视频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哲学家及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笔者尝试利用视频技术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将生物学科中微观知识直观化,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以有关病毒知识的视频进行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病毒”一课的教学导入,直观地呈现人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病毒的形态与结构,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认识生物多样性”时,将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制作成视频进行播放,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通过展示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认识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学生学习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后,将有关美国微生物学会组织的琼脂艺术比赛的链接发到学生微信群里,进行在线播放,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家长也兴致勃勃地分享学习心得。此后,还陆续分享了《2015年度十大显微摄影》《Brainbow:荧光点亮神经彩虹》《细胞分裂时,将染色体拉向两边的力有多大?》等链接,让学生认识到显微镜不仅仅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工具,让人们能够目睹微观的生物世界,而且让学生看到科学家为了解决一个个生物学的难题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与艰辛。

视频技术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眼界,特别对生物科学感兴趣的特长生的培养很有益处。

二、运用视频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生物学中有些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难以用语言讲解清楚。笔者尝试利用视频技术良好的演示效果,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再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习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时,通过视频直观、清晰地呈现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动脉血和静脉血特点,使得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血液的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说明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并说出血液循环的意义。以此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增强教学实效性。

同样,学习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运用视频展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以及动物促进物质循环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正常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同样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正常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由此建立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获得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动物起到了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动物促进物质循环”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

三、运用视频技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笔者尝试运用视频技术,落实《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等具体要求。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时,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资料、有关近亲结婚危害的资料以及有关我国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课堂上,运用视频技术展示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交流学习收获。这种展示方法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又环保,同时又能够落实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视频技术的优越性,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收集与利用信息的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但由于设备、时间或条件等局限,使得生物学实验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视频技术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些方面的缺憾。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教学时,教师将种子萌发情况制作成微课视频,向学生清晰地展种子的萌发情况,要求学生观察后,提出可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利用资料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分组实施实验方案。再用视频展示各组实验结果,并指导学生分析、评价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步骤、实验器具使用、实验数据记录和收集、小组合作与交流情况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视频技术,开展在线教学

练习是帮助学生理解、应用及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运用视频技术设计在线教学,为学生、家长、教师架构一个高效的沟通平台。

学生可以将作业下载到手机客户端,及时完成,并随时与教师联系。例如学习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随时在线,对学生有疑问的问题随时解答,并根据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分析和解决,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还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协助督促,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此外,制作复习教学微课,如根据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六大系统的教学重难点制作微课,指导学生复习六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理解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相互协调,使得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利用视频进行复习,可以呈现老师授课情境,有效解决复习的重难点,进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总之,在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合理运用视频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探究性学习,优化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但视频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有合理运用视频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生物教学的作用。

[1]张慧勤.巧用信息技术技术增强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轻工科技,2014(4).

[2]刘娟.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惑和有效性探索[EB/OL].[2016-04-15].http://www.docin.com/p-630045220.html.

(责任编辑:陈欣)

2016-2018年度大田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DTKTZX-2016155)。

猜你喜欢
重难点人教版生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