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课堂专业训练与舞台表演关系

2017-05-04 11:26冯柳
艺术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训练舞台表演关系

冯柳

摘 要:舞蹈艺术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升华,也是人们表达感情,抒发情绪的载体。舞蹈的专业训练和舞台表演,需要舞者对舞蹈所具有的文化艺术性有深刻的了解。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标准也逐渐提高,陈旧传统的舞蹈题材以及舞蹈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在进行古典舞蹈舞台表演时,要在传承我国舞蹈经典的基础上,发散创意思维,推陈出新,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需要注重对象差异化的针对性教育。本文通过舞蹈课堂训练与舞台表演的训练价值及关系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其提出浅显的建议与构想,希望能为舞蹈表演艺术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专业训练;舞台表演;关系

1 课堂专业训练价值

课堂专业训练最终的价值是要服务舞台表演的。从客观角度来说,运动能力其实就是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从各种练习中所获得的本领。因此,要实行有系统化的训练课程,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并且尽量要尝试大胆的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促进与提高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认知能力。通过反复的趣味化训练,强化学生的直觉性,将传统的训练模式变换成多元化的训练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舞蹈能力,全面地体现课堂专业训练的价值。

基本功的训练不仅仅需要基础课程的教学,更要将基本功的训练体现在专业的训练课堂上,利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舞台形象塑造训练等是基础训练科目,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专业训练,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对于学生而言,专业性的训练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基础理论,学习传统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把握专业性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延伸和创新化的发展。发展绝不是单纯地模仿、拼凑,而是继承与创造的进程。

课堂专业训练的价值,就在于为舞者奠定良好的基本功。经济时代背景下,专业实力的优势表现,就是专业的训练确保舞台表演的成功,产品价值的高低与其本身的科技壁垒和创意性紧密相关。在艺术领域,创意思维会给人们的视觉上带来冲击和享受,但是一切的实现基础,即专业性的课堂训练,从精神层面的意蕴表达,有助于与人们的审美水准之间相互促进,对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2 舞台表演的艺术价值

舞台表演既是检验学生的日常训练,也是对中国古典舞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将舞蹈的特有风格和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力,在经过艺术加工的洗礼后形成经典的剧目及经典舞剧,这也是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展现。舞蹈表演是舞蹈訓练的目的之一,它是综合训练课程的集中表现方式,将日常训练的内容经过艺术加工,形成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它是体现舞蹈社会功能的重要表现手段。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迎合当今社会的步伐,以艺术的手段运用肢体语言将其完美地表达,从而展现给观众。舞台表演是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精髓,不仅能够塑造出艺术形象,还能够通过形象和意境来反映社会内容、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是感觉和思维心理过程的总和,通过舞蹈演员在角色中的形象,运用肢体动作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表达角色的人物精神和角色的思想等,使观众能够留下深刻难忘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对专业训练与舞台表演方面的研究,能充分认识二者的关系。

所谓风格,绝非包含所有特点,而是要懂得“度”的把握,在创新中传承传统,在继承中打破常规,在吸收和借鉴中摆脱扎乱无章,广收博采、扬弃优缺,可以更利于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在训练的同时,也要把握风格的塑造,不能够什么都吸收,要更好地融合时代的特色,深入地把握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特性,同时把握内在之气韵、身韵、神韵,并通过专业训练来展现舞蹈的精华,这就需要舞蹈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基本训练的价值所在。从课堂走向舞台,最大的区别在于需要学生丰富的感情流露以及感性变化。因此,学生要从模仿动作的学习向舞台表演转换时,要提高对与肢体语言和舞蹈结构的感受力和把握能力。古典舞审美要求可以让学生更具备舞台的表现力,因此学生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其呈现的舞蹈更加具有舞台魅力。

3 专业训练与舞台表演关系

舞蹈艺术的发展要以满足民众需求为条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民众的审美标准和精神追求也在不断地变更,这就需要利用新思维和新理念,在舞台上表演出更符合现代人了解并欣赏的具有情感丰富、内涵深入特色的优秀舞蹈作品。舞台表演的优劣,也与专业训练的情况有着直接的关联。

将舞蹈课堂训练与舞台表演的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专业培养,才能使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对于舞蹈学员而言,专业性的训练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基础理论、学习传统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把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延伸,创新化的发展。发展绝不是单纯地模仿、拼凑,而是继承与创造的结合,课堂训练与舞台表演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缺一不可。

理性与感性的矛盾与统一始终存在于表演的始末,两者之间尺度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表演的成功与否。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舞蹈特色的情况,采取对应的训练安排,同时还要融入舞台表演的精髓。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合理地设置训练课程,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的舞蹈界在不断进行改革与推进,通过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有利于培养扎实舞蹈基本功,提高舞蹈表演,经过艺术加工得以传承,将舞蹈独有魅力完整地呈现给大众,并且将舞蹈艺术推向更大的舞台。

舞蹈专业训练与表演本身应该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没有正确、合理的专业训练不会达到表演的完美与极致。舞蹈本身是一个具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它的多元化发展本身便是合乎舞蹈特点的,需要将多种元素和谐地融入其中。训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表演是综合体现其艺术价值的方式。专业训练是服务于舞台表演的,而表演也应反作用于专业训练“质”的提高,所以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且和谐一体的。

参考文献:

[1] 赵青.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与舞台创作的承接关系[D].山东大学,2014.

[2] 刘岩.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3] 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4] 龙暹.论中国古典舞课堂与舞台的距离[J]. 北方文学(下),2011(11):83-84.

猜你喜欢
专业训练舞台表演关系
试论提高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探究青少年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
探究青少年篮球运动教学的发展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民族舞蹈专业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