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自己的“电商故事”

2017-05-03 07:40
新城乡 2017年4期
关键词:成县武功义乌

浙江义乌:“不怕买不到”的农村电商先锋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电商县,浙江省义乌市早在2005年就启动了电商战略。“不怕买不到”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给了网商足够的底气,让义乌在县域电商发展行业指数连年排名全国第一位。

义乌用实践证明“电商换市”的可能性,也让义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实现了网上的再造。如今,义烏的电商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实体商铺数量。

启示:电商对于线下实体经济而言,更重要的是再造一个“新世界”,如果能抓住电商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可以实现线下实体经济的网上二次繁荣。

甘肃成县:“核桃书记”的微博火了

“今年核桃长势很好,欢迎大家来成县吃核桃,我也用微博卖核桃,上海等大城市的人都已开始预订,买点我们成县的核桃吧!”在当地核桃上市前,甘肃省成县县委书记李祥通过个人微博大力宣传成县核桃,该条微博被网友转评2000余次。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祥的微博内容没有一天不提到核桃,内容从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到微博联系核桃卖家,甚至展示成县核桃的多种吃法,李祥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核桃书记”。在李祥的带动下,全县干部开微博卖核桃,成立电商协会,夏季卖鲜核桃,冬季卖干核桃,还上线核桃加工品,以核桃为单品突破,打通整条电商产业链,再逐次推动其他农产品电商。

启示:在知名度打开之前,农村电商的起步很大程度上要看当地一把手的认识深度与推动力度,沙县举全县之力,将“沙县小吃”做到星火燎原,“成县核桃”会是电商中的“沙县小吃”吗?

陕西武功:农村电商融入“一带一路”

陕西省武功县是传统农业县。为破解农产品“买难卖难”难题,武功县政府积极探索“买西北、卖全国”的电商模式,立足武功,联动陕西,辐射西北,并在全国率先提出将农村电商经济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

如今,武功县已打造成为陕西省电商示范县,并先后吸引2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发展,300多个网店相继上线,全县电商日成交量超万单,日交易额达100多万元;随着村电商试点在14个村全面启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地、农产品物流集散地等配套设施也相继建成,让电子商务真正走进农村、惠及百姓。

启示:县域电商不一定要局限于本县内的资源开展,如果有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各类措施综合打造一个区域性的电商洼地,承载各方电商要素聚集,不仅可行,而且成长速度也远快于一般自我发展型县区。

河北清河:在“风口”学会顺势而为

河北省清河县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制品网络销售基地。在传统销售模式下,河北清河羊绒产业在行业竞争中近乎一败涂地。然而在2007年,清河在淘宝卖羊绒,一举打响名头。目前,该县已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物流产业聚集区以及仓储中心等一大批电子商务产业聚集服务平台,电商超过2万家,年销售15亿元,羊绒纱线销售占淘宝7成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淘宝县。

启示: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服务,政府就提供什么服务,当电商形成气候后,政府最重要的是“顺势而为”,呵护“一江春水向东流”。

吉林通榆:书记县长“淘宝公开信”的魅力

吉林省通榆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产品丰富。2013年,政府抓住契机,借助电子商务,全面实施“原产地直销”计划,把本地农产品通过电商卖往全国。但运行一年多,农产品线上销量却迟迟上不去。为解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疑虑,通榆县委书记和县长联名写了一封面向全国消费者的信——“致淘宝网民的一封公开信”,挂在淘宝聚划算的首页,这一诚恳亲民的做法赢得了网友的一致称赞,很大程度上提振了消费者对于通榆农产品的信任感。

启示:政府整合当地农产品资源,系统性委托给具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包装、营销和线上运营,地方政府、农户、电商企业、消费者及平台共同创造并分享价值,既满足了各方的价值需求,又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本刊记者 郭剑夫 整理

猜你喜欢
成县武功义乌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义乌展
成县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成县泥功山云梯寺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