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意写作时代的编辑转型

2017-04-22 21:57刘耀辉
出版广角 2017年4期
关键词:艾柯出版社转型

【摘 要】创意写作深刻改变了传统写作的全过程,随着创意写作时代的来临,作家和作品都已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主动向创意编辑转型理应提上日程。近年来出版界早已有朴素的自觉认识,为编辑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而分析借鉴先贤、时彦的有关做法,可以有力助推编辑顺利实现这一转型。

【关 键 词】创意写作;创意编辑;编辑转型

【作者单位】刘耀辉,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青岛出版集团。

一、生逢创意写作时代

早在文字诞生之初,写作就已成为人类的自觉行动,迄今已走过了大约5500年的历程。而“创意写作”成为一门学科——以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爱荷华大学开设创意写作专业为标志,至今还不足100年。与王选院士发明激光照排系统把中国出版印刷产业由铅与火的时代带入光与电的时代类似,创意写作一旦蔚然成风,就对写作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传统写作的过程与结果。

对于传统的写作来说,技法应用处于核心位置。而在创意写作的宏大视域里,它不过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而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还有寻找灵感、创设写作环境、享受写作生活等。总而言之,创意写作绝非简单的“创意+写作”,而是“创意×写作”,它不仅对改善写作过程做出了贡献,还深刻地改变了作家与作品。

在“环球同此凉热”的今天,创意写作这门学科进入了中国。2009年,上海大学首先成立创意写作中心;2015年2月,该中心顺利获批为国内第一个创意写作学科博士点;2014年9月,一向宣称“不培养作家”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了“创意写作”专业,开始每年招收40名硕士生,其创意写作课堂教学由邵燕君副教授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庄庸共同主持。据媒体报道,除了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也开设了创意写作专业,还有更多的大学正在招兵买马、寻找驻校作家,积极准备开设该专业。与此相伴而来的是,涌现了一大批创意写作成果,这势必会对书刊编辑工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说,我们这一代编辑是生逢创意写作时代的一代。当然,就写作成果来看,这些优秀的作品无一不是富有创意的。比如说,《红楼梦》就可以视为创意写作的成果代表。可以鲁迅先生的评论为证:“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1]毋庸讳言,自现代出版业在中国产生以来,职业编辑群体虽为传播文化、开启民智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在工作中所体现的创意与创造并不宏富,经过百年发展,其在这一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并不明显。时至今日,不少出版界案例提醒我们正面临创意与创造能力每况愈下的危险,我们应当有所警醒。

二、创意写作时代呼唤创意编辑

创意写作时代的来临,必然呼唤创意编辑。需要指出的是,就如写作与创意相伴而生那样,编辑与创意也有着天然的联系。据《书店的灯光》一书介绍,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书商(编辑)见于古埃及时期法老墓的楔形文字碑文中。我们这位古埃及同行为了生意曾向一个悲伤的家庭推销他本人编辑的《死亡之书》。“这种书与其他殡仪用品——服饰、玩具、食物等——一起放入死者的墓穴,作为阴曹地府的导游手册。对书业而言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开端,但却并非失当。”[2]由此可见,编辑这个行当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特别讲究创意的。

意大利作家安伯托·艾柯的《误读》一书是创意写作的杰出成果,出版后被誉为“戏仿文学开山之作”,并被奉为西方知识分子的必读经典。目前该书在国内已经出版了两个版本,虽然作者、译者没有变,但因出版方变了,其推荐语随之发生了变化。

我们先来看新星版的封底推荐语: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但一个下午绝不能轻松对付了它。须知这些插科打诨、装疯卖傻、天马行空、颠三倒四的文字中,却有着艾柯最“愤世嫉俗”的批评。在一个颠倒了的《洛丽塔》版本中,安伯托·安伯托苦苦追求一位有着“缕缕白得撩人情欲的头发”的老奶奶:乃莉塔……我们还被获准阅读出版商的内部审读报告,编辑否定了《圣经》《神曲》《实践理性批判》等书稿的出版价值,因为显然,它们或者不能解决版权问题,或者不能适应市场需要……[3]

再来看中信版的内容推荐语:《误读》一书是艾柯博学的炫技作!这一系列炫目的文章,“用了天知道什么样的语言”,在天文、地理、神話、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大众文化、媒体、拓扑学之间纵横自如,对纳博科夫、荷马、但丁、塞万提斯、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的经典进行华丽的解构误读,让人捧腹、惊叹的同时,又令新的意义不断涌出[4]。

应该说,两则推荐语各有所长,但从创意写作的角度来看,显然新星版要略胜一筹——它更能勾起目标读者阅读、购买这本书的欲望。

笔者行笔至此,不由得想起了艾柯对书刊编辑的种种辛辣讽刺。比如艾柯被问到 “出版者比作者更有远见吗?”他是这样回答的:“事实证明,他们有时候会愚蠢到拒绝一些杰作。这是无知史上的另一篇章。”随后他列举了当年的审稿编辑对《追忆逝水年华》《白鲸》《包法利夫人》《动物庄园》《安妮日记》等作品的冷嘲热讽[5]。而这些作品如今无一例外都被确认为照亮人类文明的著作。

艾柯一口气列举了这么多令出版史蒙羞的案例,真叫编辑们难堪。然而冷静地分析这些案例,我们会发现,铸成大错的根源在于编辑“误读”了作品。像这样的典型案例,还有艾柯没有提到的《都柏林人》。詹姆斯·乔伊斯这部处女作的出版过程真可谓命途多舛——1904年乔伊斯完成创作,1905年他开始接洽出版事宜,结果先后被22家出版社拒之门外,一直到1914年这本书才得以出版。起初,乔伊斯与伦敦的某出版商签订了出版合同,但对方要求他删改某些段落,乔伊斯拒绝了,合作随之告吹。1909年,乔伊斯又和都柏林的某出版商签订了出版合同,但不久对方同样提出了修改要求,只求尽快付梓的乔伊斯这次乖乖地做了修改,但到头来出版商还是毁了版。又过了五年,在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帮助之下,此书才终得印行。如今,《都柏林人》已被公认为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但它问世之初所体现的“先锋性”使它被太多人“误读”,以至于出版后半年内只卖出了6本。可以预见,在创意写作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编辑们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类似的“误读”会越来越多,只会不断地为作家增加新的笑料与谈资。

当然,面对作家的讥讽,编辑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因为编辑作为文化的助产士,所做出的贡献是远大于所犯错误的。著名出版家王子野先生在中国编辑学会成立大会上说过:“书刊没有编辑就出不了精品,只能出些错误百出的粗劣品。错误是人所难免的,任何一个高明的作者都不能保证自己的作品一点差错都没有。……像郭沫若、钱钟书这样的大学者都如此重视编辑工作,其余的作家谁能不承认编辑的作用?”[6]

正所谓大人虎变,君子豹变,身为编辑,一味抱残守缺肯定是不行的,积极拥抱变化才是正确的选择。出版界从来就不缺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勇气。早在三十年前,著名出版家陈原先生就曾强调过:“一个编辑好比一个医生,他不但得会确诊,还得会用药或开刀。编辑不仅要判断一部稿子的好坏,有时他还必须拿起笔来帮助作者润色或者修改。因此,编辑必须练笔。”“编辑练笔不是副业——写作是编辑工作的延伸,或者可以说,写作和编辑常常是同步进行的。编辑练笔时不要觉得自己理亏,好像见不得人;当然,也不能说,所有编辑都必须写作,我不这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也办不到。我这里是提倡编辑练笔。编辑有成为作家的,或兼为作家的,也有一辈子为别人‘作嫁衣裳,默默地为作者服务一生的,这也应当受到人民的尊敬。但是,即使默默做服务工作,也提倡他练练笔,练笔,有利于他的服务。”[7]而敏锐如出版家雷群明先生,他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编辑要重视培养口才:“编辑在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同社会上或本社的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处处都需要‘说话的艺术,‘木讷不能言不行,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锻炼自己的口才。”[8]

可见,书刊编辑向创意编辑转型这一问题虽然此前没有被正式提出过,但在出版界却早就有了朴素的自觉认识,这为今天我们顺利实现编辑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思想基础。

三、编辑怎样向创意编辑转型

相对于令众多编辑谈虎色变的数字化转型[9],编辑向创意编辑转型因不必从头学习新技术而显得没有太大的难度。正如创意写作带给传统写作的改变主要體现在作家思维提升方面,转型为创意编辑所带给传统编辑的改变也不过是给编辑们的脑子里装上一根“弦”而已。说白了,这一转型的难度就好比是一层窗户纸,有了这样一根“弦”,编辑们就能轻松地捅破它。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样一根“弦”呢?笔者以为,说起来方法、技巧固然有很多,但归根结底,首先是编辑要走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技术上多加学习”这一条路上去,充分认识到创意写作能够切实提升编辑力,如此才能顺利实现向创意编辑转型。以下谨结合先贤、时彦的做法来举证说明。

先来看著名出版家张静庐先生。20世纪20年代初期,吴稚晖写了一本《胐庵客座谈话》。单看书名,读者不知所云,但读了张静庐先生写的广告语,就会产生买来一读的冲动:“书是吴稚晖先生做的。怎么叫作谈话呢?他的意思,就是你心里想着问他什么,他就答你什么。比如你想看笑话,他就和你谈各种趣事;你想去游历,他就和你说欧美的地理;你想学工艺,他就和你说制造的法子;你想去留学,他就和你说那个学校有什么章程,并且连吃的穿的住的统通告诉明白你。做这书的人,走遍世界,他的见闻多、眼界广,说出来的话,当然是无所不有,真可称为新知识的杂货店!要想增长见识,请你看这部书。要想到欧美去留学,更不可不看这部书。”[10]行文从容不迫,态度赤诚相待,娓娓道来的语调里显现的是对自己所编辑作品的信心,因而取得恰到好处的效果。这样的推荐语,在今天的图书出版界恐怕已成绝响了吧?

再来看鲁迅先生。众所周知,鲁迅先生身兼大文豪与大编辑,纵观他的作品,写作无一不是创意写作,编辑也无一不是创意编辑(包括美术设计)。1930年,鲁迅先生针对上海图书市场出现的种种怪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于是老病出现了,先是小试其技:送画片。继而打折扣,自九折以至对折,但自然又不是旧法,因为总有一个定期和原因,或者因为学校开学,或者因为本店开张一年半的纪念之类。花色一点的还有赠丝袜,请吃冰淇淋,附送一只锦盒,内藏十件宝贝,价值不资,更加见得切实,然而确是惊人的,是订一年报或买几本书,便有得到‘劝学奖金一百元或‘留学经费二千元的希望。洋场上的‘轮盘赌,付给赢家的钱,最多也不过每一元付三十六元,真不如买书,那‘希望之大,远甚远甚。”[11]鲁迅先生此文写得堪称高妙,对出版业的提醒也实在是到位,既可引发编辑同仁的深思,亦可作为我们学习创意写作的范本。限于篇幅,这里仅引用了其中一段,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全文读读。

看完了先贤看时彦,谨举两例。一是青岛出版社尹红侠老师。2015年时她收到一部自投稿,稿名为《养育要顺应心理》。通读全稿后,她认为已达到出版标准,但对书名颇不满意,经过一番苦思,终于想出了《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这样一个好书名,并为之撰写了相当走心的推荐语:“面对调皮淘气的宝贝,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抓狂发怒,总是忍不住自己的火气?到底是谁出了问题?父母该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网络高人气家庭教育心理专家维尼老师的新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将会告诉你神奇的心理魔法。”该书推出后果然大受欢迎,短短一年间销售量就突破10万册[12]。二是青岛出版社刘强、刘克东两位老师。2013年时他们看中了台湾地区出版的《最美汉字启蒙书》,决意引进。他们同样对书名不满意,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最终定名为《有故事的汉字》,并放弃原来的“最美”角度,为之撰写了全新的推荐语:“这是一部儿童版《说文解字》,全书通过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引领小读者探寻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让小读者彻底弄清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该书推出后同样大受欢迎,两年间印行近15万套,并斩获了“2014年度桂冠童书奖”[13]。

奥斯卡·王尔德有句名言:“我一整个上午都在修改一首诗的校样,只删掉了一个逗号。下午我又把它添了回去。”对编辑来说,在帮助作者斟酌确定书名之时,应发扬这种精神,才能想出真正像钻石般闪亮的好书名。

书刊编辑大多数有很好的自学精神,深知读书可以养气、可以变身。笔者斗胆给有志于向创意编輯转型的同行推荐几本书:提升编辑创意思维方面,不妨读一读《创意写作大师课》[14]和《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例》[15];提升编辑为文技巧方面,建议读一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16]和刘绪源的《今文渊源》[17]。前者从仓颉造字叙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者则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叙至今时,合观可通览中国文章变迁史,有心人读来必可大有所获。

参考文献

[1]鲁迅.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A]. 鲁迅全集(第9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48.

[2][美]刘易斯·布兹比. 书店的灯光[M]. 陈体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56.

[3][意]安伯托·艾柯. 误读[M]. 吴燕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4][意]安伯托·艾柯. 误读[M]. 殳俏,马淑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法]卡里埃尔,[意]安伯托·艾柯. 别想摆脱书[M]. 吴雅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1-172.

[6]王子野. 王子野出版文集[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47-48.

[7]陈原. 陈原出版文集[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492-493.

[8]雷群明,邹韬奋,陈原,王建辉. 编辑修养十日谈[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90.

[9]胡涛. 融合发展背景下的编辑转型[J]. 中国编辑,2016(1):48-51.

[10]范军. 张静庐的书刊广告艺术[J]. 编辑之友,2004(4):16-18.

[11]鲁迅. 书籍和财色[A]. 鲁迅全集(第4卷)[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65-166.

[12]维尼老师.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14(12).

[13]邱昭瑜. 有故事的汉字[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14(1).

[14][美]于尔根·沃尔夫. 创意写作大师课[M]. 史凤晓,刁克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5][英]伊莱恩·沃尔克. 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例[M]. 吕永林,杨松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6]朱自清. 经典常谈[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7]刘绪源. 今文渊源[M].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16(4).

猜你喜欢
艾柯出版社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我等待……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生日快乐
沣芝转型记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