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性和可行性系统评价

2017-04-19 12:34万鹏
今日健康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传统开腹手术可行性安全性

万鹏

【摘 要】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通过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早期胃癌患者80例,其中40例通过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0例通过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针对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通过腹腔镜与传統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腹腔镜技术,在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 传统开腹手术 胃癌 安全性 可行性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病变部位多出现于胃窦部,特别是胃小弯侧,病情复杂,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必须进行早期有效治疗。本文为探究早期胃癌患者通过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早期胃癌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请看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人和17人,年龄在45-7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5±2.1)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人、15人,年龄在40-8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60±2.5)岁。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 临床诊断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两组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2];(2)获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代谢紊乱、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通过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主要方法为: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实施全身麻醉,操作者选择合适的位置,一般位于患者两腿之间或左侧部位。将长度为1.0cm的套管针置于患者脐部下缘位置,CO2充入患者腹腔内部,形成气腹,同时将腹腔镜置入,对肿瘤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且置入两根长度分别为1.0cm、0.5cm的套管针,将其分别置于左右麦氏点和左右上腹部位,腹腔内基本情况通过超声刀进行探查,对具体的手术方式进行确定。若患者为胃底癌,则进行近端胃大部根治性切除术;若患者为胃体癌或胃窦癌,则进行远端胃大部根治性切除术,同时残胃空肠吻合和残胃食管吻合均通过吻合器进行操作,并将腹腔引流管置于腹腔。

对照组通过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主要方法为: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实施全身麻醉,选择合适的切口部位,一般选择上腹部正中位,同时按照胃癌根治手术的原则进行常规游离和吻合。

1.4 观察项目

(1)观察两组平均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情况;(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通过X2进行相应检测;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平均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两组进行对比

在平均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情况看表1。

2.2 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

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明显比对照组发生率(25%)低(P<0.05),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结果情况看表2。

3 讨论

胃癌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泻、恶心、呕吐、咽下困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3],若治疗不及时,出现消化道出血、癌肿穿孔等严重并发症[4],危及患者生命,早期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对患者产生的痛苦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探头的指引,能够清楚的观察到手术视野,且观察范围比较广泛,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因腹腔镜手术不需要进入患者腹腔内进行手术,有效避免了对腹腔内各脏器的牵拉,进而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5]。

本文通过探究早期胃癌患者通过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研究数据显示,在平均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分别为(6.32±1.82)cm、(244.5±24.1)ml,对照组分别为(16.24±3.35)cm、(288.4±26.7)ml,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5%)。综上所述,早期胃癌患者通过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均可以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但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相比,通过腹腔镜治疗后,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出血量,且手术切口较短,应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培生,李冠华,郭灿等.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手术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020-5022.

[2]任堂正,杨俊杰,楼志斌等.无人值守变电站周界光电一体化安防系统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6,53(12):111-117.

[3]李聪,熊茂明,李火友等.腹腔镜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对于早期远端胃癌的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7):1148-1152.

[4]黄昌明,杨娜,林涛等.远端胃癌腹腔镜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5):355-360.

[5]罗桂林,肖春明,李金龙等.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手术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1):17-18.

猜你喜欢
传统开腹手术可行性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胸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对比
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研究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