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之诗乐舞探微

2017-05-08 14:08智建颖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民音乐出版社羽衣霓裳

智建颖

摘要:“霓裳羽衣”,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历经年代的洗礼虽已失佚,但仍能从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中窥见一斑。直到现在,“霓裳羽衣”依然无愧是文学、音乐、舞蹈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文章力从文学、音乐、舞蹈的关联性与互启性探讨唐代乐舞精神下的“霓裳羽衣”,再度重新创造出更深沉,更富有内涵的诗歌、音乐与舞蹈间相互关联,互相补充的关系。

关键词:霓裳羽衣;诗乐舞

潘梓年先生曾在《文學概论》中指出人们的生命是一个向着永久不断流去的生命之流,“这个流反映在声音上成为音乐……反映在动作上成为舞蹈,而反映在文字上就成为文学。”这表明蕴藏在文学与音乐、舞蹈深层结构中的生命之流正是一种感情的心理结构,即文学、音乐、舞蹈这三个姊妹艺术都具有对情绪情感的表现。

唐代是中华礼乐文明繁荣发展的时期,唐代诗歌、乐舞文化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霓裳羽衣”作为唐代文化艺术的标志性代表,传达的不仅仅是文字、旋律、舞姿符号本身,更透露出唐人精神风貌的蓬勃气息,彰显出意味深长的诗乐舞精神。

众所周知,《霓裳羽衣》是唐代歌舞大曲中独树一帜的一朵奇葩,“唐燕乐大曲是歌、舞、器乐演奏三位一体的大型歌舞音乐。”作为诗歌、音乐、舞蹈的结合体,唐玄宗编撰的《霓裳羽衣曲》、杨贵妃起舞的《霓裳羽衣舞》、白居易歌咏的《霓裳羽衣歌》这三者的密切融合正体现了唐代文艺创作中诗乐舞艺术的高度发达与和谐统一。

这部盛世宫廷歌舞大作虽于安史之乱后逐渐失传,但我们仍旧能从白居易的诗作中窥探这一盛唐时期的乐舞风貌。白居易直接或间接描述“霓裳羽衣”的相关诗作共计十二首,尤以诗作《霓裳羽衣歌》对其乐舞的描述最为清晰细腻。诗人以其独具一格的文人视角和高深修养的艺术体验,采用高度概括和精简凝练的文学笔触,不仅生动传神地描绘了“霓裳羽衣”的妙舞清歌,而且对其创作缘由、乐器伴奏、舞蹈服饰均有详尽的介绍,甚至对这三部性结构形式(即“散序”、“中序”、“破”)的不同节奏情绪、具体表演概况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批注。

在开篇,白居易便如此感慨:“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由此可见,诗人此作是对《霓裳羽衣》的切身真实的具体感受,也说明了“霓裳羽衣”这一盛世乐舞的空前盛况。紧接着,诗人提及了乐舞表演的时节、舞者的风华月貌,以及服饰的丰富绚丽。而“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唯金石丝竹次第发声,霓裳序初亦复如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则是对音乐的娓娓道来。第一部分“散序”悠扬曲折,轻盈缓慢,包含了伴奏乐器的罗列,体现出器乐独奏、合奏、轮奏的精彩与繁杂。第二部分“中序”以清和优雅的抒情慢板歌唱为主,悠扬绵长,并由柔转刚。再看此时的舞女,“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态。]”歌者与舞女默契配合,美轮美奂。然后又用了点鬟、挥袂等舞蹈动作,表现出舞者烟蛾敛略和风袖低昂的蹁跹起舞的情态,刻画出许飞琼、萼绿华这类女仙的形象,飘飘欲仙,轻盈飘逸,异彩纷呈。而第三部分“破”则是快速的舞曲,也是乐舞的高潮部分,“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霓裳曲凡十二遍而终。]”随着舞曲节奏的加快,音乐的铿锵有力,舞女们踩着急拍的旋律快速而有力地旋转起舞,情绪高昂,绵延不绝。在激烈的节奏声中,“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乐舞戛然而止,余音缭绕,表达出别出心裁的韵味之美。

由此可见,《霓裳羽衣歌》以生动精妙的描写手法叙写了犹如行云流水般响彻云霄、古朴典雅、悠扬清和的乐音绝唱,表现了如流风回雪般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轻盈曼妙的舞姿,营造了神秘莫测、缥缈迷离、亦真亦仙、蕴藉深厚的玄幻意境。真可谓是歌婉转,舞婆娑,诗隽永,美哉,妙哉!

“霓裳羽衣”乐舞是《霓裳羽衣歌》的骨肉和灵魂,《霓裳羽衣歌》是“霓裳羽衣”乐舞的回响和升华。在这样一个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盛唐时期,“霓裳羽衣”乐舞的空前繁荣为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的创作涂抹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丰富了其内容和题材,拓展了其内涵和深度,更增添了其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而诗歌反过来又成为记录乐舞高超技艺的载体,三者浑然一体,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注释: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张前:《中日音乐交流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171页。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171页。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171页。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171页。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

[1]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张前.中日音乐交流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3]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顾学颉.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白居易集(第2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袁禾.中国宫廷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欧阳予倩.唐代舞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9]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陈斌.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1989.

[1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12]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1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14]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杨丽萍.唐代乐舞诗中音乐、舞蹈、诗歌的结合——以《霓裳羽衣和微之》为例[J].文史博览,2012(11).

[16]傅正谷.论白居易的乐舞诗和他的美学观[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2).

猜你喜欢
人民音乐出版社羽衣霓裳
霓裳羽衣舞
俞璐:一袭霓裳,留住绝世风雅
汉家霓裳美 八闽发新枝
三件羽衣(二)
三件羽衣(一)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君子之交——回忆我与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交往
他们为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庆贺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十华诞有感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