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微课的意义及其课堂生成方法初探

2017-04-15 07:55林荔智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莆田351111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一节课知识点微课

林荔智(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莆田351111)

过程性微课的意义及其课堂生成方法初探

林荔智
(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莆田35111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微课正逐步被引入课堂教学。但是在现阶段,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微课大多停留在研究、比赛层面,很少把微课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制作微课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这一原因,教师就应该从微课的生成方式上做一些适当的改变,让微课在课堂上生成,同时也要杜绝在课堂中生成的过程性微课只是简单的课堂实录切片。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种手段同时努力,让在课堂上生成的过程性微课不仅省时,而且高效,让小微课发挥大作用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过程性微课;生成方式;优势

当前,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应用遍布生活、学习的每一个角落。微课作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正逐渐地影响着现代课堂教学理念。

虽然“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推崇,也逐渐成为课堂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微课”制作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微课”还未真正的融入课堂。因此,需要对微课的生成方式进行一些适当的改变,让微课在课堂中生成,减少教师工作量,让微课应用于课堂。

一、微课应用现状分析

近年来,微课的热度并未有消散的趋势,而是向着广泛应用、全体参与的方向积极前进。无论是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支撑,还是全体教师对微课制作的不断尝试,都证明了:在中国的土地上,微课正在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与教育现实相融合——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1]

虽然微课的浪潮正在向多个方向奔袭,但是在中学的学科教育方面,微课几乎还没有得到实际的有效应用,它基本还只停留在教研、研究或者比赛层面。

二、微课的定义和种类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

按照上课的过程,可以把微课分成:上课前教师准备的“课前微课”、教师在上课中准备的“过程性微课”以及教师在下课后准备的“课后微课”。

三、过程性微课的优势

过程性微课不同于其他的微课形式,它让微课真正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可能,这正是由于它具有比较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例如:

1.过程性微课可以让教师更加认真备课,明确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尤其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努力寻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更直观更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2.由于过程性微课是在上课过程中生成的,所以它比课前教师准备好的微课更加真实,更加接近课堂实际,更加自然、亲切。

3.过程性微课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无法及时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慢慢消化,通过认真重复查看相应的过程性微课,解决自己的疑惑,巩固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4.过程性微课是在上课过程中生成的,它可以节约教师大量的时间,大大地减轻教师的负担,让微课真正的应用于课堂成为可能。

四、如何在课堂中生成过程性微课

1.有目的性地备课

备课时,教师应该从多角度思考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未想,想学生之困惑。教师还要制定好课堂的应急预案,从而可以从容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任何问题,而不会让“忽略学生的反应”或“面对学生的疑问不知所措”的情况出现,为课堂的高效奠定基础,也为生成高质量的过程性微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设计好在课堂教学的哪一个位置开始录制微课,做好相关知识点的导入教学,做到在课堂中很自然地生成过程性微课,让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游刃有余。

2.设计好过程性微课的导入环节

导课的基点在“导”,因此在情境设置上不要故意绕圈子、走弯路,语言上不滔滔不绝而不着边际,应一语中的,切中要害,简洁明快,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生成有用的过程性微课,就需要教师事先设计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导入环节,要让知识点导入做到既省时又高效。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掌握多种不同的课堂导入模式,例如:展示图片导入、游戏导入、故事视频导入以及设疑导入等,巧妙地将这些模式运用于每一个知识点的导入,同时让每一个导入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新颖性。

3.按知识点来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点对应的巩固练习与拓展

过程性微课和其他形式的微课一样,都是根据单个知识点来展开,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的将课堂的教学内容按知识点来分类设计,做到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重难点在知识点讲解过程中有效突破。教师在设计知识点练习时,应该根据知识点的内容科学地设置适当的巩固练习与拓展,让练习贯穿于课堂之中,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同时也杜绝了过程性微课成为简单的课堂实录切片的可能。当上课需要用到课件时,那么课件就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整节课的脉络都会在课件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在设计一节课课件时就要认真思考,如何设计出来的课件才能够不仅拥有外在美,更具有内在美。教师还要根据知识点的先后顺序来对幻灯片进行排序,让每一个知识点的前方都有对该知识点的导入以及在知识点的后方都有相应的巩固练习与拓展。

4.采用适当方式攻克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并做好相关微课的录制

重点、难点是一节课成与败,是否高效的关键。因此,在录制相应的微课时,教师首先应该慎重思考采用何种方式才可以最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让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并设计好录制相关微课的方式,让生成的过程性微课能真正帮助学生巩固与提高。例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构筑信息安全屏障》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应该认真考虑采用什么方式来教授学生“计算机病毒危害及传播途径”这一教学重点,是采用信息安全事件视频导入,再由学生辩论,教师引导总结还是采用其他方式来突破这节课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乐学的同时轻松掌握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授课方式,采用对应的微课录制方法(例如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屏法等),生成最有效的过程性微课。

5.及时做好微课小结

微课虽微,但它应该是完整的一节课,因此,教师在微课内容讲授完毕后要利用一小部分时间对这节微课的内容进行引领小结。过程性微课是在课堂中生成的,因此,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在要生成微课的相关知识点教授完毕时,就要及时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白这部分内容是关于哪一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掌握相关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6.过程性微课还需进行简单加工

过程性微课不同于其他的微课形式,它只需教师在课后对这些生成的过程性微课进行简单的加工,例如:添加主题鲜明的片头、片尾,分割删除录制过程中出现的口误或出错部分的视频片段,编辑需要融入上课的互动视频和板书等。

五、生成过程性微课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在生成过程性微课时要预防吵杂的课堂环境给学生学习微课带来影响。在生成过程性微课时应防止生成的微课成为单纯的课堂实录切片。生成时要有导入、知识点的讲授以及针对知识点的练习。注意控制过程性微课的时间长度。生成的过程性微课时间最好控制在5-8分钟内,最长不要超过10分钟。

在过程性微课的后期编辑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片头的排版,让标题突出,并控制好片头的时长。②设计好生成微课的画面尺寸,尽量采用16∶9的比例设计和生成。③在生成过程性微课格式时,最好采用比较常用的流媒体格式,例如mp4、wmv等。

另外,根据不同的微课内容来决定教师在微课中是否需要出现。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讲授操作练习时,那么教师就可以不出现在微课中;又如在音乐课堂中讲授舞步时,需要教师亲身展示脚步与手法,这时就要求教师出现在微课中。

设计好过程性微课,不但能让微课真正走进课堂,杜绝其成为简单的课堂实录切片,还能让教师更有意识地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与学科整合。

[1]赵国忠,傅一岑.微课:课堂新革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29.

[2]方其桂.微课制作实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3.

(责任编辑:邹开煌)

猜你喜欢
一节课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