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存取出版的作者付费问题分析

2017-04-22 20:03武同雁
出版广角 2017年5期
关键词:出版商资助论文

【摘 要】开放存取出版施行作者付费制度具有可行性,但是存在增加作者经济负担、提升财政预算压力以及不合理的重复收费等问题。国外的相关对策包括:制定开放存取资助政策、建立开放出版联盟、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断增强期刊的影响力等。

【关 键 词】开放存取;开放存取出版;作者付费

【作者单位】武同雁,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开放存取出版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兴的出版业态,在全球得到日益广泛的实践。当技术与版权等法律问题解决之后,制约开放存取出版最主要而关键的问题就是出版经费的来源。有的学术组织经过测算认为,相对于传统出版,开放存取出版将大幅度节约出版成本。但是另有观点指出,开放存取出版只能减少印刷与发行费用,而这些费用只占期刊出版成本的很小部分,况且开放出版的技术、设备、系统维护、同行评审费用并不少,甚至高于传统出版[1]。开放存取出版放弃了用户订阅的经济收入途径(或者不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将作者当成收费的对象,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作者付费”模式(作者付费在传统出版就存在,但是理念、意义、操作规则与开放存取出版有较大区别)。尽管作者付费在开放存取出版中的价值与地位被充分肯定,成为主流经济机制之一,但是仍然有必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一、作者付费的可行性

1.作者付费的理论

按照经济学原理,价格是成本的反映,在利益相等的条件下,个体进入市场支付的价格应该等于市场为增加该个体所付出的边际成本[2]。基于网络的期刊出版和传播费用微乎其微,增加用户的边际成本极小,但是如果要增加一位作者,使其论文得到出版与传播,则要付出相对较高的费用,包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开放存取出版的固定成本即论文的收稿、审理、修订所产生的成本,可变成本也即论文的输出成本。开放存取出版技术和设备成本与页面设计、论文电子制作、发布技术、编辑工作流程、Web站点的主机托管、期刊内容的存储等有关[3]。所以,从经济学角度看,作者向开放存取出版商付费是具有理论基础的。如果论文的质量相差不大,作者付费对开放存取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利,因此必然成为出版商的选择。从用户与作者的关系来讲,用户免费获取与利用期刊,对作者的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培塑将更加有利,这构成了作者选择开放存取期刊投稿的一种刺激因素。

2.作者付费的价值

作者是否选择开放存取出版发表其论文,是否愿意付费,取决于这种出版模式是否能够为作者争得首发权、发现权、优先权,以及是否能够提高作者的知名度、影响力。JISC、RIN等机构研究认为,传统出版周期较长,而开放存取出版周期短,易于确立学术发现的优先权。Steve Lawrence的研究表明,开放文献的被引次数增幅高达175%,是印本文献的3.36倍。部分开放存取期刊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比如,Genome Biology的影响因子是6.89,在同主题领域160种期刊中排名第11位,PLoS ONE的影响因子是4.41,在同主题领域86种期刊中排名第12位,PLoS Biology的影响因子是12.4,在同主题领域86种期刊中排名第1位。开放存取期刊的可见度日渐提高。比如,SCI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论文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而整个出版产业学术论文的年增速为3.5%。目前,WOS收录的PLoS、BMC、Wiley、OUP期刊分别为87.5%、67.35%、43.14%和29.03%[4]。CAS、EMBASE、Max Planck、Medline、PubMed Central、BIOSIS等都收录了大量的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论文被引次数、可见度的提高,除了可以给作者带来精神荣誉,还可以创造物质利益。比如有研究结果认为,发表论文达到一定数量后,引用次数增加一倍,工资就可以提升7%到14%。

3.作者付费的意愿

在早期的探讨中,学者们主要是把作者的付费意愿放在付费标准的基础上来考察,认为付费标准与作者的付费意愿呈反向关系。然而,随着开放存取出版的渐入佳境和研究的深入化、全面化、细致化,学者们发现付费标准只是影响作者付费意愿的因素之一,而非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作者的付费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向BMC和PLoS投稿的作者中,90%都没有提出降低收费标准的要求,其他10%也没有完全要求免费,只是希望能享受优惠付费政策[2]。许多学者把期刊的声望、影响力同开放存取出版相联系,认为只要期刊质量有保证,在学术界具备相当的认同度,即便收费也会投稿[5]。为了激发作者支付出版费的意愿,许多出版商采取了综合性对策,而不是片面地降低付费标准,侧重于对科学完整的出版体系的建构与品牌打造,强化期刊形象识别。

4.作者付费的资助

开放存取出版普遍受到资助。其一,开放存取出版作为一类新型出版,对于出版商而言,可能只是新的商业模式,但是对于研究者、政策制定者、资助者、大学院校、图书馆等其他相关利益方来讲,是一种科技活动。其二,开放存取出版能够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Prter Sheehan的研究成果認为,开放存取每年可为英国经济增加17亿美元。一项针对澳大利亚的研究显示,开放存取的最低经济效益是其成本的51倍[1]。在DOAJ收录的开放存取期刊中,受到政府资助的期刊约占到20%,而传统期刊只有4%。另一项针对SCI收录的255种生命科学期刊的统计表明,出版费越高,受到基金会资助的力度越大。SOAP的问卷调查显示,作者支付的开放存取出版费的来源,有83%是研究资金或机构资助,12%由作者个人支付。政府、基金会、高等学校等资助者对开放存取出版的介入与支持,大大舒缓了论文发表与出版费支付之间的张力,提高了作者付费政策的执行力。

二、作者付费存在的问题

1.作者付费的经济负担

出版费的高低影响作者的付费意愿,即便是在有资助的前提下,过高的付费标准也给作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007年,OSI测算,一篇论文开放存取出版的费用是3750美元。2011年,Bjork研究发现,由于开放存取期刊的发表费高达3000美元,只有1%至2%的作者选择这一模式。2013年,Taylor的调查表明,有39%的作者倾向于选择不收费的期刊发表论文。另有研究显示,有79.4%的作者只愿意支付500美元出版费。目前,有的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费高达7000美元。高昂的出版费在成果的发表与传播问题上造成社会分层效应,既影响高质量论文的出版,又制约用户对高质量论文的获取与利用。高昂的出版费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尤其不利,尽管许多出版商对这些国家的作者制定有优惠付费政策,但是政策大多流于形式,未能很好贯彻,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并不在享受优惠权利之列。比如,PLoS就把中国大陆列为发达国家。

2.资助机构的预算压力

没有外部资助,绝大多数开放存取出版将难以为继。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就有专门资助开放存取出版的政策。英国研究委员会拨出1亿英镑要求受到资助的成果通过开放存取出版发表,英国政府也计划用5000万至6000万英镑来资助开放存取[6]。但是,不断攀升的开放存取出版费和越来越多需要资助的发表行为,使各国政府、基金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承受着巨大的预算压力。英国下议院的商业、创新和技术委员会认为,政府应更多地发展和鼓励使用机构仓储,而不是资助开放存取出版。虽然许多机构(图书馆等文献收藏机构)将订阅费直接用于支付出版费,但是由于出版费的总额高于订阅费,事实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了公共财政的支出。“搭便车”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因为那些没有为开放存取出版做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同样能够免费使用开放出版资源。

3.重复性收费的合理性

为了降低经济风险,许多出版商采用了“复合出版”政策──既向作者收取出版费,又向用户收取订阅费。据2011年美国出版商协会下属的专业学术出版部发布的报告,74%的期刊采取复合出版模式[7]。但是,由于付费的标准较高,制约了作者对开放存取出版的选择。复合出版的订阅费与开放存取出版论文的比例有关。比如按照Springer出版政策的规定,当复合开放期刊中开放论文达到8%时,将按照比例减少期刊订购价格,每三年对复合开放期刊进行一次定价调整,将随着开放论文份额增加或减少来按比例减少或增加期刊订购价格[1]。尽管如此,复合出版仍然受到不少诟病。其一,出版商将开放论文的比例定得过高,很难达到,意味着期刊订购价格长期得不到调整,况且论文开放存取出版的情况并不透明。其二,复合出版实际是“两次收费”,特别是由于作者可能也是用户,所以存在“两次付费”的问题,于是就存在选择开放存取出版论文的作者实际支付的费用要高于出版费的可能性。

三、作者付费机制的完善

1.制定开放存取资助政策

从立法与政策方面提供支撑,是建立开放存取出版经济机制的根本保证。比如,2012年7月,欧盟在“展望2020开放存取政策”中,要求其所资助的论文有50%在2016年实现开放出版,或者开放存缴,并拨款800亿欧元资助项目实施。2014年1月,美国政府颁布联邦综合法案,其中包括强制性开放存取资助政策。2015年5月,加拿大政府宣布,要求联邦科研经费资助的成果采取开放出版的形式发表。德国科学基金会资助德国多所大学作者论文的开放存取出版,支付标准通常控制在每篇论文2000欧元之内,或者由基金会支付费用的25%[11]。综合各国开放存取出版政策,涉及资助的内容主要包括:资助的宗旨与目的、资助经费的来源和预算、资助的程序与方法、资助的标准和金额、资助的效果与评价、资助的监督和追责等。分析不同国家开放存取政策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就资助问题而言,相关政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开放存取出版成本的核算、出版费标准的制定与调整、复合出版双重收费的地位、开放存取出版联盟的建立与运行、开放存取出版的奖励等。

2.建立开放存取出版联盟

仅仅依靠作者付费,或者不同主体的有限的、独立的、无协调的外部资助,开放存取出版是不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由于开放存取是一项惠及全社会的事业,所以有必要组建出版联盟,形成长期、稳定、可靠、有保障的资金体系。最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开放存取出版联盟是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粒子物理开放存取出版联盟”(SCOAP3)。SCOAP3筹建于2006年,2007年7月通过网络发布联盟招募意向书。SCOAP3现在拥有40个国家与地区的100多个高能物理资助机构和研究部门作为会员,承担高能物理领域50%以上的论文的开放存取出版。SCOAP3的开放存取出版资金相对稳定和可靠,由于不直接向作者收费,容易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以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分摊经费的标准,也相对公平。

3.健全科学研究评价体系

学术评价激励体系与作者得到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课题申报、经费获批有着直接的联系。现行学术评价体系是围绕传统的期刊、图书等出版物建立的,这类出版物以纸张为载体,编辑、出版、发行规范,质量有保证,被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普遍认可。开放存取期刊基于网络存在,由于存在弱化质量控制的倾向,学术声望还未得到广泛认可,大多数国家与地区尚未将其纳入学术评价体系。传统期刊以纸张为载体,内容不易被篡改,真实性、可靠性强,可信度高,开放存取期刊以网络为载体,信息容易丢失或者被篡改,稳定性、可靠性相对偏低,这也成为其进入学术评价体系的障碍之一。学术评价体系对开放存取期刊的不认可是作者不选择开放存取出版的一项重要原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术交流办公室曾对1118名各学科、各层次科研人员作过一次调查,表明作者对开放存取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脱节的原因之一是开放出版与职称评价制度脱钩。

4.不断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作者支付出版费的意愿与开放存取期刊的影响力有着内在的联系,而质量是期刊影响力的决定因素。为了尽可能多地收取出版权费,出版商可能会放松对论文的质量要求,同时出于争夺市场的考虑,也会缩短出版周期或者采取更加宽泛的同行评审政策。HighWire出版社同行评议的着眼点是论文的研究方法、资料收集和结构的逻辑性,而不对论文的质量与影响力进行判断,录用的论文在3周内出版[8]。2013年,《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大约只有35%的作者对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非常相信”或者“有点相信”。Taylor就作者对开放存取出版的态度的研究表明,作者在选择开放存取期刊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期刊质量有否保证。为此,许多出版商针对开放存取出版的特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同行评议质量控制体系。比如,PLoS ONE对所有来稿都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涉及的问题包括资源公开、人类和动物研究的道德要求、财务信息、存储格式等,然后再分配给编审人员评审,每篇论文要得到3位专家的认可才能被录用。此外,立足作者和用户,全面提升论文发表与获取服务质量,也是增强期刊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曾湘琼.开放获取理论与实践[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忠霞.开放获取模式下“作者付费”机制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9(5):27-30.

[3]毛玉琪,高士雷.開放获取应用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

[4]刘晓霞,张新鹤.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6(9):57-62.

[5]Stefanie W,Vaughan K T L.Factors influerncing publication choice:Why faculty choose open access[J]Biomedical Digital Libraries,2009(3):1-12.

[6]刘丹妮,郑讴.爱思维尔遭12000余名学者抵制“罪状”:任意提高订阅费用,阻止实施开放型阅读[J].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12(07):88-94.

[7][美]彼得·萨伯.开放存取简编[M].李武,译.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118.

[8] 任翔.学术出版的开放变局:2014欧美开放获取发展评述[J].科技与出版,2015(02):18-23.

猜你喜欢
出版商资助论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七成软件出版商转向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