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严师出高徒”

2017-05-04 06:28朱丛江
职业·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严师治学学业

朱丛江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古语在民间广为流传,许多人以其作为自己或子女拜师求学的准则,希望自己或子女能师从“严师”而成为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有用之才。社会对那些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学校和“严师”甚为赞誉,极力推崇。因此,有不少为师之人起而效之,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严师”,教出一批又一批“高徒”。当然有所成就者不乏其人,但也有未能如愿者,其原因可能是对“严师”之“严”知之甚少,甚至错误理解,以致认为对学生管理越严厉,处罚越严重,就越能体现“严”字,就越能培养出“高徒”。

其实这是对“严”的一种误解,是对“严”的懵然无知。这样做只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更谈不上“出高徒”。一般来说,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正确的“严”应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教师必须做到身体力行,严于律己

俗话讲:“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严师,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1.知识渊博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渊博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吸引学生探求知识。

2.品德高尚

教师除了教书,还承担着育人的责任。这就给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教育事业的特殊需要。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高尚的思想品德、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是无形的、受益终生的。教师只有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良好品德和行动感染和影响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规定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有益于人民,勇于为祖国的荣誉和富强而努力拼搏的人。

3.治学态度严谨

工作中,不允许有一点一滴的马虎和潦草,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疏忽和过失,发扬刻苦认真、坚韧不拔、严谨谦虚、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二、严格要求须讲究科学性

教师对学生的“严”绝不是铁着面孔斥责,让学生望而生畏,而应发挥榜样的潜在作用、品德的感染力量和学业上循循善诱的启迪。

1.严而有据

所谓的有据,就是要有法律依据,就是不能违反《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这是“严”教中不能跨越的警戒线。

2.严而有格

不论在思想品德,还是在学业方面,都应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既不允许敷衍,也不允许苛求。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是以《学生守则》为标准,在学业方面则是以教学大纲为标准。明确了这个“格”,教师就有了清晰的工作目标;遵循着这个“格”,就能够正确对待学生,正确处理好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就不会因学生偶然取得的表面成绩而满足,也不会为学生一时疏忽和落后而急躁。

3.严而有度

职校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心理不断地变化着。不同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特点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好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提出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才算“严”到点子上,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4.严而有方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方法不得当,目的未必能达到。在教学上高标准、严要求,可谓之刚;采取學生能接受、易理解消化的办法可谓之柔,刚柔相济,寓刚于柔。这就是教学中的严而有方。同样,刚和柔不能千篇一律笼统实施,而应有的放矢,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5.严而有恒

严格要求,不但会遇到阻力,而且需要教师付出相应的代价。它比敷衍塞责、对学生放任自流或采取“高压”措施处罚学生要难得多,因而也是不易坚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要求社会、学校的认同和大力倡导,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步调一致地共同努力。

由此可见,只有彻底地正确地理解了“严”的概念、“严”的意义、“严”的方法及“严”的科学性,真正形成一种严格管理、严格治学、严格从教的良好校风和学风,才能真正做到“严师出高徒”,才能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泰安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严师治学学业
艰苦的学业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分期付款
本期话题:你还敢当严师吗?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35
为“严师”正名
灯下漫笔说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