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边防军三个兵团与粟裕的渊源

2017-04-24 12:43
党史博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边防军东方出版社野战军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协防”台湾。随后,他又迅速与蒋介石签订了台湾“防御协定”。在此情况下,毛泽东与中共中央被迫推迟攻台战役,同时决定将攻台总指挥、第三野战军前委书记、三野暨华东军区主持实际工作的副司令员粟裕调往东北,担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准备出兵援助朝鲜,抗击美军。

几个月后,在东北边防军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出国之前,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军)及第四十二军、第五十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一野战军第十九兵团等部相继被划归东北边防军建制。这表明,毛泽东将一旦开战后的抗美援朝战争立足于大打。那么,东北边防军为何又由上述三个兵团等部组成呢?这也和粟裕有关。

早在1950年5月,因舟山、海南岛两地的国民党军主力撤往台湾,增加了台湾的防守力量,粟裕向毛泽东提出“如能从其他野战军抽出三至四个军作为第二梯队或预备队则更好”。毛泽东很快同意了他的请求,决定调其他野战军四个军参战,同时在大陆内地,以四野第十三兵团作为全军的战略预备队,并从一野抽出第十九兵团,作为中央军委可以随时调动的机动力量。

(维之摘自《眼底吳钩:说不尽的粟裕》,东方出版社,2016年10月版,张雄文著)

猜你喜欢
边防军东方出版社野战军
The Images of“Scapegoat”in Young Goodman Brown
罗马舶菡纪ァ胺盟”安置法刍议
《几生修得到梅花》
北村著作目录
苦思苦想的心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