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7-04-17 09:51李超马春蕾孟凡岭刘成功胡桂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李超 马春蕾 孟凡岭 刘成功 胡桂娟

【摘要】本文介绍了辽宁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向应用型转变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要求,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教学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应用型高等教育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28-01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我国相关院校的转型思路和模式。这表明国家已经将应用型高等教育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予以重视。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是培养适合现代化企业需要的知识面广,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直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2]。这使得我国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在辽宁大学的相关教学改革项目资助下从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的改革尝试。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学科。应用型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是面向工厂生产实际和工程技术开发,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一定研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它将传统的陶瓷工艺学、玻璃工艺学、水泥工艺学等硅酸盐材料工艺学和计算机科学、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具有多学科有机融合、交叉复合的专业特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国家和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院在制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过程中,按照“重技重能”的教学理念, 注重学生的工程素質、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遵循无机非金属材料学专业的学习规律,建立起具有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研发能力培养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以工程实训为基础,提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分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首先,我们针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重。改革之前,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为“教学、研究型”双重目标,因而,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相对较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分配比例仅占15%左右。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处于应用型转变本科的院校,学生本科毕业后的去向很多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在为学生打下较深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训能力,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提高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就成为应用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必然选择。基于此,经过充分调研,我们在制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计划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达到了24%。

其次,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强化应用和设计性实验。专业实验按性质可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改革前,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由于课时、实验室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课程较少。为此,我们在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的同时,一方面,大幅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环节。例如在原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实验”、“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实验”课程基础上,开设出“硅酸盐材料综合性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型实验”和“先进无机材料设计竞赛”等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检测,新材料的研发等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硅酸盐材料综合性实验”课程是在“陶瓷工艺学”、“水泥工艺学”和“玻璃工艺学”学完之后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工艺能力而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课程,为本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另外,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全部采用研究设计性实验或直接和地方企业合作方式,尝试推行基于项目教育和工程目标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学生解决企业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设计产品的经验。[3]

另外,针对目前高校实验环境和设备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矛盾,我们鼓励教师和学生自主研发、改进实验设备。目前,高校实验设备和环境普遍存在着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高校中的实验设备与工厂中的设备相差太多,学生在实验中只需按几个按钮就能完成实验任务。这类实验设计与实际生产中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二是实验设备先进性不足,很多实验设备对新器件、新标准的涉及严重不足。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在实验室建设中注重实用,与工程设计相一致的原则,通过自主研制或与厂商合作等方式开发搭建了硅酸盐原料筛选设备,陶瓷产品坯体制作平台等一系列实验装置。这些装置虽然有些粗糙,但学生在其上做实验时,获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

三、充分利用课外教学,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充分重视课外活动对大学生的全方位教育作用,广泛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学术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教育环境。具体措施包括:

1.推行以创新创业项目为主导的大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项目的参与对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工程素质,团结协作交流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我院每年都会鼓励每位大学生至少参加一次类似项目,这可充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等创新品质,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

2.学科竞赛辅导。

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应用型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参与竞赛,即可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因此,我院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除了平时积极组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大比武”外,还积极参与全国金相大赛。“大比武”和竞赛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2]

参考文献:

[1]李超,孟凡岭,马春蕾,刘成功,胡桂娟. 应用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6 (8):26-27.

[2]金宏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J].应用型地方高校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2016 33(2):178-185.

[3]李超,刘成功,孟凡岭,马春蕾,蒋成勇,王诗铭.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高校实验室研究,2015:4-6.

基金项目: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课题(JG2016YA0022)。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
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应用型本科《电气基础与PLC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蒙汉双语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思路及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