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花园功能型植物景观设计
——以昆明某公司“菊乐园”为例

2017-04-22 07:00李梦春艾万峰
农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功能型园艺菊花

李梦春,郑 丽,艾万峰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昆明650201)

康复花园功能型植物景观设计
——以昆明某公司“菊乐园”为例

李梦春,郑 丽,艾万峰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昆明650201)

为探讨康复花园所揭示的自然环境对人的正向作用,表明植物景观在保持和改善人们身心健康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功效,笔者结合植物景观在康复花园中的作用,提出康复花园功能型植物景观设计策略:(1)保健性原则;(2)营造感官体验区,强调植物景观具有的康复功效;(3)结合园艺疗法的实施;(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昆明某公司“菊乐园”为例,着重介绍“菊乐园”功能型植物景观设计,以期为国内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康复花园;功能型植物景观;植物设计

0 引言

康复花园是指可与医院和其他医疗保健设施相关联用以疗愈身心灵的环境,以绿色植物为主,包括花卉、水和其他自然元素。康复花园旨在为体验者和游客及其工作人员提供静思和喘息场所,并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特定的花园类型包括治疗花园、园艺疗法花园和疗养花园等[1-2]。康复景观的科学研究向人们揭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的正向作用,由此推动了一系列关联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的风景园林的研究和实践[3],其中自然元素被视为重要的健康资源[4]。近年来对康复花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康复理论[5-7],如自然环境对生理、心理康复的功效等方面[8-9]。虽然对康复花园植物景观有所阐述,但是也主要集中在植物康复功效理论总体描述[10]、某类植物(如芳香植物等)应用等层面[11-13],对于植物景观在康复花园中具有的康复疗效却未能着重强调,因此康复花园植物景观功效的研究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略显滞后。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独生子女数量增多、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易处于焦虑烦躁、脑力过度紧张、心理失衡等亚健康状态,高血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14]。因此,研究康复花园功能型植物景观,对于国内康复花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植物景观的功效与作用,提出康复花园功能型植物造景设计原则。昆明某公司是一家拥有多年菊花育种经验的花卉公司,其自主知识产权的菊花品种十分丰富,为进一步推广自主菊花品种,该公司拟建造品种展示园。笔者结合康复花园与休闲农业的特点,将该品种展示园设计为集园林景观与菊花保健功效于一体的菊花品种展示园——“菊乐园”。笔者以该园的设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康复花园功能型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 康复花园功能型植物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1.1 保健性原则

园林植物能释放大量的空气负离子,具有固氮释氧、杀灭细菌、净化空气等保健功效。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重植物的应用与搭配,营造保健型植物景观,发挥植物的药用保健功能。

1.2 营造感官体验区,强调植物景观具有的康复功效

充分利用植物生理特性,即叶色、花色、枝干色,叶质、花质、枝干质感,果香、花香等[15],营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体验空间,增强人们对自然的体会与感悟,激发探索自然、感知自然的兴趣,既在生理上刺激人的感官神经系统,又在心理上调节人的情绪,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1.3 结合园艺疗法的实施

康复花园植物选择和配置,应考虑园艺活动的实施,营造能够满足不同需求使用者参与园艺活动实践操作的空间。例如可以通过抬升种植床的高度、统一管理或堆放园艺器具、对各类园艺区域进行划分等手段来实现。

1.4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优先选择配置乡土植物,以满足使用者对乡土的眷恋情怀,从而设计出切合使用者健康需求、生态合理、具有针对性的植物景观。

2 “菊乐园”案例分析

图1 地块现状图

2.1 项目背景

“菊乐园”地处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属典型的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混合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多年平均气温14℃左右。基地隶属于昆明某园艺有限公司,其原地形为菊花育种、栽培、生产基地,现将其改建成为集康复景观研究、示范和体验式教育为一体的实验基地,同时兼作品种展示园。整个设计秉承“自然、养生、宜人”的设计理念,强调植物景观对人类的康复作用。

2.2 总体布局

“菊乐园”基地呈矩形,长96 m,宽87.6 m,得益于原有钢架大棚而具有良好小气候、土壤环境和生态基础。基地由原有主干道划分为南北地块。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状。

经过对基地勘察(图1),以及对地块属性、使用人群的分析,设计者最终将地块分为2个区域,南部为园艺活动区,北部为保健植物功能示范区。园艺活动区由插花平台、盆栽制作、园艺课堂组成;保健植物功能型景观设计着重人类感官的体验,由保健植物功能展示区、菊养区(重点突出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体验空间组成。总体空间布局呈现“北静南动”(图2),中部以现有的自然园路分割。

2.3 功能型植物景观设计

“菊乐园”总平面见图3。

2.3.1 保健植物功能展示区 主要运用保健植物以及药用植物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园林保健植物是指园林绿地中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植物的总称[16]。在药理方面,芳香植物所产生的香气成分通过血液循环运至身体各处,与人体内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影响激素分泌和代谢,进而影响生理功能;气味也能够通过嗅觉细胞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产生镇定、放松或兴奋的效果,对平衡人们的身心很有效果[17]。如迷迭香和柠檬草等的精油有抗抑郁的功能;薰衣草精油等能抗焦虑,具有提神及抗精神疲劳的作用;香叶天竺葵、菊花等芳香植物香气可以降血压;绿萝、含笑等能吸收SO2、HF、Cl2及光化学烟雾、防尘降噪等[18]。因此,保健植物功能展示区根据植物功能的不同将以上植物分为抗抑郁区、抗疲劳区、慢病辅助疗养区和环境净化植物区4个部分来种植和展示,以期兼具保健植物功能的科普。植物种类选择见表1,植物群落结构形式:抗抑郁区,丁香/茉莉+迷迭香/薄荷/柠檬草/菊花+芫荽/百合科;抗疲劳区,木犀/茉莉/香叶天竺葵+玫瑰+薰衣草/紫罗兰;慢性病辅助治疗植物区,木犀/茉莉/香叶天竺葵+台湾扁柏/玫瑰/菊花+薄荷;环境净化植物区,石榴/蜡梅/含笑/大叶南苏+龟背竹/米仔兰/夜来香+绿萝/芦荟/吊兰;配置方式以群植和丛植为主(图4~5)。

图2 功能分区图

图3 “菊乐园”总平面图

2.3.2 感官体验区植物景观 采用不同植物造景方式,营造五感刺激环境,借助园路将每种感官细分,使参与者在其中游览、漫步、休憩、体会并交谈,从而达到刺激感官、愉悦心情的康复目的。原有大棚实地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植物与雨、风等自然因素的接触,不利于植物听觉刺激疗效的发挥,因此,在菊乐园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中,设计者有意弱化听觉刺激设计,以最大程度发挥其他感官体验功能。

(1)菊养区。医学证明,菊花有疏风、平肝的功效,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唐宋时期,就有服用芳香植物(菊花)而使身体散发香气的记载。古代文人对菊花的热爱也由来已久,关于菊花的诗词歌赋更是不胜枚举。鉴于该公司长期从事菊花品种选育工作,拥有大量的菊花品种自主权,因此,主要应用公司自主选育的菊花品种来营造菊养区,结合不同花色的菊花品种体现视觉刺激,充分发挥菊花的康健疗效。主要运用种类及效果见表2(因部分品种尚待命名,故应用育种编号来标示)、图6~7。

表1 保健绿地植物种类

图4 保健景观示范区种植平面图

图5 保健绿地局部效果图

(2)嗅觉区。研究表明,芳香挥发物具有抑菌消炎、调节情绪、减轻疼痛、提高免疫力、调控心理的功效[20]。被称为“天然杀菌剂”的芳香植物,兼有药用植物和天然香料植物属性,能使人们的情绪变得平静、安稳,减少焦虑、紧张[19]。因此,该区域利用芳香植物(表3)围合形成相对集中的空间,并在其中设置座椅满足人们交往的需求。配置方式以群植和丛植为主(图8~9)。

表2 菊养区部分菊花种类

图6 菊养区种植平面图

图7 菊养区局部效果图

表3 嗅觉区部分植物种类选择表

图8 嗅觉区种植平面图

图9 嗅觉区局部效果图

表4 触觉区部分植物种类选择表

(3)触觉区。不同植物具有不同质感和纹理,能激发人的生理反应,从而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功效。例如当人们接触到具有细腻温润叶片的植物时,会产生喜悦和兴奋感,心绪也变得柔和起来。该区域通过抬高种植床的方式强化触觉刺激,让体验者触摸不同质感的植物,达到感官刺激效果。配置方式以丛植和孤植为主。部分植物种类选择及种植设计见表4、图10~11。

(4)味觉区。通过食用花卉,可以调整饮食结构,增进健康,调节体内代谢,无病预防,有病治疗[21]。据报道,花卉与花粉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达96种之多,花粉比牛奶、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出7~8倍[22];中国素有食用菊花的传统,屈原就曾留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民间自古就有饮用菊花茶、食用菊花膏的做法。该区域结合菊花的食用功效,充分体现味觉刺激的疗效,同时也可为使用者提供交流话题。利用植物围合形成半开敞空间,并在其中设置野餐座椅,同时满足使用者对私密性和交往的需求。配置方式以丛植为主。植物种类选择及种植设计见表5、图12。

2.3.3 园艺养疗区设计方案

(1)插花、盆栽平台。设计60、80、100 cm 3种高度的操作花坛,供不同使用者进行盆栽、插花等园艺活动。

(2)园艺课堂。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授课、研讨的场所。园艺治疗师在此讲授植物栽培知识、介绍课程内容并展示操作要领。不进行授课时,可以作为使用者休息、交往的空间。

图10 触觉区种植平面图

图11 触觉区局部效果图

表5 味觉区菊花植物种类表

图12 味觉区种植平面图

3 结语

康复花园利用植物景观,通过园艺疗法发挥保健功效,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植物景观在康复花园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在康复性绿地中运用高而细的植物构成向心型、开敞的空间,给人强烈的私密感,形成私密空间[23];植物不同的季相让人感受自然的变化、生命的意义[24];通过植物对人体五感的刺激达到康健的效果[25];整地、挖坑、搬运花木、种植培土以及浇水施肥等园艺活动,在消耗体力的同时,还可抑制冲动,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26],从而调节人们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等。

笔者基于前辈研究理论基础,结合景观设计原则进行康复花园功能型植物景观设计,但是由于笔者经验有限,在植物景观设计策略上,较多地从宏观角度进行探讨,涉及细节方面内容不足;此外,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课题,影响植物景观和功能的因素很多,因此,理论与实践上的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1]Cooper-Marcus C.Healing gardens: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J].Journal of Architectural&Planning Research,1999,89(10):81.

[2]郑丽,Derrick Stowell,李梦春,等.美国园艺疗法概况及行业术语最新解释[A].2015中国园艺疗法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37-41.

[3]Ulrich R S,Zimring C,Zhu X,et al.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design,Healthcare Leadership White Paper Series 5[J].Georgia Tech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Center for Health Design,2008,1(3):61-125.

[4]Antonovsky A.The salutogenic model as a theory to guide health promotion[J].Health Promot Int,1996,11(1):11-18.

[5]应君.城市绿地对人类身心健康影响之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20.

[6]帕特里克·弗朗西斯·穆尼.康复景观的世界发展[J].中国园林, 2009(8):24-27.

[7]杨欢,刘滨谊,帕特里克·A·米勒.传统中医理论在康健花园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9(7):13-18.

[8]郭庭鸿,董靓,张米娜.面向自闭儿童的康复景观及其干预模式研究[J].中国园林,2013(8):45-47.

[9]郭庭鸿,董靓.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自然缺失症康复花园研究[J].中国园林,2015(8):62-66.

[10]邹雨岑.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31 (S1):134-138.

[11]杨金风,刘念珠三角地区常见嗅觉类保健型园林植物种类介绍[J].南方园艺,2011,22(1):42-45.

[12]马瑞君,陈丹生,朱慧等.催眠功效的芳香中草药植物在园艺疗法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2):77-81.

[13]张高超,孙睦泓,吴亚妮.具有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功效的微型芳香康复花园设计建造及功效研究[J].风景园林植物应用,2016(6): 94-99.

[14]马荣,钱瑞琴,姚海燕,等.解郁丸抗抑郁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0):168-170.

[15]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88-118.

[16]朱炜.园林保健植物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 2010(4):108.

[17]李颖.芳香植物的保健功能[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2 (2):20-23.

[18]陈学年.香花有益于健康[J].西南园艺,2002,30(4):59.

[19]杨金风,刘念.珠三角地区常见嗅觉类保健型园林植物种类介绍[J].南方园艺,2011,22(1):42-45.

[20]王春玲,胡增辉,沈红.芳香植物挥发物的保健功效[J].北方园艺,2015(15):171-177.

[21]Tigist Wondimu,Zemede Asfaw,EnsermuKelbessa.Ethnobotanical study of medicinal plants around`Dheeraa'town,Arsi Zone, Ethiopia[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7(112):152-161.

[22]吴荣书,衰唯,王刚.食用花卉开发利用价值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食品学报,2004,4(2):100-104.

[23]张蓉.园林空间的植物组合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24]吴沁甜.植物在康复花园中的应用与设计[J].山西建筑,2014(13): 225-228.

[25]李树华.园艺疗法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47-56.

[26]尹冬梅,陈发棣.园艺疗法发展趋势探讨[J].江西科学,2008,26(1): 170-174.

Functional Landscape Design of Healing Garden:A Case Study of“Juleyuan”in Kunming

Li Mengchun,ZhengLi,Ai Wanfeng
(College of Landscape and Horticultural,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Yunnan,Kunming 650201,Yunnan,China)

Healing garden reveal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natural environment on people,indicating that the plant landscape has an immeasurable effect in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ased on this,the authors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ole of plant landscape in healing garden,and put forward the functional plant landscape design strategies of healing garden:(1)the health care principle;(2)creating a sensory experience area,emphasizing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lant landscape;(3)coordinati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4)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to choose plant species.The authors introduced the case of“Juleyuan”garden for its functional plant landscape design,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healing garden.

Healing Garden;Functional Plant Landscape;Plant Design

S731.1

A论文编号:cjas17020007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园艺疗法科研平台建设基金“康复花园设计策略研究”(A2008110);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适用于园艺疗法的阿尔兹海默症康复花园植物造景研究”(2016RWX001)。

李梦春,女,1990年出生,陕西蒲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园艺疗法与康复花园设计。通信地址: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E-mail:15288332041@163.com。

郑丽,女,1971年出生,云南昭通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园艺疗法与康复花园设计。通信地址: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E-mail:1723364725@qq.com。

2017-02-09,

2017-03-06。

猜你喜欢
功能型园艺菊花
菊花赞
功能型党支部发展的现实语境与发展展望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奇葩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园艺系
园艺
雏菊花
赏菊花
功能型滚塑用聚乙烯材料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