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微资源的整合利用

2017-04-17 09:51黄婷符方健曹鹏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高等数学

黄婷 符方健 曹鹏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微资源建设的时代性,以及如何建设微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微资源。通过对《高等数学》微资源的整合利用,改进《高等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促进《高等数学》教学信息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资源 高等数学教学 信息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13-02

一、互联网+教育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随之各行各业纷纷响应“互联网+”行动。作为教育行业的一线教师理所当然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把互联网加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推动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毛细血管已经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大部分高校却把网络拒绝在课堂之外,当前中国高职高专学校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绝大多数教室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和电脑一应俱全,但这些设备的使用频率却不高,大部分教师仅仅用来播放课件,因为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没有随时使用网络的习惯。在一线教学中没有把网络连接上——没有连接上的是海量的教学资源以及媒介间的互动。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缺的不是硬件设备,而是意识观念。因此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不能闭门造车,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试图把互联网加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适合教学对象使用的资源并且与学生互动起来。本文以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为例,探讨用互联网把教师、学生、资源联系起来,形成适合信息时代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高等数学微资源的建设

1.建设微资源的时代性

多年以来,高等学校根据本校特色以课程为单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资源库建设,比如精品课程建设。很多高职高专学校都把《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做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里面包括这门课程的课件、习题集、考试题库等。资源库建设的初衷是通过有经验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成果总结出来,给更多的人学习和提高。但这么辛苦做出来的资源很少有人愿意与别的学校共享,即使校内共享,本校教师也很少拿来使用。大部分的精品课程资源被束之高阁,鲜有人问津。再之,精品课程这类资源虽然涵盖内容广泛,但由于其内容繁冗,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已经不再适用。随着各种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的出现,使得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人们习惯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工作、学习、娱乐,长篇大论式的信息年轻的学生已经不喜欢接收了,学生喜欢 “微”产品,比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微课等。因此对于《高等数学》精品课程这种信息量庞大的资源学生是不愿意去关注的,建设课程微资源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2.如何建设微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但对大部分高校来说,《高等数学》的微资源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网络上搜索发现主要是少量教师做的以某个知识点为主题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作品,微课涉及的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但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很多做微课的方法和理念非常值得借鉴。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做成微资源,重点挑出学生学习时容易碰到困难的部分进行建设。因此《高等数学》微资源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重难点解析、习题讲解、拓展与应用。比如极限的定义、定积分的定义等都非常重要,但很抽象,多数学生在学习这些定义时会遇到困难,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做成微课放在网络平台让学生反复学习。因为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利用课堂时间把所有的习题讲完,拓展与应用就更难以展开。对于高等数学的学习,做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学生在做习题时碰到困难没人指导,很容易放弃,教师从每章中挑出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做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参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多学生在学高等数学时都有一个困惑:高等数学学了有什么用?课堂时间教师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很少涉及到应用,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这样的困惑。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适当的拓展。比如用介值定理解决一个方桌在不平的地面上能否放平的问题,用最值定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等都可以建设成微课资源供学生课后拓展提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那么这些微资源谁来建设呢?憑个别教师的力量是很困难的。要想建设好这些资源,应该由学校牵头组织,并且拨一定的经费进行校本研发,需要团队的力量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具体应以教研室为单位,整个教研室的教师分工合作完成。也可以和兄弟学校共同制作,共享微资源。但这个资源不能是静止的,初步建成之后,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动态更新。当然也需要不断地从网络上吸取微资源精华,有些可以照搬,有些可能适当修改再使用,有些思路方法值得借鉴。不论是资源的内容还是思想方法都要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

3.微资源的有效利用

要摒弃精品课程资源被束之高阁的做法,教师团队研发出来的微资源应得到充分的利用。

具体怎么来使用这些微资源呢?首先当前国内外非常热门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值得借鉴 。根据学习内容的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把相关微资源布置给学生课前在线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巩固和提高。在线学习时碰到困难可以及时与教师或同学通过微信、QQ等平台互动,突破了学习空间的限制。其次全班几十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不一,并不是所有学生同时能掌握同一个内容,这时候把重难点解析的微资源推荐给这些学生,学习能力低些的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多花些时间同样可以达到学习目标。再次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很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把拓展应用的微资源推荐给这些学生在线学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另外,高等数学是很多专业的基础课程,升学或资格证的考试都需要用到这门课程,因此微资源在学生复习考试、考研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微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教师主导是否得当有很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需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在高职高专院校很多教师还处于被动接受互联网信息与网络资源的阶段。因此教师使用互联网与资源的意识需要提高,把微资源穿插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还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也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同时,教师需要把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的意识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因为在高职高专学校年轻的学生已经能熟练地使用互联网社交与娱乐,但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意识很薄弱,因此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很重要。教师不仅需要把自己建设的《高等数学》资源推荐给学生,也需要向学生推荐相关网络资源及《高等数学》文献资料,让学生眼睛不只是盯着教材,打开学生学习的视野,从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养分,养成信息化时代的学习素养,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结语

以《高等数学》微资源为媒介,教师、学生线上线下都能参与进来,师生、生生不只在课堂互动,利用网络平台可以随时随地互动,学习上碰到困难可以随时向教师、同学请教,碰到好的学习资源即刻与同学、老师分享,教师不再只是教师,更是学友。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教与学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0/7/29].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陈玉琨 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 资助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基于微课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QJY1251567).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教学高等数学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兴趣驱动对策探讨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