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7-04-17 09:51耿玉辉吴景贵王淑华刘文利张月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耿玉辉 吴景贵 王淑华 刘文利 张月

【摘要】本文通過对土壤地理学教学环节的改革,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改变当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通过对学生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能力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主动性学习 土壤地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23-02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欠缺等情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但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国家和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目前教学中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土壤地理学教学的经验和理解,就如何通过土壤地理学改革进行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体部分,往往会影响整个课程教学效果。对此,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要由灌输式教学改向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多提问具有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思考;其次,可以把下次课的知识点提前留给学生预习和了解,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渠道,学生可以找到丰富的土壤资源图片、土壤标本,地理景观等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浏览了解,提高了对土壤地理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性学习。

二、课后作业

布置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答案的作业,这类作业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可以是有争议性的。让学生不是单纯的通过书本或者参考资料直接找到答案。而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通过查询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当前研究现状,进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例如结合土壤分类方法说明黑土在世界上的分布?由于不同的土壤分类方法使最终答案有所不同,学生在在查询黑土分布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前土壤分类的方法有哪些,从而确定黑土的划分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光学会了知识,而且懂得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最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际技能的掌握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学生对实习热情较高,但往往都是被动性参与,最后学习效果较差。改变传统教学实习的方法,首先应该从实习的组织方式上改变,由老师宏观指导,学生自己组织实施。例如根据情况让学生自发分组负责实习的工具、纪律、后勤服务等;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提前告诉学生每一次要去的地方,让学生实现根据地点,了解实习地点的气候、地形、生物分布等情况,并判断有可能发生的土壤类型及相关特性,这样再通过实地踏查,就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能力。在野外实习结束后,学生分组进行实习总结汇报,鼓励学生就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如黑土层变薄,盐碱土如何利用等。学生在经过实践后,有了直观的认识后,在准备汇报内容的时候,再次温习理论知识,并经过思考加工,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达到了巩固知识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目的。

四、考核方式

为提高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热情,在考核方式上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首先在考核上要增加平时课题提问、课后作业等方面做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激发学生平时参与学习的热情;其次在期末考试内容上,要减少单纯靠背来回答的试题比例,增加增加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如从当前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谈对盐碱土开发利用的理解,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对盐碱土的发生形成及特性有较好的掌握,同时也要求学生要结合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实现了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认识实际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标准要求更高,高校通过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式,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达到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振宇.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33-37.

[2]房莉,余健.对土壤地理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思考[J].教法研究,99-100.

[3]王志敏.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地理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教学科研,2014,(328)37-38.

[4]王萍,周葆华.基于能力培养的《土壤地理学》教学探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16(3)139-142.

[5]许远贤.试行指导性教学 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开办金融本科试点实践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1,169(2)23-25.

[6]刘陵孙,陈森洲,刘承伟,等. 从主客观题的比较分析论加强主观题考试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1,(5):17-18.

本文由2014年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课题、2015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50213)资助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