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新趋势下编辑的传统回归与创新

2017-04-22 19:48刘书芳
出版广角 2017年4期
关键词:出版业工匠图书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版业经历了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阶段,并实现了高速发展。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出版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的工匠精神再次成为行业热点。在新时代下,编辑的工匠精神要有丰富的延伸,编辑要不断创新,切实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关 键 词】编辑;工匠精神;传统回归;创新

【作者单位】刘书芳,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5年,央视热播八集纪录片《大国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用执着的工匠精神感動了大家。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由此,“工匠精神”这一具有传统色彩的词汇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共鸣。

出版业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中国出版业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曾书写下辉煌的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版业经历了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阶段,并实现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出版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的工匠精神再次成为行业热点。

一、时代呼唤编辑的工匠精神

1.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有专家指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精神。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在改变着世界,是国家活力的源泉。《庄子》曾为我们塑造了一批能工巧匠的形象,比如游刃有余的庖丁、粘蝉若拾的承蜩者和削木为锯的梓庆,他们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更不失为工匠精神的杰作。

2.编辑的工匠精神

什么是编辑?国内外几十种工具书对“编辑”一词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这些表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无外乎“对稿件和资料进行组织、收集、选择、修改、补充、编排和设计”等。有关编辑的定义尚有待探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的一切研究和创作的成果,想要公之于众并且为公众所享有,都需要经过编辑的选择、加工和编排。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历史上曾经记录过不少的知名编辑,他们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在精益求精中追求完美,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不朽佳作。战国时期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完书后曾以一字千金的高价悬赏纠错;西汉时期刘向等人整理编辑古籍,曾创造出“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的古籍校雠方法;明朝时期毛晋延请知名学者,在汲古阁精心校刊古籍,毛刻本行销全国。至近现代,众多出版人以工匠精神为理念推陈出新,从而有了“点校本二十四史”、《辞源》《辞海》《大百科全书》等一大批精品力作的相继出版。

3.时代呼唤编辑的工匠精神

一些老编辑常说,静不下心来的编辑肯定不是好编辑。细看那些在出版行业干了一辈子的老编辑们,他们身上有着让人气定神闲的气质,内心有着对出版工作孜孜不倦的动力,还有着对稿件庖丁解牛般出神入化的技艺手法。他们对出版事业充满了敬意,当侃侃而谈当年策划出版的作品时,更是神采飞扬……这是岁月给予他们的光辉和荣耀,他们也因此而无愧于拥有“工匠精神”那份荣光。

相比而言,当今的编辑更多地充满了活力与干劲。他们冲在知识和科技的前沿,与各行各业的专家接触,了解第一手的信息。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也常常会为了图书的销售情况感到不安,会因为要加大图书营销宣传力度而紧张筹划,有时也会为了微薄的收入而郁闷苦恼……他们关注的重点有时会脱离书稿本身,被外在的事务耗费更多的精力。

我们不由感叹,当今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当我们在呼唤用互联网思维来做出版时,编辑身上应有的工匠精神去了哪里呢?

二、编辑优良传统的回归

曾国藩曾在《治心经》中说道,“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此话用来描述编辑的优良传统似乎更恰当到位。编辑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克服得了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做好本职的事。这不仅体现在编辑对出版物精心制作的职业理念上,也体现在编辑孜孜不倦、执着如一的精神追求上,还表现在编辑对出版业无私奉献、勤奋严谨的专注与坚守上。

编辑是文化的传递者,不管科技发展如何日新月异,始终需要工匠精神引航。时代呼唤编辑优良传统的回归。

1.要有敬畏文字的精神

文字是民族最坚实的屏障。古人一向敬畏文字,《淮南子》中记录了仓颉造字鬼夜泣的传说。即便到了今天,许多偏远地区仍有敬惜字纸的习俗。出版是与文字打交道的职业,编辑要始终以敬畏之心对待文字,坚守出版的质量门槛,保证书稿中没有一个错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要“练就火眼金睛”,“于无疑处有疑”,不放过文字中任何一处缺漏。

编辑加工稿件,不在随意,而在刻意,刻意字斟句酌,字字推敲。据统计,1966年版四卷本《毛泽东选集》至今未发现一个差错,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其编校质量可见证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的确,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编辑对文字的敬畏之心不可变。

2.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有了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这何尝不是工匠精神与文化精品的血肉关联呢?图书的编校质量高不高,设计能否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等,都是编辑工匠技能高不高的反映。出版行业素有十年磨一剑的佳话,那是出版人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随着文化快餐的流行,“差错率在允许范围内”潜移默化地成为编辑在书稿付印上的最高追求。作为一名编辑,我们要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追求与行动扎根于每一项工作实践中,绝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只为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的效果而忽视对细节的追求和把控。精益求精的追求要逐步内化为编辑个人的内在素质,并让它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仰和一种力量。

曾有作者针对自己的投稿经历由衷地感叹,“稿件得以发表,源于写稿一半工,编校一半工”。寥寥数语道出了出版物得以保持高品质的原因所在,体现了编辑高度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

传统观念认为,编辑是为人作嫁衣。编辑总是默默地在幕后帮助作者完善书稿,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纠正书稿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等硬伤,还要审查知识的准确性、资料的真实性、表达的严谨性、语句的规范性、谋篇布局的合理性和逻辑思维的严谨性等。此外,图书的装帧设计、印刷工艺和纸张用料等细节,也都在编辑的考虑范围内。而图书一旦出版,读者只会关注作品,关注作者,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编辑是哪位,更不会有人想到编辑的诸多奉献。

作为文化知识的传递者,编辑要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自觉处理好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托尔斯泰说过,“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编辑有了这颗平常心,才能甘于奉献,进而实现编辑工作的尽善尽美。

4.要有传承和创新的精神

工匠精神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尊重。过去的工匠学技能都要郑重拜师学艺,没有师傅口授心传的帮带,他们很难入门。现在,编辑学艺似乎少了这道程序。很多编辑入门前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做铺垫,有着正规的业务培训做指导,似乎都是高资历、高起点,但要取得真经,真正掌握编校技能,还是离不开老编辑在实际工作中的言传身教和适时指导。

工匠精神的培养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而这种精神的自然传承无法以文字来记录,也无法以程序做指引,老编辑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自然流露的耐心、专注和坚持的精神,会自然传递给新编辑。我国著名的出版家,中华书局前总编辑傅璇琮先生,为了使中国出版,特别是中国古典编辑出版事业后继有人,在毕生岗位培训、业务传授的基础上,还进行专门人才的培训。尤其在年迈之时,他毅然受聘于清華大学,为广大学子亲授课程,开办讲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出版专业人才。无疑,这本身就是一种技艺传承,一种精神传承。

编辑的工匠精神少不了优良传统的继承,更少不了传承中的创新。在新趋势下,编辑的创新必须与时俱进,从而赋予工匠精神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含义。

三、编辑工匠精神的创新

工匠精神的指向为凡事追求极致,这个过程本身需要以最开放的姿态吸收前沿的技术,创造最新的成果。由此来看,编辑的创新与工匠精神并不矛盾,而是工匠精神的一种特质。

1.要有市场化的思维

新趋势下,编辑的工作定位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编审校稿,也不能只满足于把书做出来,做精致,还要更多地关注渠道与营销,关注盈利模式。出版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既要遵循出版规律,也要尊重商业规律,书不仅要做出来,还要走向市场,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这个思路出发,当下,编辑的任务已经不局限于做书,他们还要关注新媒体营销、产业链开拓等方面。坚持文化特质是传承,融入商业元素是创新,文化与商业并驾齐驱,出版这个行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

2.要有“互联网+”到“内容+”的构思

2016年底,上海纸质传媒《东方早报》停刊,由其一手打造的于2014年正式上线的澎湃新闻取而代之。澎湃新闻成立两年来,在原创力、传播力及影响力等媒体核心指标方面均已完全覆盖和超越了《东方早报》,从而实现了报社由纸质媒体向互联网新媒体的彻底转型。同时,澎湃新闻新增新闻视频和英文项目“第六声”,且首次有上海国有企业入股澎湃新闻。澎湃新闻以“资本多元”“一休一增”将再领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之先河,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成功转型的标志性案例。

传统出版业在实现“互联网+”并与技术深度融合后,还可与广播、电影、电视和游戏等多种产业合作。由此,出版业的“内容+”将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的知识服务范畴,必然会延伸到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的领域。出版业如何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当下新型阅读需求,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产品与市场的精准对接,这是每一个出版机构和每一位编辑面临的重要课题。

3.要有捕捉信息的敏感度

信息捕捉是图书选题策划的基础,选题策划是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环节。一个成功的编辑只有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进行深入思考和反复锤炼,将其转化为好的选题,才能将高质量的优秀图书奉献给读者。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信息扑面而来,这浩瀚的信息海洋蕴藏着丰富的选题信息,等待我们去挖掘。所以说,编辑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对敏感信息的捕捉能力,在图书选题策划中不可忽视,这也是编辑在实践创新中的实力体现。

4.要有出版“走出去”的眼光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作家越来越多地进入世界读者的视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得雨果奖,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几年间,中国作家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体现。

新趋势下的中国编辑应该看到,出版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和桥梁,而编辑作为文化的输送者,应及时关注前沿文化动态,积极参与到更广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去。

5.要有服务的观念

2016年初,浙江教育出版社改制成为首个地方教育出版集团,其目的一方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是更好地贴近市场,推进出版企业从教育出版商向教育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无疑,这是一种传统出版向新型出版的转变。

面对新趋势下的多元出版市场,编辑应该树立“服务本土,服务读者”的理念,借助“互联网+”的无边界想象,依托出版主业的开发,探索现代出版领域的新发展,拉长出版产业链,从而实现个人和出版社的长远发展。

自古以来,编辑这种技艺从来不曾消逝,它像世间万物一样,需要不断注入创新的因子。新趋势下,我们既要承认出版行业的特殊性,又要用商业的逻辑、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出版业。作为文化行业的引领者,编辑的工匠精神要不断地延伸,编辑要不断进行创新,切实提升自身造血功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四、编辑发扬工匠精神需要注意的问题

编辑要发扬工匠精神,在坚持传承和创新的同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位

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需要追求经济效益,但出版业又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主要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其产品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出版业要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因此,编辑必须把出版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

2.要坚持出版理想

当前,出版市场的图书种类琳琅满目,而真正有原创思想、有传播价值和有文明传承意义的好书少之又少。可以说,这与我们今天出版人理想的迷失不无关系。

编辑应专注于出版真正的精品书,即避免虚假出版,要有打造精品图书的意识和追求;还要做创意出版,不仅要关心当下的社会热点是什么,更要关心社会的真正需要,出版那些能引領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图书。

3.要把牢出版门槛

出版业曾经流行“无错不成书”的说法,这些观念短期影响的是产品质量,长期则会让编辑失去敬业精神,失去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当下,随着国家“制版分离”改革试点政策的开展,编和印过程中的部分环节将纳入民营出版企业的业务链条中。一些民营书业因为市场压力,比较注重经济效益,甚至是短期效益,使得竞争过程中的跟风出版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图书的质量。对此,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更要严格细致,精益求精,保证图书出版质量。

4.要注意辨别良莠

当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如何最大限度地去伪存真,为我所用,将是每一个出版行业从业者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编辑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交流渠道和宣传推广平台,更要学会辨别信息良莠,以避免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

格罗斯在《编辑人的世界》中说道:“对编辑来说,爱一本书像爱一个人,没有一种爱不必负担起相应的责任。”是的,爱书,就好好地对待它。这不仅代表了美国编辑群体的主流思想,也代表了美国出版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编辑必须精耕细作,竭尽全力地提升图书质量,提高出版市场的认可度。

新趋势下的出版代表了精神和文化前沿,更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一部精品佳作的隆重问世,离不开精雕细琢的编校加工,也少不了编辑的创新,它不仅反映了编辑的学识水平、编校技能和职业态度,还蕴涵着编辑的人生目标、出版境界和家国情怀。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纯粹;少了一些投机,多了一些踏实;少了一些糟粕,多了一些精品。

参考文献

[1]刘杲. 出版笔记[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2]牛怀岗. 浅议学术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9).

[3]陈鹏鸣. 出版人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6-07.

猜你喜欢
出版业工匠图书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图书推荐
工匠神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工匠赞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