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物理探究式设计教学与教学实践

2017-04-17 09:51楚淑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造探究式教学创设情境

楚淑芳

【摘要】兴趣与好奇心能够使人保持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促进人们不断地成长与进步。同样,对物理现象方面的浓厚兴趣可以有效促进物理学习的有效性。为了让中专学校的物理老师有意识有目的性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思想感情变化,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从多方面探究学生主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实现学生多方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引导 创设情境 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99-02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的在所教学科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生活情况解决现实问题,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专学校中探究式物理教学能够将学生在专门学科学习中更好的发挥积极性和实践探索性,不管学生能得出正确与否的结论,对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进步,因为学生掌握的是探究的方法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教师来说,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评价指导,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探究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丰富了物理教学体系,在新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自身都有一个很好的定位。物理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物理学知识结构体系,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这一学科。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物理新知识新现象,教师将自己定位为物理新知识的初学者,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才能与学生一起去探究各种神奇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更好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具体来说,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针对具体物理现象,启发学生提出相关物理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假设验证等方式得出结论,最后分析总结知识。

探究式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根据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状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从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实践应用进行分析说明,以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一、探究式教学之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大胆假设

1.细心观察生活,提出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可以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物理现象,对我们周边存在的常见现象多问一个为什么是我们探究物理知识的良好起点,例如。公交车拐弯的时候我们身体往哪一侧倾;滑冰鞋的鞋底为什么是一把刀的形状;壶嘴的白气是不是气体等等。

2.从自然现象中提出物理问题。大自然充满神奇色彩常常让我们惊叹不已,那其中存在物理学奥秘吗?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谈论,可以提出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雾凇是怎样产生的、雨后为什么出现彩虹等一系列问题。

3.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测和假设。首先,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物理学知识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解释说明,例如海市蜃楼现象会用到光的知识,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会用到能量转换的知识。对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小组,相互交流探讨,引导学生大胆假设问题答案,并对探究结果进行简单的归纳分析,以便学生下一步更好的验证猜测结果。

二、通过多种方式创设物理探究情景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适宜的方式创设具体情景模式,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寻找解决方法的求知欲望,提高物理学习积极性。

1.以语言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受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的限制,教师利用语言表述物理现象,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是物理教师中做常用的方法。教师描述常见问题并对学生展开提问,为降低学生陌生感,教师可以创设与日常相关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知识内容时,结合下雪后撒盐的生活场景;学习杠杆滑轮时, 让学生回顾夹筷子吃饭时的场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物理实验是中专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同样也是探究式物理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能发现更多直观具有启发性的问題,并且学生很容易在实验过程中找到答案。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简易连通器,学生会对自己的成果非常自豪并迫切的想知道为什么连通器内的液体能够总是维持在同一高度。

3.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起到比语言表述更为直观生动的效果,探究式教学辅之以多媒体可以创设丰富多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河流的结冰与融化,展示冬天的皑皑白雪等不同形态的水,让学生思考液态水为什么会变成固体和气体呢?

三、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专物理教材中涉及很多需要学生掌握的物理实验,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学生在大量训练中不仅会使用基础的物理仪器而且可以学生实验的基本方法例如测量、加热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规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分析能力。物理实验探究不仅包括课堂内的实验,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进行的实验操作,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课堂内的实验探究活动,首先是对实验器材的多样化选择,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在探究实验时会对很多器材做出不同的选择,教师应该在控制安全因素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对不同器材进行多方探究。不同方式的选择让学生保持高昂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后是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对不同因素的控制,可以探究不同的实验对象。由于学生在认识水平上的限制,在课堂时间内很难很好的完成多种因素的实验探究,因此教师应该有重点的帮助学生控制好实验变量,使学生很好的完成实验探究。最后对实验操作中传递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应该相互协作,记录好收集的实验数据和得出的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相互交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进步。

课下的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小工具在课下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并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运用,学生应该有目的的进行物理实验探究,例如学生在学习温度后,就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在课下制作简单温度计,通过这些课下活动学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二是课外实践活动应该对课堂知识有所延伸更好的进步,例如在学习晶体融化知识时,引导学生探究晶体融化的影响因素,学生在可以用盐、糖等家庭常见晶体,探究液体、温度等对晶体融化速度的影响。学生不断改良实验装置进行操作,更好的控制误差,得出准确结论,巩固物理知识。三是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学习的各科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下的实验探究,都需要注意实验针对性应该强,并且学生易于操作。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集中起来,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将最切实可行的方案选出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探究式教学是改革创新物理教学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物理学知识,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关注最新实时动态穿插到物理知识中,调节学生学习状态。物理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简单学习,还应该扩展到实际生活运用当中,利用在学校中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校外实际问题,是对学习的拓展与提高,像对河流污染程度的检测等环保问题。探究式教学还要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式学习,通过对多学科的有效利用,学生全方位的调动所学知识,提高中专学生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开展探究式教学实践,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学校方面还应该通过创新教育环境等有利措施为教学实践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郑小英.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问题扫描及对策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08) .

[2]顾永健.优化探究设计提高教学效果[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03) .

猜你喜欢
创造探究式教学创设情境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