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汤熏洗结合四黄膏外敷治疗痔术后疼痛39例临床观察

2017-04-24 00:03韩远峰孙颖叶志红范小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

韩远峰+孙颖+叶志红+范小华

【摘要】目的:观察五倍子汤熏洗结合四黄膏外敷对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痔术后疼痛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术后均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组予五倍子汤熏洗结合四黄膏外敷,观察并记录两组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状。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第7天,VAS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出现术后轻度肛门水肿症状,经持续观察后症状减轻,有2例出现术后出血症状,经持续观察和换药后症状消失,有1例疼痛剧烈,口服止痛药后症状缓解。治疗组有1例出现术后出血症状,经持续观察和换药后症状消除。结论:五倍子汤熏洗结合四黄膏外敷能有效减轻痔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痔术后疼痛的安全有效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痔;术后疼痛;五倍子汤;四黄膏

【中图分类号R6571+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5-0116-03

痔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由于肛门部位特殊生理解剖,肛门疼痛仍是痔术后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选取78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五倍子汤熏洗结合四黄膏外敷对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肛肠外科78例痔患者,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21~60岁,病程5个月至3年,外痔14,内痔37例,混合痔27例,手术均由同一名高年资医师进行,麻醉均由同一名高年资麻醉师进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4038±1162)岁,平均病程(1708±924)d,其中外痔6例,内痔20例,混合痔14例。治疗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平均年齡(3956±1133)岁,平均病程(1756±809)d,其中外痔8例,内痔17例,混合痔13例。两组一般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2]中有关痔的诊断标准。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2]中有关痔的诊断标准;②检查无其他直肠及肛门疾病者;③签署知情同意者。

132排除标准①有肝、肾、心血管、消化道等疾病需综合治疗者;②有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治疗者;③既往有肛门局部手术史者;④需急诊手术者;⑤拒绝中药治疗者;⑥妊娠期妇女。

14治疗方法手术及术后处理:两组均采用局麻加强化的麻醉方式,同类病型手术方式相同,术后24h禁止排便,术后常规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术后当日可进食半流质易消化饮食,第3天可进普食,保持大便通常。

对照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起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济南康福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7022233)2000~2500mL,在大便后熏洗20min,1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

治疗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五倍子汤熏洗结合四黄膏外敷治疗。四黄膏: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各30g,研磨,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将四黄膏摊于无菌的纱布上备用;五倍子汤: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各30g,由中药房统一代煎,1剂加水煎2次,混合后共约250mL。取热水500~1000mL,将中药倒入热水中,患者先趁热熏蒸,待水温40℃时坐浴,每次20min,结束后用无菌纱布拭干肛门局部,并予四黄膏外敷创面,1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

15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后第1天、3天、7天判定肛门疼痛程度。评分方法: 0分:无痛;1~3分: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睡眠。并发症状: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创面出血、肛周水肿、肛瘘等症状。

16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肛门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7天肛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对照组有2例出现术后轻度肛门水肿症状,经持续观察后症状减轻,有2例出现术后出血症状,经持续观察和换药后症状消失,有1例疼痛剧烈,予口服止痛药后症状缓解。治疗组有1例出现术后出血症状,经持续观察和换药后症状消除。

3讨论

肛门区有相对丰富的神经分布,由于痔术中对患者肛门区的血管、神经、淋巴及局部软组织的损伤,使血液及淋巴回流不畅,导致肛周炎症反应、组织液渗出,肛周水肿,因此在临床上认为引起痔术后疼痛的原因主要有局部血管、神经、淋巴及软组织的损伤、创面敷料的压迫、异物的刺激、局部炎性及肛周水肿等。且术后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组胺等致痛物质释放,刺激肛门括约肌,使之不断收缩痉挛产生疼痛[3];再者由于肛门特殊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术区创口容易感染,所以痔术后大多主张不缝合创面,故愈合过程较长,甚至长达二三十天,因此需较长时间镇痛。痔常规术后主要采用口服或静脉静滴镇痛药物,或应用静脉镇痛泵镇痛,而长时间使用镇痛药物,部分患者可能产生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4]。而且术后排便、活动及换药等都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因此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从而长期镇痛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中醫认为,痔术后疼痛多因肛门局部血瘀气滞、湿热下注所致。因此,痔术后采用中药熏洗疗法,利用中药加热后的热力和蒸汽熏蒸患处,并进行患处坐浴,直接在药液的药效和温热作用下,直达患处,促进患处血液循环,增加药物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五倍子汤由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组成,出自《疡科选粹》卷五。五倍子外用有解毒、敛疮、消肿、止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倍子中含大量结构较为复杂的五倍子鞣质、树脂、脂肪等成分,鞣质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沉淀物,皮肤、黏膜、溃疡接触鞣质后,其组织蛋白即被凝固,形成一层被膜而呈收敛作用;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具止血功效;神经末梢蛋白质的沉淀,可呈微弱局部麻醉现象[5]。五倍子煎剂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5]。朴硝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朴硝能够加快淋巴生成,渗透消肿,对肛门术后有消肿止痛的作用[6]。荆芥入肺、肝二经,性微温,味辛、微苦,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荆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对急慢性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抗炎、抑菌作用;荆芥成分d-薄荷酮100mg/kg 给小鼠灌胃,对腹腔注射醋酸引起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为413%,其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5]。莲房味苦、涩, 性温,具有化瘀止血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莲房含少量生物碱、黄酮类、腊梅苷及金丝桃苷,有止血、抗菌的作用[5]。桑寄生,味甘、苦, 性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能改善微循环,抗菌及抗病毒[7]。以上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四黄膏由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四味药组成,重在体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黄芩、黄连、黄柏苦寒三药合用共清上中下三焦之湿热之毒,加上苦寒之大黄泻下、清热、凉血、解毒、逐瘀之功,以滋润之凡士林调和,外敷于创口,共行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通过阻止细菌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大黄能增加白细胞的吞噬活动而是抗炎止血功效[8]。黄芩、黄连、黄柏主要成分均含黄芩甙和小蘖碱。黄芩甙可以减少炎症反应产生的5-羟色胺等,对肛门括约肌有解痉作用,以改善肛门局部循环而消肿[5];小蘖碱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对葡萄球菌等多种菌群均有较强的抵抗作用,并且可以松弛平滑肌,改善微循环[5]。

本次研究显示,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术后第3天、第7天肛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肛门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再者,治疗组有1例出现术后轻度出血并发症;对照组有5例出现不同程度肛周水肿、疼痛、创面出血等的并发症。说明五倍子汤剂熏洗结合四黄膏外敷在减轻痔术后疼痛的同时可减少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治疗痔术后疼痛的安全有效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有生,李春雨.实用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3.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05):461-463.

[3]郑勇. 五倍子汤熏洗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2,4(04):191-192.

[4]宋维涛. 术后应用静脉镇痛泵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02):58-59.

[5] 王本祥. 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

[6]高记华,陈雪清,齐立卿,等. 肛肠病术后运用痛痒消洗剂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08):508-509.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9.

[8]何颖华,寇玉明,赖旖. 复方四黄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及水肿30例[J]. 陕西中医,2009,30(11):1490-1492.

猜你喜欢
术后疼痛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石晓静: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情况的临床护理心得与体会
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中的作用
护理干预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促进康复的效果分析
痔疮手术患者行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