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2017-04-17 09:51程艳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分析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程艳平

【摘要】要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在进行语文理论教学的过程不仅要教授学生一些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比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劣对学生后续语文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我国各个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在教学个过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本文,笔者就以阅读教学为中心,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58-02

现阶段,我国局部地区在对小学的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虽然对学生掌握知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对小学语文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性,进而教师忽略了自身的教学主体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教师也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突出学生地位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例如,在课堂教师仅仅是让学生对语文课文进行简单的了解就让学生进入自由学习的环节,一方面,在没有对课文有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就让学生自由学习,学生的学习就具有盲目性,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得不到实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能进行准确的引导,一些知识学生理解不足,进而不仅无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实质的提升,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之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极大的打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丧失兴趣,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现阶段,我国不少地区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小学语文教教学,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教学的教学方法都是千篇一律的,细致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构还停留在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等环节,长期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致大大降低,进而学习效率也极度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在长期的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就会出现厌学的心理,出现逃学的现象。综上所述,就是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千篇一律,进而使学生丧失兴趣,最终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

3.阅读教学内容泛化,教师容易对讲课内容取舍不当。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它所涵盖的内容有很多方面,老师讲解的仅仅是冰山一角。由于课堂时间以及课时的限制,教师就要对进行选“角”,透彻的讲解这一角,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彻底的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想尽可能更为全面的进行教学,进而对课文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涉猎,虽然学生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但是都是皮毛,其深度不够、重点也不够突出,使阅读教育成为“走秀”,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没有实际意义。

二、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将学生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对于阅读教育而言,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设立相关的教学情境,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阅读,如此一来,就会避免学生阅读不认真的状况的发生,另外,还可以促使学生探究精神的形成。

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彻底掌握,因而,教师根据知识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如此一来,老师的讲解,加上视觉和听觉的渲染,学生的思维就会主动的融入到课堂中去,其思想和作者发生共鸣,在对课文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而自觉的对知识进行探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行阅读的学习。

2.合理加工归纳教学重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创设特色教学

虽然讲学生在课堂上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整个教学环节而言,老师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较为活泼,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在教学过程如果任其发展,就起不到相应的教学作用,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之外,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思考,不断探索,进而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3.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能局限学生的思维

由于没有受到格式化的训练,因而小学生思维也是天马行空式的思维。对于这一现象,老师要做的不是对其进行打压,而是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允许学生个性的发展,当学生对阅读有不同的见解时,应给予其尊重,而不能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模式里。之外,对于学生的提出一些较为古怪的问题,也要耐心的讲解。综上所述,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阅读更具有生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俗话讲,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阅读的学习不仅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之外,对于其学科的学习也极为重要,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应对其加以重视,应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在探索中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为小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任丽艳.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4):89-89.

[2]刘颖. 新课程语文教学“读”领风骚——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2(11):72-73.

[3]叶文彦. 书声瑯琅,温润课堂——浅谈小学语文中朗读教学的应用[J]. 教育, 2016(6):00215-00215.

[4]李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 200(5):18-18.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分析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