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转变

2017-04-17 09:51奚希辉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

奚希辉

【摘要】在进行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结合自身经验,对目标性内容形成初步认识,因此学生在思考时就会受到脑海中已经成型的概念的迷惑,从而对科学概念做出错误理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巧妙的将学生的迷思概念进行转变,本文就从初中教学特点为出发点,研究并分析了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对策,以期对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迷思概念 初中科学教学 转变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62-01

学生的思维意识是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的,因此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对日常接触的事物及现象进行较为清楚的概念设定,而这部分概念往往是学生通过自身认知所形成的创造性概念,但是学生却没有足够的经验能够对概念进行理论性及科学性验证,而这部分概念并不科学,与科学实质相差甚远,这就使得迷思概念的形式化更加显著,这不仅能够对学生日后学习及认识事物造成不利影响,更会使其真正作用难以发挥,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拿捏精准有效的教学策略,扭转学生所存在的认识误区,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一、在实际教学中影响学生迷思概念的因素

1.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

初中科学的内容大多数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种联系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中的经验进行结合,再加上受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影响,其对许多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认知因受到经验的影响而非理性进行观察,这就造成学生迷思概念的产生,而大部分的概念也并不存在任何意义。

2.受个体认知方式的影响

个体认知方式主要体现出的特点为感性认知,这种认知方式以自身的思维思考方式作为出发点,在对周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习惯及喜好探索事物的规律及特点,这一种人类原始的认知本能,但是,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经验也明显不足,并且检验较少,思维简单,往往把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当作本质属性。例如:学生小时候看到麻雀、乌鸦、燕子等,通过自己大脑简单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把“会飞”归结为鸟的本质属性,而不能抽象提炼出鸟的本质特征。

3.受教师授课方式的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将教学侧重点放在知识传授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室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则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往往是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而非真正的对科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并且教师在对科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容易忽略知识点在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作用,过度强调一个知识点在授课章节内容的作用,这就造成了学生产生一个很深刻的认知形态,对科学中的知识点形成片面性的认知。

二、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

1.利用科学方法,对学生的迷思概念进行探查—转变迷思概念的前提

教师想要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首先就要清楚学生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频繁交流及测验对学生践行了解及调查,通过调查所得数据对学生产生的迷思概念进行研究。目前在教育领域中,有多种对学生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是通过与初中学生的交流访谈来进行迷思概念的研究,在此次研究中主要是以燃烧作为研究主题,通常学生对燃烧的概念只是生活中存在的火焰燃烧,因此学生在对燃烧的认知中存在着许多的迷思概念,例如:在进行调查时有54%的学生认为燃烧需要应用火才能点燃;60%的学生认为金属制品不可能产生燃烧情况,72%的学生认为燃烧反应必须有氧气参与,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迷思概念,教师可以应用这些迷思概念构建适当的教学框架,以此来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正确的科学理念。

2.讨论交流,互相辨析—转变迷思概念的途径

在当前的教学理念中,交流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主要地位,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学生之间相互的讨论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并且可以提出自己的认知观点,对不同的认知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对不同观点内容进行辨析,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构建新的科学概念体系,这种改变学生迷思概念的粗策略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活跃的思维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学习方式及理念,从而积极的接受科学知识。例如: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存在迷思概念,为了转变这一认识,教师可以用手握木棒向上做匀速运动,让学生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摩擦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相反”;有的学生反驳“如果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同時重心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两个竖直向下的力能使人向上做匀速运动吗?”。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用自己原有的概念无法解释现象,从而使学生改变了自己的认识,建立起正确的概念。

总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迷思概念进行研究,根据迷思概念的内容及科学教学中的需求对学生的认知进行调整,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概念进行优化转变,使学生可以形成顺应科学概念的认知,促使学生将以往的迷思概念转变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冰.初中化学迷思概念的现状及其转变对策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2011.

[2]陆林忠.例谈初中科学迷思概念修正和重建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2(17):62-65.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教学
走向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
浅谈调节初中科学教学课堂气氛之方法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试题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例谈“小组合作,差异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科学教学“兴奋点”创设的探索
网络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意义及实施策略
初中科学互动课堂的具体教学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