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的名字”与“手术台上的握手”

2017-04-27 07:36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手术台上女患者儿科医生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这样的尊重与关怀,弥足珍贵

“‘到底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周末查完房,我走在病区的长廊,思考总结自己1年的收获。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抢救,多少次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多少次回想家长感激的握手。突然,一个小小的他浮现眼前:‘阿姨,我是XXX,你记得我吗?”……

这篇描述儿科医生感触与体验的文章,来自于武汉同济医院儿科医生仇丽茹题为《请叫我的名字——2017年儿科医生倡议》的倡议书。她在文中写了一个真实故事:10岁的肾衰竭患者小兵有一天突然对她说,“阿姨,能别再叫我7床了吗?叫我的名字吧。”这让她突然意识到,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除了关注治疗,还应给孩子心灵以温暖。于是她呼吁医生“叫患者的名字,不只是床号”。倡议书在微信上被疯狂转发,不少人感动落泪。

现实生活中,不管在什么场合,能叫出对方的名字都被认为是对其最基本的尊重。然而在医疗系统中,却存在一种不良习惯:患者在门诊时,通常会被称为“多少号”;住院时,则通常被称为“多少床”。称谓上的冰冷,不仅让患者感受到医患之间的距离,更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普遍忽视。仇医生的倡议书之所以引发共鸣,正因为它唤醒了患者心中的愿望。从“几号床”到“某某人”,不仅是称谓的变化,更包含着医者的关怀与尊重。其背后透露的信息是:我知道你,我了解你的病情,你可以信任我——对于任何一个患者来说,当医生称呼自己的不是一个符号,而是自己的名字,才会感受到自己在医生的心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才会在坦然与宽释中建立信任,与医生之间形成充满温情的良性互动。

医学是人学。尽管医学的局限性决定了很多病无法治愈,但医者仍可以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帮助与抚慰。最近还有一张手术台上的握手照片被疯转。照片摄于某手术室里,一位局麻女患者躺在台上,听着手术器械发出的碰撞声,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这时,一只手轻轻打开女患者攥紧的拳头,握住了她的手。而她也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本能地紧紧相握。女患者忍不住问:“这是谁的手?”医生答:“这是护士的手。”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请叫我的名字”与“手术台上的握手”的尊重与关怀,弥足珍贵。

媒体评点:“请叫出患者名字”是一碗温润的鸡汤,然而却温暖人心。医术可以有局限,但医德与仁心,应该是无限的。也许有时因为种种不可控因素,医者无法控制治疗的结果,但至少应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好的过程体验,让患者真正体会到医生的尊重、敬业和用心。这种体验,有时只是叫出一个个患者的真实名字,或者握一握患者的手。如果能做到这些,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患者多半也能报以理解。这才是我们理想中的医患关系。(堂吉伟德,东方网;段思平《新快报》)

◎话题拓展:医者仁心;温情;信任;尊重;人文关怀……

(資料来源:《楚天都市报》《信息时报》、东方网等)

猜你喜欢
手术台上女患者儿科医生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同形异构:劳伦斯与吉尔曼笔下的“女患者”
“儿科医生荒”如何缓解
懂规矩等
少吃五个
手术台上老公放弃了我
德庸医擅自拔人7颗牙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