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促启发”模式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方面的价值研究

2017-04-17 09:51贾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小学数学

贾真

【摘要】设问教学主要是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对新事物的探索性。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单一型的,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对问题的理解都是有很多漏洞的,而提问是促进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提问不仅可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同时还能够获得新知识。这就需要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善于发现重点问题,提出设问,并掌握一些设问技巧。

【关键词】设问启发 小学数学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17-02

问题是探索启发认知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多是线性的、形象性的,在认知外界事物中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漏洞很不周全的地方,那么老师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在小学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引导和启发。

一、在小学课堂中提出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小学阶段,每个班级中的孩子们,都存在知识、认知等方面的不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采用统一的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要有针对性是指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超出了小学生能力的问题或者问题很简单都是无效或者失败的问题,不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激发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问题的难易层次也可以慢慢加深,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就会慢慢打开,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照顾全班的同学,小学数学课堂得到充实,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有效性的问题是指符合教学课程需要的,能够促进完成教学目标的问题。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是单一的为了达到和学生沟通交流和课堂气氛的活跃,没有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同样也是无效问题,老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是只为了活跃气氛,而是要通过问题达到启发现代小学生思考的效果,相反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二、在小学课堂中提出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小学生的认知大多数是形象认知,对于抽象的理论讲解提不起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想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提出具有吸引力、有趣味性的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力以及探索欲望都是很强烈的。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可以问学生“圆形有什么特点呢”“车子的轮子是什么形状呢?为什么不能是其他的形状呢?”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不同形状轮子的车子的比赛,看谁先到达终点。小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充满好奇,在比赛的乐趣中促进了思考,一步一步发现圆的特点,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鼓励每个小学生自己动手去完善知识,這时老师在课堂中就是抓住实践和知识的结合点,通过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并掌握知识。比如《除法的初步认识》中,有8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同学,该如何分呢?这样类型的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去得到答案8÷4=2。

一般来说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及深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课堂问题同样遵循这个特点,分层次的启发学生,让学生逐步的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例如,在《分数的加减法》中,可以先提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接下来可以提出不同分母可以加减吗?最后引导小学生如何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进行加减。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小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启发对于新知识的认知理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三、在小学课堂中运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提问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是充满好奇的,追求标新立异的事物的心理特点,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听了以后就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布置悬念提出问题,一些题目复杂的问题可以分清层次提出问题等。不同形式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知识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学生不仅更加准确更加牢固的了解知识,还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

四、在小学课堂中掌握时机,评价学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优化教学结构。在课堂上要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让学生充满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学习乐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解析加减法时,老师可以在最后的提问中进行提问,“谁能说一下今天学习的加减法的定义?”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归纳能力,进一步的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指出回答的遗漏或者不足的地方,但是对于学生的积极回答要给予肯定的评价,激发日后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对于数学的学习充满自信。如果学生的回答非常准确,老师在课堂中要即时进行表扬鼓励“某某同学回答的非常好,一定很认真的听了老师的讲解并且努力思考过,老师希望以后大家要向某某同学学习。”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完美,有遗漏偏差,老师可以说:“某同学所说的虽然不够全面,但重要部分已经表达出来,哪位同学还可以补充一下?”如果有个同学的回答偏离加减法定义,老师可以说:“你也努力的思考了,不过有些偏差,希望你继续努力,听一听其他同学的理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课堂效率,要以学生为主,通过课堂发问的形式启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课堂设问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定,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寻找乐趣,享受乐趣。同时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阿年.巧妙设问,启发认知[J].高效课堂,2016(04):108.

[2]杨丽媛.小学数学课堂设问技巧[J].教育,2016(02):68.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