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4-17 09:51孙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孙莹

【摘要】“问题意识”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和发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出发谈一些经验和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46-01

在教学活动中,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或者有疑惑的问题,进而引起他们心态的变化,进而驱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可以说,问题意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起点,是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保证。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是问题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一、学生“问题意识”较差的原因

1.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仍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无论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还是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活动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了能力、情感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过分注重知识必然会造成学生与教师都产生“唯书至上”的观念,凡是书上写的都是科学的、凡是教师讲的都是正确的。在这样的观念驱使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在一些公开课上。

2.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误解:以提问代替启发式。首先考虑教师的问题,是不是学生的问题。显然,大多数问题是为了便于教而设立的,学生的观察、讨论、回答都是教师事先策划好的,学生只能在这些框框中打转,既使偶尔有学生跳出了这一框框,教师也会赶紧把他拉回来。那种一问一答,你讲我听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到底给了学生多大的思考余地,给学生多少主动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用不着探究,当然也就“不会”提问了。

二、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措施

1.创设良好环境,让学生敢问

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中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教师要采取措施,强化问题的环境:如设立“问题卡”与“问题专栏”,及时地记载在大脑中闪现的问题与灵感,并通过问题的交流,使学生时时处于问题情境的氛围之中。

2.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

数学问题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生活式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问题,从而让学生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冲突式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还需要创设操作式问题情景。皮亚杰指出“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操作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能使学生亲自感知事物,主动愉快地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制作活动角去比较、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无论是哪一种,教师都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展开,具有一定的新颖性、适度的障碍性、灵活的技巧性。

3.注意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可能是新的数学内容引起的,也有可能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引起的,教学内容是固定的,而且大部分内容逻辑性较强,缺乏趣味性,仅靠内容本身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时也不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多观察、多思考,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观思维,并引导他们找出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不同处、矛盾之处,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另外,教师在授课前要让学生自学,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自学都是在求知欲的推动下开展的,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了解和熟悉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让他们根据自学的内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要通过这些问题,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学生经过自学和思考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叫百分数?(2)百分数和原来的分数一样吗?(3)百分数有什么用处?这样的教学安排,调动了大多数学生求知欲,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随着问题一个个妥善解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地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问题意识也得到了锻炼。

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有的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何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必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提问的精神外,在课堂上还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

总之,有问题,才会有思维;有问题,才会有求异;有问题,才有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老师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问题充满课堂,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这也是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林振华.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师,2015(33).

[2] 陈炜丽.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2014(12).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