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2017-04-25 06:39李建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学实验室实验

陈 婧, 李建平

(宁夏大学 农学院, 银川 750021)

·实验室环境与安全·

农学类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陈 婧, 李建平

(宁夏大学 农学院, 银川 750021)

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实验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分析。提出了通过建立安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设立实验室维护维修专项资金,加强实验物品及废弃物的管理,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机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等相应措施,以保障农学类实验室工作安全有效进行。

农学类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实验环境

0 引 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高校实验室数量得以大幅增加,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稳定地运行,已成为现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关于高校化学实验室[1-3]、生物实验室[4]、微生物学实验室[5]和食品类实验室[6]安全管理问题已有较多报道,但侧重于农学类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报道却较少。本文以宁夏大学农学院为例,对农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确保农学类实验室能安全高效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 农学院实验室概述

宁夏大学农学院位于银川市,学院目前有16个综合实验室,面积5 124.75 m2,目前有仪器设备4 163台件,主要涉及农学、食品、园林和动科几个专业方向。每学年承担本科生36个班、研究生22个班的实践教学任务,每个实验室承担18~20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约34 000人时数/年;年承担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70余项;年承担300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试验。

2 农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

由于农学类实验室涉及专业广,实验课时多,参与学生人数多,涉及的实验仪器以及实验材料种类多,其中不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实验环境甚至实验室外的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2.1 火灾和爆炸事故隐患

实验室火灾和爆炸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① 实验室设备陈旧、线路老化。原有的设施和防火能力不强,如一些旧的建筑物采用易燃材料用于建筑走廊和吊顶的安装。② 大功率设备仪器的增加,而产生大量的电负荷,线路无法承担。③ 实验中高温高压仪器,如烘箱、高压灭菌锅、钢瓶等的使用。④ 实验中使用到的易燃液体如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气体如氢气、氧气、乙烯气等;易燃固体如硫磺、五硫化二磷等,这些物质的燃点都比较低,经加热、撞击或遇到明火,会迅速燃烧,很容易发生爆炸。

2.2 化学药品毒害事故隐患

化学药品可能造成的事故隐患有:① 部分老师及学生对化学品的危害性专业知识认识不足,不按相关规定存放危险化学试剂,随意堆放危险化学药品,存在安全风险。② 实验人员对实验操作流程不熟练或操作不当,使腐蚀性化学药品如强酸、强碱试剂外溅造成眼睛、皮肤被损伤、灼伤。③ 部分实验室使用的剧毒药品,如农药专业使用的升汞、遗传育种专业使用的EB,这些药品如保管不当或使用不当,将引起人的机体和功能发生障碍,使人致残或有生命危险。④ 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若排放不当,也会造成人员中毒。

2.3 环境污染事故隐患

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室的“三废”,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未经处理随意倾倒在下水道,固体废弃物随便丢弃在垃圾桶里,无有害气体排抽系统,废气随意排放到室外。实验室监管不严,有些同学甚至将试剂、制备的产品等带出实验室。这些都有可能给学生,实验人员及周边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

2.4 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引起的事故比例占到98%[7]。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实验管理人员的因素、实验操作人员的因素和管理体制因素[8]。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因素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严重匮乏,部分实验室无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由任课教师代管,任课教师往往由于教学科研等工作无法顾及实验室安全工作。以及实验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不强,没有按要求对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检查,或对学生进行实验仪器、药品等的安全使用教育不到位等。这些原因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反操作规程或违规使用设备设施,发生危险后又缺乏正确处理危险的知识。实验室无安全规章制度,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实验室的安全负责人员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这些都会给实验室日后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3 农学实验室安全的应对管理措施

3.1 建立安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综合管理体系,应包括完整的管理体制、健全的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技术[9]。借鉴国外高校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如麻省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实验管理体系是EHS ( Environment、Health and Safety) 管理系统,EHS 管理体系是环境、健康、安全的缩写,是环境管理体系( EMS) 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 两体系的整合,简称EHS管理体系[10]。高校明确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管部门,同时院系也要确定相应主管领导,明确管理人员,形成层层落实管理责任的格局[11]。

制定一系列安全可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从体制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实验室教师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安全和应急措施、毒品申领使用和管理办法、实验室过夜实验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门卫管理制度、“三废”处理制度等。让管理者有章可寻,让操作者有据可依,把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

3.2 加强实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实验室安全问题事关重大,学生和实验室人员必须树立“事事要求安全,人人需要安全”的安全理念[12]。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培养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① 可通过开设实验室安全知识选修课,教学老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讲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② 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包括共享实验室安全资源和网上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使学生从基础实验到专业实验,从大学生创新活动到毕业论文,层层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③ 加大实验室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可通过定期举办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发放“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加强安全教育。④ 针对冬季、夏季安全工作的不同特点,定期通过网页、邮件等方式,公布实验室检查情况,提醒师生注意实验室安全。(5)对即将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和实验人员,应根据其不同的专业,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只有通过了考核,方能获得进入实验室的资格。

3.3 设立实验室维护维修专项资金

借鉴国外高校管理方式,设立实验室维护、维修专项资金,形成实验室定期维修、养护制度。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每年假期有计划、分批次进行维修、维护、更新,以免因实验室线路和设备老化,年久失修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科学、系统的实验室轮修制度,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避免大规模施工改造延误实验室的工作[13]。

3.4 加强实验物品及废弃物的管理

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使用要严格履行登记制度,每次使用要准确记录仪器的使用状态,有利于仪器损坏后的维修和保养。化学试剂建立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台账,上锁保管,确保物品台账与实物相符。对危险剧毒药品的购买、使用进行动态、全程监控,按有关的规定购置、建帐,实行“五双”制度管理,即实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双锁”。实验后的试剂废液或残渣进行分类,由学校相关部门进行集中处理。

3.5 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高校化学实验室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准备,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安全危险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置。应急预案包括组织机制、应急措施、事故处理步骤等[14]。要分类编制火灾、爆炸、化学品中毒、触电等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规定危险情况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必备的应急设施、各层次人员的职责、信息沟通联络的方式等。实验室人员均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学校要定期安排事故紧急处理演习,使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加冷静,积极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处理,尽可能把一切损失降到最低,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安全。

3.6 配备相应的安全基础设施

增强防护意识,做好实验室防护工作,减少实验风险,预防意外发生。① 张贴安全警示标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在实验室内张贴各种颜色的安全标识和设备安全指示标签,可对实验人员起到警示或提示作用。 ② 根据实际需要在化学实验室配备了通风系统,定期检查,保证通风换气设备的正常运转。③ 对大功率用电的设备配备专用电线,对有些用电要求较高的仪器配备专用的稳压电源,保证仪器的正常和稳定,杜绝仪器设备损伤事故。④ 气瓶应存放在专用的房间或气瓶柜里,如果一定要存放在实验室需用铁链或钢瓶架固定。⑤ 根据各个实验室性质不同进行,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并在楼道里配置紧急报警装置,消防疏散图,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⑥ 在实验室或楼道配置洗眼器、紧急冲淋装置和药品应急箱,有效降低防止实验中腐蚀性化学试剂外溅到身上对实验人员的损伤。⑦ 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监控防盗系统,有效地做好防盗、防火、防易燃易爆工作。

4 结 语

新时期下,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已成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又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的基地。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多,开设的专业课程不断增加,获批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给农学类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有针对性地对农学类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保障实验室功能,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 鲍敏秦,张 原,张双才.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室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88-191.

[2] 张兴振,徐继明,常广荣.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教学改革探讨[J]. 广州化工,2015,48(24):219-220.

[3] 王 璐,余治昊,李 静,等.化学实验中心的安全管理与建设[J].广州化工,2016,44(4):192-193,203.

[4] 徐根娣,刘 丹,吴旭峰.浅谈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5,18(1):202-205.

[5] 林晓珊,张 毅.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现状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334-336.

[6] 严慧玲,王永华. 食品类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6,19(1):215-18.

[7] 贾贤龙.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3-195.

[8] 徐根娣,刘 丹,吴旭峰. 浅谈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 实验室科学, 2015,18(1):202-205.

[9] 韩方珍,曹 咏,冯蜀茗,等.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启示与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452-455.

[10] 阮 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4-7.

[11] 高淑芹,平 梅.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49-152

[12] 武培军.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2):38-40.

[13] 王 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9):179-182、191.

[14] 龚守健.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途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1):90-91.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Laboratory Safety

CHENJing,LIJingping

(School of Agricultural, 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 China)

Taking agricultural laboratory in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Ningxi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eaching and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were analyzed, the possible security risks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The paper proposed to establis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laboratory,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and promotion of experimental safety knowledge, set up special funds for maintenance of laboratory,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xperimental items and waste, make the emergency mechanism of laboratory safety accident, and add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facilities and other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he above process can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agricultural laboratories;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2016-06-10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15049); 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ZR1454)

陈 婧(1982-),女,甘肃天水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安全管理。

Tel.:18795203701; E-mail:tsnjglz@163.com

G 642

A

1006-7167(2017)03-0299-03

猜你喜欢
农学实验室实验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做个怪怪长实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