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7-04-19 11:03唐雪莲
今日健康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

唐雪莲

【摘 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明显比开腹组少,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住院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疼痛、感染、肠梗阻、盆腔粘连、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开腹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率、子宫肌瘤复发率和子宫异常发生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较传统开腹手术效果更加显著,且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传统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疾病,属于良性病变,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随着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迅速发展,使得子宫肌瘤的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采用传统的开腹式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也在不断地增加,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应用中逐渐表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1]。但是目前临床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尚且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以下就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腹腔镜组50例患者,患者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37.9+2.7)岁。患者的肌瘤经检查平均有1.9个,平均直径为(4.5+0.2)cm,平均子宮增大如孕40-90天大,患者的平均生产次数为(1.6+0.5)次。开腹组50例患者,患者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8.4+3.4)岁。患者的肌瘤经检查平均有1.8个,平均直径为(4.4+0.3)cm,平均子宫增大如孕40-90天大,患者的平均生产次数为(1.8+0.6)次。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1.1 入组标准

①所有入组均在入院后经(妇科超声)检查以及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②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了入组同意书[2]。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较为严重的心、脑、肝、肾器质性病变患者;②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④合并有麻醉及手术禁忌证的患者;⑤合并有精神疾病、及交流障碍的患者;⑥无法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配合的患者[3]。

1.2 治疗方法

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取低足高膀胱截石位,在脐孔或脐上进行穿刺,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同时在左下腹与右下腹置入Trocar,对盆腔脏器、子宫肌瘤进行探查,明确疾病部位。在子宫肌层处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后的垂体后叶素6U),直到肌瘤周围组织发白为止,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切开子宫肌瘤的突出层面,使用大抓钳对子宫肌瘤进行钳夹、牵拉、旋转,尽可能从一个切口去除更多的肌瘤。完成手术后,关闭瘤腔,冲洗盆腔,排出二氧化碳,缝合切口。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常规开腹,在子宫肌瘤突出部位切开肌瘤肌层,剔除肌瘤,然后逐层缝合。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在分析过程中,对计数资料使用(x-±s)的方式进行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的方式进行表示,用X?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明显比开腹组少,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住院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2.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疼痛、感染、肠梗阻、盆腔粘连、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开腹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2.3 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率、子宫肌瘤复发率和子宫异常发生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育龄期女性是子宫肌瘤的高发人群,子宫肌瘤疾病的发生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有传统开腹手术和新兴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

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肿瘤疾病,属于良性肿瘤[5]。对于较年轻的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如果对这些患者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就会在腹部留下疤痕影响美观、并且开腹手术切口比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大,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的休养时间较长,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较久,因此,采取该方式治疗的患者需要较长的住院时间才能恢复,术后患者所承受的疼痛也较大[6]。并且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由于创伤较大,会给患者的子宫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生育能力,并且开腹手术后存在着复发和肠道粘连等一系列的问题。面对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带来的不足,临床上引入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疾病[7]。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效的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众多缺点,具有创伤较小、切口外观美、术后痛苦较轻、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和住院时间较短的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成为了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手术方式[8]。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出,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明显比开腹组少,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住院时间明显比开腹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夠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本次研究还显示,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疼痛、感染、肠梗阻、盆腔粘连、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开腹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更加良好的临床安全性。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率、子宫肌瘤复发率和子宫异常发生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近期疗效。不仅如此,由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因此能够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较传统开腹手术效果更加显著,且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梁月珍,杜珍,陈志美.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2):209-211.

[2]陈亚非,刘桂英,陈丽琼,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6):34-35.

[3]高亚洲,孟祥玲,马秀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5,36(35):6376-6377.

[4]Andrea Tinelli,Brad S,Hurst,Gernot Hudelist,et al.Laparo scopic myomectomy focusing on the myoma pseudocapsule: technical and outcome reports[J].Human Reproduction,2012,27(2):427-435

[5]王恩杰,王伟娟,郭蕾,等.无气腹皮下悬吊式腹腔镜与传统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别除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8(22):2007-2020.

[6]张建红,杨宝珍,胡玉玲,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别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J].医学综述,2013,29(26):3066-3068.

[7]王瑞敏,侯鳃.腹腔镜子宫肌瘤别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43(7):852-853.

[8]沈晶.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别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4):44.

猜你喜欢
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胸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对比
4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体会
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