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适度:微课辅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2017-04-15 08:23辛晓瑜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利用微物理微课

辛晓瑜(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建福州350001)

适时适度:微课辅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辛晓瑜
(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建福州350001)

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适时、适度地使用微课辅助教学,才是中学物理课堂现代化的“王道”。要适时利用微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微课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验难题,利用小结拓展类微课做好课堂总结,及时解决教学难点,利用微课温故知新。微课的使用还要适度,“微”是精髓;要给物理课堂带来更多精彩的“留白”;“不太简单”的微课,才能留给孩子们思维成长的空间。

初中物理;微课;思维

信息时代要求物理教师不能只把目光盯在一本教参和几本配套练习上,必须走进互联网,了解前沿的学科信息、搜集新鲜的教学资料。而微课进入初中物理课堂,带来了备课理念的转变:既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准备不同类型的微课,又要斟选适合在微课中展示的教学资源制作适用的影音动画。微课同时加快了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多彩,学生学习方式更加多元,教师教学手段更加多变,师生互动方式更加多样。微课可以把学生带入神奇奥妙的物理世界,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提供足够的动力。这为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是,何时是使用微课的恰当时机、如何在运用微课时把握分寸仍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适时:巧用微课解决教学难题

(一)利用微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新课的导入,除了实验引入,最常见的是靠教师的语言导入。可是并非所有的实验都适合课堂上演示,教师的言辞有时也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适当使用微课作为新课导入的媒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温度与温度计》这节课的引入,笔者原本从学生熟知的水的三态变化来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让学生认识到物态变化的知识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后来发现用较长语言来描述水的三态时,学生并不感兴趣,于是制作了一个微课:从动画片《神奇的校车:水的故事》中节选一个“水之旅”的片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涉及到水的固、液、气三态的变化,画面中小朋友们活泼逗趣的对话,浅显易懂的注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微课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验难题

教学过程中,只要是课堂上可做的实验,笔者一定会做演示实验或让学生分组实验,让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但有些课堂中不能做的或受条件限制不好做的实验,可以利用微课来展示,或通过微课加强演示实验的效果。

如在讲授超导磁浮现象时,学生很难想象。笔者就下载国外的超导实验视频,配以中文旁白,制成微课。在课堂播放时,学生在惊叹的同时也理解了超导的磁浮现象。

又如沪科版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为了保护师生和从环境安全角度考虑,教参建议将托里拆利实验实物演示变为录像观摩。我们集备组合作拍摄实验录像,并且延伸探究:如果玻璃管倾斜是否影响大气压的值?玻璃管粗细是否影响大气压的值?然后将录像制成微课,全组共享。由于是自己学校的教师做实验,教学情境真实生动,且可将实验细节突出放大,这就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印象。

(三)利用小结拓展类微课做好课堂总结,及时解决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的总结环节,笔者常常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做成小结拓展类的微课,让学生当堂及时消化、理解教学难点,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在讲授《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明白“密度”的物理意义,于是制作有关密度定义的微课在总结环节使用。微课中,根据学生分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有意义的,它可以用来鉴别物质,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科学家引入“密度”这个概念,最后配上两道中考关于“密度”定义的实验探究题,让学生自测。微课播出后,大部分学生反映不但对密度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还会用新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可见,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教学重难点呈现出来,不但可以帮助教师精炼教学内容,而且可以紧抓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当堂学习新知识的效率。

(四)复习课利用微课温故知新

在实验复习课上,学生经常反映只知做过某个实验,却回忆不起来当时的具体实验场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物理组的同仁们共同合作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逐一演示,拍摄制成微课视频。在复习课上通过微课进行实验情景的再现,包括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这种的实验情景再现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而且能以情景促思维。

我咋流氓了。你不要听外人瞎戳哄,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那种人。他们盼着你把事情做大,你杀了我,然后吃枪子,你老婆不又成了别人的老婆吗?自己的老婆成了别人的老婆,让别人天天搂着睡,天天弄那事,你在九泉之下做鬼也不踏实哩。

我们不但拍摄教师演示版的实验视频,而且平时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与实验员配合,专门搜集拍摄学生“经典”错误操作,并将此制成《学生实验错误操作微课》。每次在复习课上播出时,学生看到自己的小伙伴在做实验,就格外兴奋,格外专注。

初三物理总复习阶段,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复习时间却很短。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选练习。我们初中部的教师就分工合作,每人制作1至2个的专题练习类微课。如:《特殊法测固体密度》《特殊法测液体密度》《动态电路分析》《电路故障专题》《初中物理常用科学方法》等专题类微课。这种专题练习类微课以典型的例题解析和配套练习题,引导学生深思、精练、总结,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掌握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二、适度:善用微课辅助教学的原则

(一)微课的“微”字,才是它的精髓

微课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其本质仍是一种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我们偶尔会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上课,教师三言两语之后,便开始播放微课。教师只负责点击鼠标;有些微课配有语音讲解,教师甚至整节课说不上几句话!

须知微课再好,它也不能完全代替物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微课的“微”字,才是它的精髓。

另一方面,不宜在一节课中大量使用微课,更不能用它代替教师授课。微课只适合在教学的重要节点出现,要么是为了突破重难点,要么是为了激发求知欲,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好。

要不要用微课、用多少微课、如何使用微课,是物理教师备课时就应该思考的问题。永远别忘了:在研究多媒体技术之前,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

(二)微课,要给物理课堂带来更多精彩的“留白”

物理教学中要为学生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演变,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上,即便教师不曾有意停顿,但板书的时候、发习题的间隙,都是些天然的“留白”,多少给了学生一些体会知识的余暇。

有人担心微课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会导致学生失去自己思考揣摩的时机。其实只须做好教学过程的时间安排,用微课辅助教学会给物理课堂带来更多精彩的“留白”。一方面,高度精炼的微课内容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崭新的问题激起他们思索探究的愿望;另一方面,合理运用微课,省却了大量的板书、板画、抄习题、展挂图的工作,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发言讨论提供了时间保证。

课堂上有了更多探讨的机会,师生就容易形成思想的共鸣,“以学生为主体”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不太简单”的微课,才能留给孩子们思维成长的空间

微课可以展示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降低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有利于学生对较难知识的学习。

人们往往过于强调微课的简单易懂,但其实教学更需要“不太简单”的微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物理课的重要任务之一。“跳起来摘桃子”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最佳心理。如果物理教师不给学生提供“跳起来”的空间,便塞给他一个“桃子”,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的惰性和单向性。微课的设计、制作和应用,都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好的微课设计,在强调学习过程直观易懂的同时,不会去迁就学生目前较低的思维水平,而会通过问题设置、悬念诱导、呈现差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经过深入思考探究之后才“发现”物理结论。“不太简单”的微课,才能留给孩子们思维成长的空间,才有利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尊重教育规律、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适时、适度地使用微课,才是中学物理课堂现代化的“王道”。

[1]和晓东,张军朋.物理微课的概念、特点及分类[J].物理通报,2015(11).

[2]仇宇隆.浅析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4).

(责任编辑:詹国荣)

2015年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面向学习创新的物理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FZ2015ZX015)。

猜你喜欢
利用微物理微课
只因是物理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